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语言 提高教学效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优化教学语言 提高教学效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思考

夏秀丽

济南市平阴县龙山小学250400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语言也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小学语文的教学语言不仅形式多变,且内容复杂,也是当前教师们的研究课题之一,教师应当优化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认知,增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从语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和重要性,提出强化语言艺术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教学语言;学习效率;小学语文

引言:

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包括多种形式,内容丰富,艺术性较强,运用艺术的形式手段创造,心理学审美表象的一种表述方法能够使人们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架起沟通桥梁,提高表达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叫什么,应当有效运用语言艺术,提高语文课堂的审美性能,并能够进一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对文学艺术的语言感知力,从而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重点把握程度不够,教学目标尚未明确

当前,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程度不够,不能够在课堂中明确辨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的认知尚未明确。这主要是由于两点原因,第一,语言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不够广泛,教师不能够准确把握语言艺术的教学力度,从而对语言艺术的教学把握不够,导致教学重点上存在模糊;第二,语言艺术的教学经验不足,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刻板印象,不能够深,当运用语言艺术的教学方式开展语言艺术的课堂设计活动,从而导致教师对语言艺术的教学经验不够充分,难以合适地发挥出语言艺术书的教学作用。

(二)语言艺术的教学形式缺乏创新,趣味性不够

当前,语言艺术的教学形式不够创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不高,原因如下。首先,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够创新,语文教师大部分以课本的教学内容为主,所以不完全依靠教材,但仍大部分取自于教材,高强度依赖于教材内容,所以对课外知识的补充和学习不够充足,内容创新度不高,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减弱语言艺术的教学作用;其次,教学形式不够创新,大部分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或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够更新教学形式,难以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学内容的讲授节奏存在缺陷,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进度和节奏把握不够明确,仍然存在教学节奏,从教学内容不符合的原因,难以完成从根本上的教学创新。

(二)语言课程的艺术性容易忽略

语言课程的艺术性,容易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忽略,教学语言的艺术学习是新课标教学的一大趋势,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专业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价值观和学习意识,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本语言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教学主力的广泛忽略,主要是由于学校的支持度不高,学校方面,对教学语言艺术的支持程度不高,不能够划分更多的教学资源,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语言意识也不能够下放更多的课程实践,让教师全面讲解语言艺术的基础教学,对语言艺术的教学关注度和宣传度不高。

三、强化教学语言艺术的具体措施

(一)凭借阅读和朗诵形式,感悟语言情感

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文学播音,演讲,辩论等艺术形式,教师应当通过阅读和朗诵的形式,增强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力,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具体措施指的是,教师通过开展阅读,比赛或朗诵表演的形式,是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充分体悟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并能够通过语言艺术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们的情感认知,强化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在口述的过从中体现外部的语言审美和内部的知识艺术,用来强化学生的语言意识,保障语言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姓氏歌》,教师们可以结合课后题,朗诵课文的教学要求,来对学生们进行朗诵训练,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朗诵课文,能够通过课文的情感变化调节学生们的语速和语调,并能够为学生设计合适的身体动作,肢体表达也是语言艺术的一部分,肢体表达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语言增强学生们的语言艺术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水平,使得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语言艺术的学习方式,加强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补充学习,增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梳理文章脉络,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学习优质的语言艺术,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脉络。

具体措施指的是,教师们需要通过语言艺术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对语言表达划分层次,感悟文章情感的递进,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情感内容,体会语文文章的情感特色。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老师们不仅要带领学生感悟这篇短诗的语言艺术,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使学生加强对短诗中的情感感悟,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艺术的学习,对文中的情感划分合适的层次,文章中对情感的递进较为层次化,首先提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引出本文的主要问题和内容表述,再次通过小溪的话语了解雷锋叔叔的生平事迹,加强对雷锋叔叔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体会,进一步通过小路的话语加强对雷锋叔叔奉献精神的领悟,增强学生们的情感认知,强化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进一步通过语言艺术的表达,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感悟,情感的递进和转变,加强学生的情感,表达使学生们能够更进一步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创新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们需要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设教学的具体情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具体措施指的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使学生通过情景化的课堂形式进行语言化的表达,加强学生对语言艺术的认知力。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让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将文中的古文化表达转化为白话文的表达形式,学生体会传统艺术表达的魅力,更能够使同学们增强文化的快速传播,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增强学生的语言意境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语言艺术的学习和表达,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驾驭语言表达和语言认知,增强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进一步推动学生的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韦丽. 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新的时代 基础教育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1645-1647.DOI:10.26914/2022.058633.

[2]孙孝旺.让语言艺术熠熠生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J].品位·经典,2022(22):165-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