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客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河源客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付博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能够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河源客家文化的传承,促进河源经济发展。本文试从多个角度探索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河源  客家文化  中职  语文

河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是广东省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河源客家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系统,包括语言、建筑、美食和表演等方面。河源客家人大爱无私、勤劳勇敢、尊重长辈,这些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河源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传承地方文化:河源客家文化是广东省重要的地方文化之一,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将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一地方文化,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拓展教学内容:将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跨学科的融合。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增强语文素养。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河源客家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将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学生对本地区的关注和认同,进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因此,将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河源客家文化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更是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河源客家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通过将其运用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一)结合专业特点个性化教学

中职学校的专业众多,教师通过将河源客家文化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学生们未来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例如,在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上课时,可以选择客家童谣如《阿妹妹》、《月光光》等文学作品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河源客家文化的民俗文化特色;在给旅游专业学生上课时,可以结合河源客家特色旅游资源,开展客家文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制作宣传海报等活动;在给电子商务专业上课时,可以结合河源客家特色农产品,开展电商平台的客家特色产品营销实践。

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河源客家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特色,并将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中,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运用主题活动教学

主题教学策略是一种注重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将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来实现主题教学策略的运用。具体做法如下:

1选取活动主题:选取一个有关河源客家文化的主题,如“探索客家方言的文化魅力”、“品尝客家美食,了解客家文化”等等。

2设计活动计划:根据选定的主题,设计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任务、活动等,如制作客家方言文化手册、制作客家菜肴视频等。

3学生参与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活动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探索和体验河源客家文化,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4.活动展示和分享:在活动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所探究的河源客家文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加深对河源客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运用主题教学策略,将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同时,主题教学策略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教育教学创造更加积极、开放的氛围。

(三)贯彻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实地考察客家文化景点:组织学生前往河源的客家文化景点,如苏家围、龟峰塔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客家文化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魅力。在考察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和观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2.探究客家文化的语言特色:客家话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寻客家话与普通话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客家文化的历史、民俗、风俗等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了解客家文化的语言特色。

3.感受客家文化的艺术魅力:客家文化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客家山歌、客家木偶戏、客家刺绣等。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鉴赏和体验客家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艺术活动,如编织客家布艺品、学唱客家山歌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客家文化的艺术特色。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的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人生体验。在河源客家文化融入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客家文化。

1.设立客家文化社团:学校可以设立客家文化社团,让学生自愿参加。社团可以开展客家文化知识竞赛、客家文化艺术表演、客家文化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创设客家文化角落:学校可以在校内创设客家文化角落,收集展示有关客家文化的书籍、音像、图片、手工制品等物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浏览,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3.推出客家文化课外讲座:学校可以邀请客家文化专家、学者、艺术家等人士到学校开展客家文化讲座,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了解客家文化的知识和内涵。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客家文化研讨会、客家文化展览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三、结语

河源客家文化是广东省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精神特质,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材资源和文化背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河源客家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彭颖.将客家文化渗透于赣南高职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 [J] .2018(5).

2.罗瑜珍,李文春,王玫武.客家童谣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应用研究.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J] .2022(9).

3.郑利丹.中职语文教学中地域文化融合教学策略探讨.教师[J] .2022(1).

4.阙金梅,赖端琴.渗透客家文化 激活语文课堂.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 .2015(8).

本文为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2023-2024年度科研规划课题“地域文化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立项号202212Z13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