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饮水安全 巩固提升工程监督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 巩固提升工程监督管理

邓荟蔚1,孙英彬2 ,王守武3

1 平原县水利局,山东省 平原县 253100

2 平原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山东省 平原县 253100

3平原县水利局,山东省 平原县 2531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水平随之提升,通过加大对饮水工程的管理力度,能够保证农村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因此有关部门应该重点提升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在建水利工程、饮水工程的监管力度,保证农村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用水标准。本文首先分析农村饮水出现的安全问题,其次探讨加强饮水安全、监督管理工程的方式,以期对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监督管理

言: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开始更加重视饮水安全,通过在饮用水出现问题的地区及时开展饮水工程建设监督管理,能够确保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因此有关部门需要结合当地用水情况,安排饮水工程建设方案,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管理,避免其对当地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避免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影响当地村民生命健康。

1农村饮水出现的安全问题

1.1缺少完善的水源保护机制

如果农村水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并未明确界定农村水源保护标准划分方式,导致水源保护工作难以顺利落实下去。再加上部分地区农村水源分布较为分散、规模比较小、水源相对比较复杂,若是农村出现水源地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将会导致水源管理困难的问题。如果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在并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情况下即进行排放,将会导致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影响。一旦农村饮用水的水源监测体制不够完善,缺少水质监测体制,将会导致相关管理人员难以科学评估农村水源质量,很难采取合适的监督管理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农村饮水安全。

1.2农村饮用水存在不达标问题

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形势影响、地质因素影响,水源出现砷含量、氟含量过高、水质条件比较差的问题,将会造成饮用水存在不达标问题。最近几年,国家已经提高了生活用水水质标准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逐渐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也在大幅增长,农村地区部分水源建设工程存在设备比较老化的问题,在水质净化方面存在处理不彻底的情况,仍存在部分农村的供水水量及水质均得不到保障,或者现有水厂规模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的问题,因此亟需对农村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提升。

1.3并未设置长效运行机制

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存在长效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由于农村人口居住数量相对比较分散,地质地形条件相对比较复杂,农民支付意愿不强,受到这些因素缠身的限制性影响,导致农村供水工程具有规模比较小、供水成本相对比较高的状态,很难顺利实现专业化管理目标[1]

第一,并未对农村水质展开检测管理。第二,在农村饮水工程方面,投资来源相对比较广泛,并未明确界定工程的归属人以及所有权,尚未建立较为健全的产权管理机制,造成饮水安全工程出现运营效果不佳的问题。第三,在饮水工程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缺乏规范性、工程利用率不高、整体运营成本相对比较高的问题。第四,由于有关农村饮水方面的优惠政策比较少,导致饮水安全管理并未获得相关管理人员重视。第五,饮水工程运营管理水平一般,收取的水费难以切实满足饮水工程维修维护需要。

1.4缺少健全的农村饮水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如果农村地区出现突发性水污染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能会产生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问题应对机制。例如:在2005年,松花江产生了硝基苯水污染问题,在城市集中供水已经使用健全的应急处理及时性,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应急处理体系。

2加强饮水安全、监督管理工程的方式

2.1提升对饮水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

首先,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创建信息网络,并将其运用在供水系统之中,能够加强对饮水工程的实时控制。其次,创建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实时监督管理饮水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保证施工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早解决,事先安排一些监督管理人员深入调研饮水工程基本情况,将工程实施进度详细记录下来,及时将其上报给管理层,能够在完成隐患分析工作以后及时进行隐患处理[2]

再次,创建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安排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进展情况展开全过程监督管理,严加控制饮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材料应用量、施工设备应用时间,若是检查出问题,需要及时将具体情况反馈、上报给相关管理人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饮水工程质量验收水平。在开展饮水工程建设的时候,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提高饮水工程宣传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到饮水工程投资建设中,从而确保居民用水的安全性。

2.2设计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

为了确保饮水工程能够及时获得维修以及养护处理,需要提前创建比较完整的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制度,防止产生维修资金难以支持维修费用的问题。当地政府可以从收取的水费中提取一部分费用,划入到维修养护资金账户中。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采取多种渠道适当增加饮水工程维修资金、养护资金的筹集力度,对于当地存在严重水污染影响的工厂予以适当资金处罚,促使更多工厂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主动加强污水废水的达标排放,从源头上降低饮水安全受到影响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生活污水也是导致饮水安全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倡导各个乡村的领导干部积极组织村民参与饮水安全宣传活动,或是由村领导在广播中宣讲饮水安全重要性、生活污水规范排放方式,鼓励更多村民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污水排放,避免由于生活污水影响自身饮用水安全。

2.3落实施工管理制度

在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并提升制度落实程度,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制度要求明确界定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管理权限、质量管理目标,通过将施工人员的工资薪酬和施工质量、施工表现结合在一起,能够促使更多施工人员积极参与到饮水工程规范施工作业中,避免在饮水工程建设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引发安全问题[3]

2.4增加处罚力度

当地政府对于恶意破坏供水设施的人员需要适当增加处罚力度,可以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管理,普通民众在发现有人故意破坏供水设施及时举报能够获得一笔检举资金,鼓励更多民众参与到饮水安全监管工作中。对于破坏供水设施、恶意偷窃供水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严厉惩罚,保证其在受到惩罚后不会再次产生破坏、偷窃问题。为了确保饮水工程的安全性,应该组建饮水安全执法队伍,专门负责管理公共供水设施的应用安全性,为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提供安全保障。

2.5加强饮水安全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效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开展入户排查工作、保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可以被及早发现、尽快解决,通过不断健全饮水安全诉求机制,将解决人民群众安全用水诉求作为主要目的,将监督服务电话公示出来,人民群众若是在农村饮水方面出现问题,可以拨打电话提出诉求。在农村地区使用宣传单、公告栏方式大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政策、水费收取的意义,争取在农村供水管理工作方面获得更多人民群众的支持以及理解。与此同时,通过加强对饮水安全的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农村地区饮用水的水质是否达到国家界定标准对于存在不达标问题的地区,需要及时通过开展饮水工程建设解决现有饮水安全问题,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4]

结论: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提升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对饮水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设计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落实施工管理制度,适当增加处罚力度,尽量降低农村饮水工程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安全问题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田冬霞.农村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4):105-107.

[2]付文静.农村饮水安全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13):122-124.

[3]杜月媛.加强农村饮水安全 巩固提升工程监督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7):107-108.

[4]赵迪昶,金云学,邢海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08):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