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探究

巴俊杰, 2.赵伟

身份证号:330122199106113718 2.身份证号: 330122199202011711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道路工程作为市政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进行把控,应该针对性地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管理,不断改进施工管理方法,提高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改进和细化施工技术,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项目利益最大化,满足城市建设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需求。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的发展,市政道路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当前市政道路质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即路基稳定性不足,道路混凝土面层松散,坑槽问题严重,对施工人员、施工工程技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明确了施工技术规范,对于项目施工各个阶段的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协调、整合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关系,更高效地确保工程质量,提高项目施工效率,对于健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机制,完善市政道路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1、施工项目人员管理机制不全。在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管理机制不全。人力成本作为市政项目中的重要成本因素,施工现场的从业技术人员常常是无证上岗,现场道路施工养护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无法达到要求。项目班组人手不全,管理部门施工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或是不在现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的做法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精力分散,使得工作效率不高,项目管理无法得到落实,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上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成了虚设,造成了一定的工程隐患。

2、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到位。施工材料的选择不合理,对于进场材料未及时进行试验,施工现场材料的乱摆、乱放现象严重,材料的保管、分配协调工作安排不合理,项目人员对于材料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等,这些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给施工安全造成隐患。

二、市政道路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只有将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才能使道路施工质量达到标准需求。

1、路面摊铺。要想确保路面摊铺的效果和质量,必须在施工前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避免负面因素给路面施工整体效果带来严重影响,要进一步加强道路质量和安全工作,选择合适的施工天气和季节,确保路面施工能顺利进行。同时,应提前做好摊铺施工的相关试验工作,选择正确的数据参数,经过反复试验后最终确定试验结论,再将试验应用到不同路面进行作业推广,但要确保摊铺参数的准确性,帮助工作人员严格控制质量,避免后期出现大量返工问题,且要结合建设情况利用相关机械提高每日产量,确保其产量能满足施工要求。此外,为进一步控制路面摊铺的整体质量,加强对摊铺厚度、长度、宽度等方面的控制能力,结合路面实际情况计算出准确的数据,并利用缓慢前进的状态进行施工,且做好连续施工,确保首次摊铺成功,严格禁止摊铺中出现随意变更道路等问题,要严格遵循行标准计算具体路程,才能确保整体施工质量。而对于路段施工面积较大的道路时,要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在地理位置较为复杂的地段,则要使用人工方式来进行工作,确保摊铺找补工作顺利进行,进而保障整体施工效果。为确保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要在摊铺机进料斗上涂上防粘剂、隔离剂等,避免材料堵塞进料斗,给施工速度造成严重影响。在一些面积较大的路段可选择多台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让多台摊铺机以梯队的方式进行同时施工,不仅能确保施工进度,还能保证施工质量。

2、路面压实。路面压实作业要提前做到路面的清洁工作,禁止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施工垃圾、杂草等情况,这些意外情况很容易给压实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想确保压实质量能满足具体要求,应加大对路面杂物的控制力度,确保不给路面压实造成任何影响。同时,应提高对施工阶段的重视程度,考虑不同方面影响因素,如基底地形、地质等,才能避免出现路面坍塌的问题。此外,土质对路面压实同样重要,如黄土路基很容易出现水分流失问题,只有利用向内倾斜方式开挖,才能确保黄土水分含量不会流失;如水含量过大则添加适当石灰进行中和。水含量少则加入适当水,从而提高碾压效果。一旦在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这种地基压实难度较大,要提前测试地基承载能力,采用灰土挤密桩施工技术来做好压实工作,从而解决水量过大的问题。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加强完成施工的技术资料工作。施工前,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应要求的专业技能,且必须是持证上岗。项目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技术监管人员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完成设计图纸的分析与探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并通过各参建方人员进行核定,确保准备工作完整无误后再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在做好过施工技术管理的同时建立相关项目工程档案,整理并完善包括工程的各项纸质报告、来往函件、各项检测报告、评定资料以及工程相关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案等资料。同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有针对地的开展施工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对项目图纸答疑、图纸会审、安全交底、施工日志、工程项目自查等设置相关项目管理制度,更好地完成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查,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2、堤高专业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市政道路工程的专业性,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项目经验,相关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并执证上岗。编排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定期组织相关专业培训,使得他们能及时掌握新技术、熟悉新材料,了解新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将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完善施工项目人员管理机制,并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增强员工责任感。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管。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使用不当是造成施工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技术施工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现场监管,做到勤跑工地、勤观察、勤检测,在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尽可能地消除施工隐患,减少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施工事故现象,避免因此而引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项目的技术监管人员应督促专业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并按照规定对混合料的含水泥量等项目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要求随时进行抽查。针对现场施工技术重点部分,施工技术监管人员可在现场给施工工人作出正确的示范操作,遇到技术质量难点问题,可以集思广益,同专业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将责任推卸给施工人员。在项目施工完成后,确保各个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实施的准确性,保证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技术监管小组、专业施工人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及时、高效地解决施工现场的难点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4、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对施工路基的技术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要求专业施工人员掌握路基施工技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保清除路表层的腐殖土等土壤杂物厚度超过 0.3m;提前安排设置排水和截水位置,确保排水沟的坡度大于 5%;对于不同的土壤针对性地选择压实器具,保证填土路基进行分层压实的工作质量,两侧分别超过 20 ~ 30cm。根据相应各层的密实度标准进行密实度检测验收工作,对于路基的平整度施工,采用机械压平配合人工整修的施工方法,使用 3m 直尺对平整度进行检测。

总之,要想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更加科学,施工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在施工技术管理的规定下,严格依据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所要求的去解决重点问题,控制难点问题,把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起来,确保道路施工的质量,使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有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保才,张继省 . 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47-248.

[2]彭华明 .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 低碳世界,2018(33):186-187.

[3]石碧霞 .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要点核心探究[J]. 建材与装饰,2019(9):261-262.

[4]吴凌繁 .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