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探析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教学

付颖

达州市第一中学校  635000

摘要:初中阶段在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点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步入学习的正轨,但是要想保证学生全方面的进步,还需要一些艺术学科的加成。比如像美术的学习,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其次是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韵律美。同时还有体育学科的学习,能够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初中美术的学习,能够在学生美术学习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像审美能力的提高,耐心的增加等。任何一个学科,都是一定知识的量的集合,这种集合不是简单的量的相加,而是有机的结合。学科中的知识涉及范围的不同,决定了各学科的不同核心素养,学生对具体学科的学习不止是对知识点的理解把握更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接收,内化于心。但是学科的核心素养与知识点的学习是不同的,知识点是直观的、可见的,学得与否是很明显的。核心素养是无形的,凝结于学科的各个细节中。学科核心素养无需刻意拿出时间进行系统的培养,只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的有效的进行渗透,那么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便指日可待。

关键词: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强化区域认知;增加美术实践

初中美术的核心素养主要由协调观、综合思维和美术实践力三个方面组成。这些素养并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从美术知识、美术学习与美术实践中总结升华出的,是美术学科的重点所在。美术学科素养无需特意进行教学,因为岂不是一个具体的、单向的实践操作,素养无形但学生真正掌握学科素养后会以自身的实践将素养传输。核心素养不能强加与学生,但教师必须向学生传达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使得学生有意识的对其进行理解、接受。核心素养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需要的是将核心素养有效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主的受其感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强化学生认知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意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将美术学科素养传输与学生,既不引起学生的抵触反感,又能切实的进行传递传承。如何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渗透,教师应首先着手于美术最基本的能力之中,即区域认知。区域认知无疑在美术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虽然不像具体理论知识般有考察内容、考察标准,但却是美术学习中时时刻刻需要的能力。区域认知是美术学习必备的能力之一,其也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助推了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一种能力,只是学科文化的一种表现,二者不完全相同但有着相似的功效,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

例如,在教授“明暗与立体”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课程要求学生对实物的明暗具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同时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更是需要强调立体的概念。美术的学习主要就是强调学生对于实物的观察。固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但美术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断然不可将其局限为某个点。美术认知即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对美术现象进行解读与思考,由点到面逐步立体深化。这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美术认知虽然是从小处着眼,但也必须要求学生具有足够的整体意识,而后才能灵活伸缩。强化美术认知,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在培养中渗透着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增加学生实践

美术核心素养的渗透要围绕着核心素养进行,美术实践力是美术学生中最重要的素养之一,一切理论的来源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学习不能只学习现有的理论知识,更不能完全的依赖理论知识,对知识的深度把握离不开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把握知识的内涵。初中阶段的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较为薄弱,再加上美术学科中实地考察的难度较大,所以美术实践力是需要重点强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许创造条件增加美术实践活动,理论知识学习与理论实践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例如,在教授“北京中轴线建筑”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将课本里的知识实践化,带领学生亲身领悟中轴线建筑。教师将学生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考察,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实践观察得出对课本知识的直观体验。教师无法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但有过美术实践的体验学生能了解到美术实践的有益之处,日后能够主动进行美术实践就是一种核心素养的形成。美术的学习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勾画,而是要真正看到事物的本质,可以真正理解感悟,才能够真正领悟其中的意义。核心素养的渗透使得学生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才能够加强学生的进步。

三、宣传和谐关系

美术是对研究自然的学科,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地关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最初的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再到征服自然,以及如今的谋求人地协调。人地关系经过多种变革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地协调观是美术中的核心观念。学生需要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中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一定认识,也必须在科学的美术学习中建立人地协调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很少出现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宣传,建立正确的美术观是美术学的要旨所在

例如,在教授“李可染的山水画”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便结合一些山水画来开展本节课的教学,讲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地和谐关系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事关人类发展的重要倡议,大自然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人类不尊重自然,破坏自然规律必将得到自然的惩罚。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就应该对美术环境的承载力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就更有保护自然的责任。教师有意识的向学生宣传和谐人地关系,对其个人的成长以及家庭的生活习惯都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美术环境做出有益贡献,这才是美术学习的目标所在。

总之,美术核心素养是美术学习中无法避免的。学生或在钻研问题中领悟,或在课堂教学中习得,或在生活实践中感化。美术学科的学习,不能是对知识点的单纯理解,更需要尊重热爱这一学科。若是掌握不好核心素养和教学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那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没有构建好高效课堂,学生的时间都会被浪费,也没有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其次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管理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导致学生最后没有对自身要求有一个严格的规范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来进行改善的。核心素养的关键问题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陈韶鹏.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3):172-173.

[2] 张苗.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有效示范[J]. 美术教育研究,2021(22):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