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猪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邓思思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莲花街道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1321)

摘要:对于养殖业而言,病毒属于限制发展、降低收益的核心要素,而疫苗是养殖业预防各类疾病的主要方式,能够从根本降低畜牧患病几率,提升养殖业发展空间与效益,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稳步发展。然而,疫苗接种后存在诸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很可能导致疫苗免疫失败,无法发挥疫苗作用。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猪疫苗为核心,深入剖析导致猪疫苗免疫失败的具体原因,继而根据失败原因提出几点处理对策,以期为生猪养殖人员提供微薄参考。

关键词:猪疫苗;免疫失败;具体原因

前言:我国属于养猪大国,但传染病一直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还可能对养殖业发展方式造成重大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预防猪传染病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最有效的方法是给猪接种疫苗。在疫苗研发方面,中国起步较早,取得一定成果。但近几十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猪瘟流行趋势和特点也发生显著变化,致使传统免疫方法失效。因此,有必要研究猪免疫力失效的原因,降低甚至消除猪传染病的危害,使我国养猪业早日摆脱疾病,从而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猪疫苗免疫失败的具体原因

1.疫苗能效影响因素

(1)疫苗生产存在问题,非专业企业生产,导致疫苗有效成分不符合标准或已过期;免疫期日光或温度过高,提取时间过长;运输、贮存不当;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这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或免疫力的失败。(2)免疫程序不合理:同时接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活疫苗,干扰反应,相互作用,降低抗体反应能力;(3)病毒对应的血清型存在一定差异,无法在接种后起到保护效果,最终导致免疫失败。(4)稀释剂选择不充分,疫苗大多采用生理溶液或蒸馏水,也有部分采用专用稀释剂。如果将生理溶液用于特别稀释的疫苗,则会降低药效和免疫原性,导致免疫失败。

2.猪只机体因素

(1)具有遗传因素的动物对接种抗原产生免疫反应。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免疫反应不同,免疫反应也不同;(2)母源抗体干扰母源抗体,从而干扰第一免疫作用,母源抗体过低时称为免疫失败;(3)饲料中缺乏营养蛋白质、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和免疫力;(4)应急因素:环境过冷过热、室内湿度大、通风不良、氨浓度高、饲料更换、长途运输、群转。这会影响免疫抗体的产生。(5)免疫器官不成熟猪的免疫器官不成熟,有脾脏,免疫反应差;(6)免疫抑制性疾病可损害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或进食霉变食物和球虫,导致免疫功能衰竭[1]

3.饲养因素

(1)猪在免疫过程中,外界环境的变化容易引起免疫功能不足,如高温、寒冷、雨水、温度波动、噪音、异响等,都可能导致免疫功能衰竭.猪应在安静、通风、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成功率。(2)正常的免疫程序是: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根据当地猪病的流行特点和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免疫时机、免疫计划的有效性和免疫时机,免疫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新生仔猪的早期免疫力会受到母体抗体的损害,通常会导致免疫失败。一些猪场单方面达到免疫效果。一是没有考虑环境影响,二是没有考虑母猪群的母源抗体水平,未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免疫方案,导致免疫失败。

二、猪疫苗免疫失败处理对策

1.改善猪舍环境

为合理改善养猪条件,减少环境因素对提高免疫力的影响,相关人员应提高猪场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猪场环境管理机制,定期对猪场和猪场进行消毒.为防止细菌入侵,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猪环境的影响,他们必须努力对生猪区实施严格的出入控制。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区分污染道路和清洁道路。接种疫苗时,必须对猪进行消毒,避免接种时产生二次污染。同时,要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做好猪场生猪分级管理工作。体形好的猪要和体形差的猪分开接种。此外,养殖场管理人员还应做好猪圈的取暖和保洁工作,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控制猪圈湿度。应隔离和监测受影响的猪。猪生病时不宜接种疫苗。养猪场需要适当的营养和清洁的环境。为有效降低环境因素对病毒爆发的影响,管理者必须注意冬季猪的保温,在低温条件下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从而为猪的健康生长提供稳定的条件[2]

2.建设免疫管理部门

为了从根本提高疫苗有效性,保证免疫计划的可持续性,相关人员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计划。然而,免疫计划经常出现内容相似等状况,导致疫苗免疫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失败。因此,相关人员应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免疫方案,为提高免疫效果,可与畜牧兽医部门、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等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及时开展病原抗体免疫监测,还可以根据检测结果,设计适合猪场特点的注射免疫方案,从而提高免疫的科学性。

3.强化猪只管理

(1)规避近亲繁殖,避免或减轻遗传病引起的免疫抑制。(2)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尽量减少消除各种不利应激因素对生猪生产的影响。保证优质饲料的全成本,保证营养合理均衡,提高人体免疫力。(3)加强猪场常用药品监管,严格遵守药品注册制度,禁止滥用易产生免疫抑制的药物,尤其是地塞米松。(4)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养猪场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要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地区流行病学特点、猪场长期疾病情况、母猪抗体水平,制定循证免疫方案.(5)妥善挑选和贮存疫苗。目前,疫苗生产企业众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养殖户在选择疫苗时,应从专业企业购买疫苗,以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应使用物理性质异常、标识模糊、来源不明的不正规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或造成损失。

4.完善免疫程序

在猪疫防控中,应严格规范猪免疫程序,加强联防联控协作。猪场按照相关检测标准确定免疫程序后,接种人员应按照具体程序配合有资质的兽医做好免疫工作。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必须合理确定疫苗的用量,避免因用量标准不一致而引起的免疫缺陷问题。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明确规定相关操作规程,避免出现“飞枪”问题。为提高免疫效果,工作人员在给猪接种疫苗时应注意选择注射部位,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工作效率。现场检疫人员发现渗漏问题,要及时做好渗漏补漏工作,增强责任感。接种疫苗后,相关人员应及时洗手、消毒。为提高清洁效果,必须将消毒液和水混合,并对剩余的药瓶和疫苗进行消毒。为提高免疫效果,专家在常规免疫过程中应注意猪场其他疾病的有效防控,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促进猪场免疫效果不断提高。总之,在养猪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猪的疫苗接种工作,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加强疫苗抗体检测,提高猪的免疫力,为防疫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s[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疫苗免疫效果对于生猪养殖至关重要,因此,用于预防的生物制品需要特殊的生产、运输和储存条件,如果一个环节不符合要求,生物制品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遵守相关部门发布的兽用生物制品说明书、瓶标内容及其他兽用生物制品使用规定。

参考文献:

[1]马洪庆,刘俊玲.某猪场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21,042(24):27-28.

[2]李虎,毕学群,冯景松,等.生猪口蹄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3):119.

[3]吴世涛,张雷,佘涛涛.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原因及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5):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