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分析

苏超

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我国地理资源管理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后期的地理建设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保证地理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勘察的相关内容,并提出详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

1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实际作用

对于水文地质勘察而言,其重要性无可置疑,因为它可以确定地质结构的特征,以及地下水的来源、流向、种类以及其他影响因素。鉴于我国地域的广阔,导致各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同时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与产生的自然环境也大不相同。另外,还要对环境的条件、裂缝、水位、风化层的分布以及渗入的情况进行研究,按照对水文地质的调查来划分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并且还要从多方面来深入分析水文地质的细节,把项目前期的环境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防止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遭到破坏。通过深入研究工程建设所带来的水文地质变化、倒塌等多种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有效降低由于施工不当而导致的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

2.1勘察施工地区的自然地理以及地质环境条件

勘察施工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岩土工程勘察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其作用是保证了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施工工作。水文地质勘察中的自然地理条件种类有很多,比如,当地的气象水文和地形地貌特征等。气象水文特征指的是施工当地属于哪种气候和季风带、湿润程度好坏、热量是否足够、风向和风速指标是否正常等;地形地貌特征指的是施工地区周边的水系、地形情况、地貌腐蚀以及堆积的情况好坏等。而勘察施工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则指的是项目地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基底结构以及对第四系厚度的管控、地层岩性、新结构运动等方面。

2.2勘察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情况

在开始对岩土工程进行施工工作时,有关部门的领导需要仔细勘察该区域的地下水位,并记录它们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地下水位,保证项目的安全。由于地下水位是岩土工程基础设施的主要考虑因素,所以勘察地下水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准确的测试出地下水位,必须先在静止水位中测试一段时间,然后再观察水位的变化情况。当使用泥浆钻进时,在测水位之前,要把测水管插入含水层中20厘米处,或者洗孔后再进行测量工作;在测量多层含水层的水位时,必要时应采取止水方法,达到和其他含水层隔开的目的。

2.3勘察施工区域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

在施工前,应当全面考虑该区域的含水层、隔水层的情况,包括它们的埋藏条件、类型、流动方式、水位以及它们的波动范围;同时,该区域的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厚度以及埋深的情况;此外,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精确地测定出该区域的地层渗透率和水文地质参数等,以便能更好的评估该区域的地下水结构。通过使用几何方法,能够精准的测量出各个孔中的水位情况,从而推断出地下水的流动方向。

3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有效措施

3.1制定合理的勘察计划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计划,可以大大提高勘察任务的进度,提升勘察效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应当全面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关的数据信息,制定出完善的勘察方案,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在一些地区,由于重复作业的情况一直存在,所以必须重视对水文地质数据的可重复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先内业后外业”的工作方法,对现有的资料进行合理的研究,重点发掘缺失的数据信息,并且清楚地指出施工中的有关问题,从而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

3.2加强标准化作业模式建设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控措施,能够制定出一套高效、规范的水文地质工作流程,从而保证标准化作业的顺利执行。然而,目前许多的施工部门仍然缺乏一套全面的、高效的标准化操作规范,导致其在技术和管控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作业模式阶段,需要仔细研究目前体系的内容以及要求,并根据当前的需求来调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我们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制订适当的方案。在明确了标准化作业体系的内容之后,还需要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效率。

3.3提高员工综合素养

为了更好地推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尽可能的提升基本数据的使用价值。为此,我们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首先,我们将对勘察工作的流程进行确定,并且详细说明梳理仪器的使用规则及其对精准度调试的要求,保证勘察人员对理论知识体系有足够的认识,从而为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4加强先进设备的引进

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勘察工作的费用,提高整个过程的效率。然而,在使用这些技术之前,要积极的对勘察设施的适用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倘若发现它们的性能较差,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它们,或者直接不考虑将它们引进。为了确保勘察任务的有效完成,必须使用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设施。同时,对于一些体系类的设施,由于资金的限制,我们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采用分段技术,以此来增强设施的稳定性。

3.5建立灾害预警体系

为了满足勘察工作的基础需求,必须认真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预警计划,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保证施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利用技术的优点,制定合理的预警计划,从而提高我们的安全水平。在有关的系统中,对地质参考指标和参数值进行分析,并使用专业的系统来收集和整理这些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超出了预警的范围,则要进行及时的汇报,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可以大幅度改善系统的性能。

3.6做好数据评估工作

通过不断改进数据的评估工作,能够更加精细地分析出数据结果,并使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推动岩土工程的发展,并且能够更加顺利地执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能够利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方法来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让多种指标都可以进行评估,从而能够获得更加可靠的结果,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能够保证基本内容的准确性。通过不断完善指标体系,能够使勘察工作变得更加精准有效,从而有效地计算和处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并且能够从中提取出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实际效能和使用价值。

3.7制定预防管理措施

为了有效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并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基于过去的经验,必须充分考虑到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潜在的地质问题,从而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并为勘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8加强现场勘察管理

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必须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问题,特别是现场勘察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进行客观分析,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进行判断,加强勘察工作的可靠度。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对区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研究,并且要把握初步勘察的细节,按照相应的勘察结果,采取可靠的勘察措施,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顺利完成,并积极制定科学的规划,提高勘察方法的使用价值。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对地下水的全面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勘察方案,完善勘察技术,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控制地质因素对水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勘察的效率,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高跃.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内容及地位勘察研究[J].冶金丛刊,2019,42(4):251-252.

[2]世鹏陈.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探究[J].建筑技术研究,2020,32(4):113-114.

[3]丁以青.探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参数测定及其评价[J].地矿勘察,2019,26(1):5-6.

[4]叶熊.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1,16(3):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