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以及合同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以及合同风险管理

王凌云

天津房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施工流动性和工程固定性,且受到工程用途的影响,合同当中对工程的质量、性能的要求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特别是在工程施工发生变更后,合同当中的相应条款也会随之调整。论文首先说明了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的特性,然后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并归纳了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风险,最后详细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风险;防范

1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风险

1.1不重视合同管理制度建设

签署合同主要是为了促使合同各方能基于合同规定要求积极履行各项职责,保障项目建设活动的进行。但是当前在建筑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制定中存在较多问题,如合同条款拟定不明确、条款内容不够严谨、格式不标准等。由于未能制定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当合同产生纠纷之后,合同签署方之间会产生责任不清的问题,导致多项纠纷案件不能得到有效管控处理。有的管理部门会忽视补充合同的细节内容,诸多管理程序设定不合理,合同随意变更现象突出。多项措施还是停留在表层方面,对项目施工进程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1.2履约程度低

当前,通过对施工合同管理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施工合同的整体履行度仅为50%。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合同履行度较低是限制施工合同应用与创新的主要因素。合同的权威性不高,严肃性还需要不断提升,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合同的守信特点。合同的履行度在影响施工管理的基础上,还会对市场稳定、公平运行造成影响,因此这一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3合同签订流程不完善,把关不严

合同管理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审批流程,仅仅由项目经办人草拟初稿后即报送领导,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审核把关,导致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出现了合同条款与招投标文件严重背离、缺乏关键性条款、未考虑质保期等严重问题,致使合同在执行过程中与项目实际情况不符,而重新签订不仅耗费时间、人力,也会延误项目后续进度,影响项目开展进程。

2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2.1招标与投标阶段承发包合同风险预防

第一,认真做好建筑施工项目调查,特别是现场勘验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应对拟投标的项目做多方调查,包括项目业主方的情况、项目资金来源情况、项目征地拆迁进度等。特别是要实地踏勘项目现场,对项目周边环境有清楚的了解,包括项目周边是否存在高压线、燃气管道、绿地植被等,实地了解进出项目的建筑路线,这些都关系到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措施费用的多少与投标报价息息相关。

第二,仔细研究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并提出合理的疑问。在建筑施工项目招投标阶段,很多投标企业往往对招标文件研究得很透彻,但经常忽略招标文件中所附合同内容及条款。一旦中标进入合同谈判阶段,双方基本上就是依照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进行签订,很难再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因此,在投标阶段,施工企业应对招标文件中的合同做认真研究,对不适合项目的条款,应提出疑问。

2.2做好合同的解释交底工作

①在与业主方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后,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施工承包合同,将承包合同进行分解,从安全、质量、进度、计量计价、工程款支付、工程变更索赔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解,并将相关工作分解到有关部门和人员头上,明确各部门在合同执行中应该做什么,具体做什么。②除了将合同内容交底到管理人员当中,还应将合同内容交底到具体施工的各项目部当中,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计量计价工程师。在工程施工中,我们往往看到项目部干了很多合同外的项目,而没有得到监理和业主的认可,没法进行工程计量支付。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项目部对合同理解不到位,没有搞清楚合同范围、合同计量支付、合同变更相应的方法。因此,合同交底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施工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2.3分析原因,规避工期延误风险

对任何一个项目来说,工期和工程进度都是业主方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工期延误的原因有很多,有业主方的原因,如业主方未按合同约定时间提供施工图及开工条件、业主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业主方或监理工程师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施工所需的批文和签证等;也有施工方不能预估到的客观原因,如长时间的停水、停电;也有不可抗力原因引起的停工,如地震、海啸;也有施工方自身组织不力、机具设备不到位等施工方自身的问题。因此,工期延期是一个综合的问题,背后原因复杂,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结合。所以说,对于规避工期延误风险从施工方来看,一方面要加强施工组织,将建筑施工项目进行分解,明确各节点的工期进度安排,并及时向业主方报施工进度计划,在进度计划中明确为了达到进度目标,业主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或提供的施工条件;另一方面,在发生导致工期延误的事件时,及时向业主方汇报,并按流程向监理工程师汇报,现场签认,避免后续业主方因工期延误向施工方进行索赔。

2.4强化合同变更管理

合同变更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合同变更管理工作,将动态管理理念融入合同管理体系中,借此促进合同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合同变更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加强对该部分管理内容的重视力度,在合同管理时需要就涉及的工程量、工期以及价格等合同双方的权责进行明确。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变更因素,均要留有书面记录,并及时进行合同补充协议的签订工作。其次要就合同执行期间内所有作为合同附件的图纸进行及时的记录与整理,为后续合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引起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变更的部门要进行认真的审核与分析工作,在遇到施工纠纷时也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协商解决,借此来对合同变更情况起到良好的控制与管理效果,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

2.5强化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还涉及比较多的内容,并且具备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合同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对合同管理流程有熟练掌握,还能够对工程开展内容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明确,对于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施工企业能够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力度,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要求所有合同管理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另外,还需要培养与选拔一批有着较强专业知识,并且对经济与财务知识有着充分理解的合同管理人员,这样才能够确保各项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结语

综上,在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中,合同管理作为重要的部分,对施工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对工程的有效管理,需要重视合同管理,针对其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应经过详细调查之后完善条款,去除合同中不明确的内容,加强对工程施工合同的精细化管理,借助各类合理的手段来进行管理,避免风险带来不利,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完成,为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芸颖.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及防控方案[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2.

[2]李晓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36):139.

[3]代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J].居舍,2019(35):133.

[4]陈剑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3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