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3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探讨

廖中仪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四川广元  628300

摘要:森林防火是一项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工作,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安全,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日益增多,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损失不断增加。为加强广元地区森林防火工作,保障广元地区生态安全,分析气候变化对广元地区森林防火工作带来的影响,从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对森林防火工作造成的影响入手,提出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措施,为提升广元地区森林防火工作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防火工作;形式探讨

一、广元地区气候现状

 广元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广元地处秦岭南麓,是南北的过渡带,即有南方的湿润气候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艳阳高照的特点。南部低山,冬冷夏热;北部中山区冬寒夏凉,秋季降温迅速。年平均气温16.1℃,七月份气温26.1℃,元月份气温4.9℃。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日照数1300-1400小时,无霜期220-260天,四季分明,适宜生物繁衍生息。但自然灾害,特别是旱、涝灾害频繁[1]

二、气候变化对广元地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影响

(一)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森林火险等级升高

近50年来,广元地区气候明显变暖,气温持续上升,降水明显减少,气象干旱频繁发生。根据气象干旱等级标准,广元地区近50年森林火险等级变化趋势为:1960-1980年、1981-1992年、1993-2017年、2018-2020年分别为轻、中、重火等级[2]

1960-1980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偏少,森林火险等级为低火;1981-1992年发生次数增加,森林火险等级为高火;1993-2017年发生次数减少,森林火险等级为中火;2018-2020年发生次数增加,森林火险等级为高火。

(二)干旱灾害频发,植被遭受破坏

据统计,2000-2016年间广元地区年均降水量约为670 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降雨减少使得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地表水分减少、地表温度升高;干旱期间空气干燥使人们更易感知干燥的空气。据统计,近50年来广元地区平均每年有4个月左右的干旱发生。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

(三)高温热浪和极端天气增多,增加了森林火灾风险

根据统计,广元地区自1959-2013年平均每年发生高温热浪事件约为0.04次,主要集中在4-6月;自2013-2018年平均每年发生极端高温热浪事件约为2.03次;自2019-2020年平均每年发生极端高温热浪事件约为2.54次。高温热浪事件增加了火灾风险和损失。据统计,广元地区2012-2020年共发生干旱、高温热浪灾害事件19起,其中森林火灾7起,火灾损失较重[3]

(四)气候变化导致林火发生规律变化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从1959-2000年间广元地区的林火密度呈上升趋势;2001-2010年间森林火灾密度呈下降趋势;2011-2017年间森林火灾密度呈上升趋势。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导致林火发生变化;同时气候变化导致林火的起火时间提前、扑救难度增加。

三、目前林业防火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气候变化下的林业防火意识较低

森林火灾是当前森林事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以往森林工作者往往把重点放在“明火”上,而在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自燃”火灾的防御力相对较弱。比如,有些森林景点明令禁止游客自带打火机和香烟,但对“放大镜”和“矿泉水瓶”这类间接引火源的管理却不够严格。当阳光的折射角度或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附近的树叶、花草燃烧,从而引起森林火灾。这些都是因为人们缺少了气候防火意识,他们对森林火灾隐患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林业管理者的防火意识还不够强,火灾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

(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设备陈旧

目前,广元地区的森林防火装备还存在着一些陈旧、落后和不完整的问题,不能对可燃、易燃和助燃物质进行精确识别和处置,给林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发生火灾之后,由于缺少一些消防器材,不能及时地将火源扑灭,从而导致了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三) 制度缺乏完整性,责任无法落实

因为我们的林业管理者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还不够透彻,所以在林业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缺少与之相适应的防火和消防制度体系,导致了森林防火的责任没有得到很好的履行。在林业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他们的职责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导致了森林防火、保护工作的拖延[4]

四、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强化对策

(一)积极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要提高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就必须加强对火灾隐患的宣传,让消防知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广元地区应当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电脑、标语、画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有关森林防火的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增强全民的防火意识。火灾的危害性、毁灭性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人们的防火意识正在不断提高。同时,要加强对森林工作人员的森林防火知识的教育,强化他们的工作功能,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好地做好防火工作。

(二)注重防火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广元地区要加强消防装备建设,是提高森林消防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林业管理部门要以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先进的防火设备和消防器材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林业基础设施具有科学、先进、完整的特点,可以及时发现火源和可燃物,及时将大火扑灭,避免火灾蔓延[5]

