建筑设计需要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建筑设计需要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

丁晓含

淮安新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建筑设计行业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如今的先进建筑设计观念是指生态化商业建筑设计相融合。文章着重围绕生态化设计方式和商业建筑设计两者的融合展开具体的探究,希望可以让读者对生态化建筑设计产生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理念;建筑设计

在社会不断发展与优化的环节中,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更多全新的要求。生态化建筑设计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建筑质量的强化,而且也能够提高建筑外部的美观性,让国内建筑设计的发展迈入全新的阶段中。为此,笔者决定围绕生态化建筑设计的优势展开具体的探讨与分析,以给国内建筑设计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生态建筑观简析

生态建筑观是一种新的建筑设计观念,其主要是依据生态平衡这一重要的设计原则,使建筑设计工作可以实现生态化、合理化的工程建设目的。生态系统涵盖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生物链,而这条生物链往往容易遭到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如人工建筑等会使生态系统的生物链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围绕本来的建筑设计观进行优化、创新,重视设计理念的与时俱进,这是达到生态建筑设计目的的重要手段。比如说,将采取了生态设计观的生态建筑建造于人口集中的地方,依靠生态观来围绕生产建设活动进行规划与设计,从而使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获得有效的确保。建筑是人们活动的重要场所,汇聚了多种多样的物质资源,应当采取生态系统来进行处理。生态建筑观的有效结合,能够防止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生态建筑的特点

在生态建筑设计、施工以及运用阶段中,围绕人类和生态环境、人文等方面的关系展开具体的探讨与分析,对人和生态两者间的关系做出审视,且使用建筑学、生态学等多种项目理论知识,以此围绕建筑设计、施工以及运用阶段的各个环节展开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让建筑环境生态保持平衡,确保建筑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环保性,且减少建筑能耗,防止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生态建筑是基于自然采取人工创造这种方式来建设出协调一致的环境,确保建筑和生态两者的和谐共处。生态建筑本身存在显著的地域性特点,生态建筑需要和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等多个要素保持一致,同时也应当和当地的人文、历史等方面保持一致。不仅如此,其也应当和所处环境的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相互适应,这样才能够使建筑的基础功能获得有效实现。生态建筑属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人文环境的一种具体反映,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和地域文化相适应,根据地域的实际状况,遵循就地取材这一设计原则,从而让生态建筑能够真正体现出地域性这一特点。

三、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1.健康原则

这里的健康是表示人们的身心健康。前面谈到了生态建筑应当选择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建造,无论是温度、日照,还是通风等均应当符合最优原则,如此才可以确保不会因生活环境而使人们的健康受到危害,这其实也属于人们的一个基本生理需求。此外,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等也可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故而必须重视围绕此类产品采购知识的宣传,加大对此类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

2.环保性原则

建筑建设应当确保生态系统的无损性,在建设期间要重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得为提升建筑建设的完成率或进度而使周边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并且,在建筑建设期间必须重视对所产生的垃圾、废物进行合理处置,防止给土壤、大气等带来严重的危害。此外,在建筑建设期间也应当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等等。

3.舒适性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遵循舒适性这一原则。一般可尽可能地扩大绿化面积,以使居民居住的舒适性能够获得有效强化。如在建设期间可以尽量多地留置一些空地,在竣工以后,对这些空地进行绿化处理,这样不但能够使人们的身心获得愉悦,同时也能够使空气得到净化。此外,在建筑建设规划时应确定一个合适的建设地段,如与公路、轻轨靠近的地段,如此能够给居民外出带来方便。

四、整体生态建筑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1.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整体生态建筑观需要可以和周围生态环境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在确保其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可以和生态环境、资源实现充分的适应。地域间自然条件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而这种差别造成了生态化建筑设计、建设期间必须要结合对应的环境进行考虑,尽量让建筑和自然两者相互协调。建筑设计也应当重视对经济效益与生态关系这两者展开有效处理,提升原生态环境利用的合理性,弱化对其的破坏程度,确保和生态的协调、友好发展。

2.与气候条件的统一

利用生态建筑观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围绕当地气候条件和居住环境展开具体的思考。建筑设计要和气候条件保持统一,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当代的建筑设计观念更为注重生态环境,在设计工作中需要规避对早期设计方案的照搬照用。一种方案也许在这个地方具有适用性,不过对于其他地方可能就会存在不适用的现象。即便是同类建筑,建设地的气候条件若存在差异性,那么就会造成建筑空间建设存在明显的差别。故而在建筑设计期间必须围绕当地气候条件展开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对自然采光、被动采暖等方面展开合理的设计,采取被动式低能耗生态技术方法,联系建筑空间设计,让建筑和气候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统一。比如说,在严寒区域,建筑就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保暖功能,在实际设计中需要对外部保温层的建设进行充分的考虑,重视被动式集热技术的有效运用。

3.建筑技术的利用

在建筑设计期间,建筑施工技术的选择也会给生态建筑观的应用带来影响。对于建筑技术的选择需要保证可以使建筑发挥出环保化、节能化的特点,让建筑建设可以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如今社会的需求处于持续改变的状态中,建筑设计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发展走向的掌握,明确掌握环境破坏情况和能源利用状况,且依据建筑设计需求尽量减少传统能源的利用。建筑设计期间应当让自然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运用,大力引进计算机技术等,围绕建筑结构展开合理的整改,加强建筑环境的生态化、绿色化。

4. 对建筑新材料的利用

在建筑设计期间,需要对新型材料进行有效运用,从而使建筑能耗大等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弱化建筑活动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生态建筑观的应用要求设计工作应当尽量采取现有资源来展开建造,提高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加强建筑设计与建设的环保性、节能性。

5.推广低碳建筑

建筑设计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节能技术的运用,让能源实现充分节约,加强建筑的节能低碳成效。围绕建筑设计的冗杂性进行调节,对建筑内容空间展开最大程度的运用,让建筑结构功能多元化成为一种可能。整体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应当围绕建筑施工和运用这些阶段中的所有能源展开合理、有效的监管,进一步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

综上,我国在生态建筑设计与建设这个方面的探究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在建筑设计环节中,采取生态建筑理论的实践仍处于持续探究、探索的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围绕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展开深入、全面的探究,培养出整体生态建筑观,注重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引入生态化建筑技术方法,让建筑设计与建设能够真正体现出生态化、节能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敏.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7(9):40.

[2]刘明震,王于飞.试析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7(6).

[3]秦泽国.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7(1).

[4]黎耀冠,王浩权.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