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森林培育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森林培育探究                                                        

向小璐,朱明媚,陈丰华

湖南省平江县福寿国有林场 414500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尽管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环保的理念,但是,在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前,我们迫切需要从源头上来进行根本上的改变。造林工作对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不从造林的角度去考虑,就很难达到对森林生态环境的长期规划。在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对森林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技术分析,并对实施森林培养工程的方式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在保护的基础上,推动森林培育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森林培育;

前言: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与造林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对森林的保护,可以有效地提高林木的价值。然而,当前我国林业发展中存在着资金不足,管理观念落后,科学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林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展林业发展水平的各项工作,以求在林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1. 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表现为:一是对天然湿度产生作用。森林是一座天然的水库,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吸取雨水,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调节。在干燥的季节,森林里的植物可以把自己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从而调整环境。二是利用天然的大气环境。树林里的树木可以从大气中吸取CO2,并放出氧气,可以对大气进行清洁;三是对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活动产生的冲击。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需要有树才能生存,过分地砍伐,将会破坏生态系统,不能维持动植物的生存;森林中的树木,必须要从土地中获取营养,但同时,当树木腐烂时,其中的营养物质,又会被土壤所吸收,从而为其它的生命提供营养。树林里的树木对环境的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大片的树木对冷空气也有很好的阻隔效果,可以防止低温地区气温降低。四是调节大气中CO2的平衡。森林对CO2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二氧化碳浓度很高的时候,森林可以吸收一部分二氧化碳,而森林在释放出二氧化碳后,又会将其吸收回大气中。森林还可以调节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因为大气中氧气的比例与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的比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合理种植树木,也会促进大气中CO2平衡。

2.森林培育具体措施

2.1人工造林

在进行人工造林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造林地的选择。植树造林地地土壤要比较深,比较肥沃,以便为树木提供足够的营养。“植树造林”原则上是指对荒山野岭进行的“植树造林”、对农用地进行“退耕还林”,然后是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在通常情况下,人工造林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但由于先前的方式很难避开天灾对树苗的摧残,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植苗造林的方式,在选择好造林地以后,我们需要为造林地整地,这也是人工造林过程中的一大环节。整地的目的是把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等保留下来,同时把土壤中的空气置换出来。土壤只有经过适当地扰动,才能更好地吸收养分,为树苗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人工造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在人工造林过程中要遵循着一些原则。首先我们要保证栽植成活率,因为苗木成活是人工造林最关键的一步;其次就是要合理地分配人力资源,人工造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最后就是要重视后期养护,也是人工造林能否成功的关键。

2.2科学培植树苗

通常,在进行大规模造林工作前,必须先进行树苗培育。在目前的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树苗,而且品质良莠不齐,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挑选,将会对树苗的培育存活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后续的森林培育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在挑选幼苗的时候,要根据幼苗的粗细来判断,幼苗越粗越好,存活率也就越高。在育苗过程中,为了避免育苗过程中对苗木的根系造成伤害,应在育苗之前对苗木进行浇水;买来的树苗要尽早种植,在种植之前要注意对树根进行湿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树苗的存活率。培育树苗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在大规模培育森林之前,需要对培育苗木的地点展开事先的调查,包括土壤成分、气候环境、温度,以及常见的自然灾害、病虫害隐患等[1]。尽可能地选择日照充足,地势平坦,开阔,面积较大的地方,周围有足够的水源方便灌溉,并且土壤肥沃,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森林培育在进行培育树苗时,要将幼苗放在温室中培育,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幼苗的成活率,这是因为温室内温度稳定,可以有效地防止幼苗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育苗过程中,要保证苗床土壤中的水分充足,苗床土壤不能过于干燥,否则会影响到幼苗的成活率。在进行培育时,要保证环境干净整洁,不要将杂草或者其他杂物带入苗圃中。因为在大规模培育时,将会有许多苗木进入到苗圃中,如果苗圃中存在大量的杂物和杂草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幼苗发育不良

[2]。在大规模培育时,要保证苗圃有足够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将会导致幼苗无法正常生长。

2.3建立森林保护区

在森林资源的保育中,造林工作是一个由幼林发展到中林的长期实践项目,并逐步发展为人们需要的林木资源。在森林培育的过程和结果中,会有很多不确定的主客观因素对其产生影响,特别是人为的破坏,会对森林培育的成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育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培育。但是,如果我们选择了不合适的树种进行培育,那么我们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获得最适合我们国家林业建设工程需求和发展方向的树种。

3.结语

在对森林培育工作进行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应以科学的培育方法作为基础,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林业进行全方位的培育,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森林资源进行完善,对林木品种、林分结构和林分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为森林培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还应加强森林抚育管理与改造的力度,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在森林培育工作中,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投入效率和产出效益。此外,要加大对人力资源建设的力度,促进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有关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对当前森林培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与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探索在森林资源保护下的森林培育工作对策[3],积极建立森林培育保护区,加速人工造林,并对树苗进行科学地培养,做好后期的管理,使森林培育工作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洪钧李强.刘瑛.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探讨[J].农家科技,201(13):6

[2]张生明.加强森林培育技术提高森林资源增长[J].广东蚕业,2020,54(08):73-74

[3]丁华.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