(三)加强森林防火综合规划,有效防止火灾发生

为适应全国林火工作的需要,必须制订一套科学、行之有效的林火规划。主要包括:森林火险等级监测、森林火险信息采集、森林火险评估、航空火险灭火、森林火险指挥体系、森林火险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种类的森林火灾,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救援和预防方案,并持续对森林防火装置进行完善,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森林火灾的救援能力,而且还能够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防火方法,构建起森林火灾的预警机制,将森林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四)建立森林火灾危险源识别库,做好危险源管理

要想有效的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就必须加强对火源的控制。但目前我国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完善的灾害管理模式。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措施。

危险源是指一种混合体,这种混合体包含多种材料,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混合体进行性质的改变,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火情,事实上,大部分的火情都是由于危险源造成的。对危险源的识别就是对风险进行确认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危险源,而且要对导致森林火灾的多种原因进行识别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让控制火灾的措施得到切实的实施,危险源识别的过程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等。危险源识别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充分反映出森林防火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能提高对火源控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森林中的危险源进行控制与评估,将使森林火灾的发生率降到最低[6]

目前,我国森林火灾防治工作中,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控制火源:

1.树林中必然会有一些易燃物质,易燃物质上的危险来源有:高速公路两侧的林带、野草丛、植物幼苗、居民区种植的植物、大面积的针叶林、仓库等。

2.危险来源主要集中在旅游景点、流动人口、高压电线、农业和林业的火灾等。

因此,广元地区要与当前的气候变化相适应,要从森林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构建森林危险源识别库,对森林中存在的许多危险源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能够有效地开展危险源防控工作,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

(五)加强森林防火带的建设,实现绿色防火

绿色防火指的是生物防火,在林火发生过程中,充分利用绿色植物,例如森林防火带的建设对林火环境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林木的防火性能。同时,对控制林火的扩散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造林与防火的主要措施有:栽种与培养植物与灌丛、栽种与培养具有抗火能力的树木、恢复与改造人工林、防火与培植、设立“绿色林火”等。在实施森林火灾时,要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按照火灾发生的需要,适当地设定栅栏的宽度,才能有效地切断火源;②健全并强化防火工作体系;③为预防土壤侵蚀而构建的防风网,只要构建了防风网,并继续完善、强化,就可以实现预防林火的目标[7]

(六)增加经济投入,实现现代化的防火防控

广元地区要把防止火灾作为头等大事,对财政支出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救助资金和火灾防治资金能够切实到位。另外,也可以融资,为改进森林监测措施,为林区道路改造提供一定的资金基础。通过对林火处置技术、方法的研究,加强对林火处置的准备,确保林火处置的顺利进行。

(七)加强对林火机理的研究,把控林火规律

目前,人们对森林大火的发生和发生规律还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当森林大火发生时,仅靠人力来扑救是远远不够的,预防为主的灭火政策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很多时候还是采取了以预防为主的灭火方式。因此,在深入了解林火形成机制的同时,必须明确林火形成的尺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减碳增汇”效应,为提升林火防控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八)强化责任、从源头上强化防控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就是要从火源着手,对火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处置。林火的发生很多是因非法携带易燃物及助燃物质而引发的,所以,对火源进行治理,首先要对危险源进行治理。在重点林区建立检查点,加强对过往车辆、行人的检查,并派专人定期到林区巡查。为此,必须加大对林区的人员调配力度,对林区的火源、扑救事件进行及时的统计,并实行24小时的值班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处理。保证当班员工掌握林火情况的详细、具体、准确,一旦发生火灾,及时上报[8]

五、结语

气候变化加剧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也加剧了森林火灾的危险性。要想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效率,除了要加大对硬件的投资力度,对林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之外,还要注重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在林地中安装监控设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等。这样既能缓解森林防火的压力,又能提升森林防火的效率,这也是未来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元芳,张宁.基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问题及对策——以昆明市西山林场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10):195-197.

[2]支莉.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2(03):150-152.

[3]王进发.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林业和草原机械,2021,2(02):16-17.

[4]李彬.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03):95-96.

[5]王爽.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实施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73.

[6]李萍.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8,38(16):161.

[7]庄艳芬.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8(11):201-202.

[8]杨维张,李志鹏.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森林防火工作的形势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8(04):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