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后浇带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后浇带技术

杜楷

碧桂园集团湖北区域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建筑物都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主体,但这种建筑结构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混凝土和钢结构属于比较特殊的建筑物料,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其形态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会造成建筑裂缝现象的发生,对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相关工程能够正常推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其主要是一种防裂缝施工处理技术。目前建筑结构大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但是在温度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把后浇带的技术运用到其中,一般在建设时都会在墙体、底板、桥梁部分留出一些合理的部分,在这些出现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进行填充混凝土。但是要注意根据结构的不同来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浇筑,同时也要在时间上做好控制,防止因施工时间的差异而造成新裂缝的出现。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施工,才能保障裂缝修补的效率,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完整性。

一、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1、解决沉降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常把高层建筑和裙楼这两部分暂时分开,等到整个主体的结构施工完成,并且沉降量完成在60%以上后,再进行浇筑连接的部分,将高低两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但在设计连接时需要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情况,分别进行实践检测,同时还需要计算后期沉降引起的内力量,把房屋的沉降控制在施工期间内完成。当然也可以通过调整压力差、时间差、标高差来实现,在建设施工中采用高层与裙楼分离的措施时,主楼的荷载量是较大的,所以要适当的降低土压力、减少附加压力,而低楼层的则可以采用十字交梁的方法,增加土压力,让高层与低层之间的压力能够基本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也可以先完成主楼的建设,包括沉降的完成,再对裙楼进行施工,这样的做法可以让主楼与裙楼的沉降量比较相近。在施工沉降前可以先做一个计划,计算沉降大概值是多少,把主楼标高定高一些,裙楼就可以设低一点,保留两者之间的沉降差,使得两者到最后工程建设完成后,计划标高与实际标高相同。

2、减少温度收缩。由于温度的原因,新浇筑的混凝土在凝结的过程中会发生收缩或膨胀,这个过程一般是在施工完成后的两个月左右结束,主要是对其结构产生影响,最终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后浇带,一般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应用,隔20~30米就留出一条800~1000毫米的缝。但是这条缝不是空隙,而是在缝内仍然使用钢筋搭建交叉,让混凝土自由收缩,减少内部产生的收缩力。减少裂缝出现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建筑内部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其实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来实现。后浇带的保留期一般不能少于一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的收缩变形情况大概已经完成了30%~40%左右,能极大程度的降低裂缝出现。

二、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后浇带技术

1、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后浇带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为更好付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与建筑的质量,需要在准备工作中投入相应的时间与精力。首先是模板的预设,这一项工作是施工图设计环节中的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需要在后浇带的施工前操作完成。在应用后浇带技术之前,对建筑结构中的钢丝网、格栅灯等进行提前布置,能够充分实现网络格局的均匀性与结构的完善性,从而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提高预设模板的抗剪强度、刚度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有效防止因高低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横向跨度大而出现沉降现象。对后浇带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使钢丝网模板两侧的压力控制力度有效提高,以免压力过大或过小对质量造成影响。对于垂直方向的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对振捣的时间以及频次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降低对钢筋以及钢丝网片造成的损害,同时也能够尽可能避免混凝土中水泥浆液的流失,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2、严格控制后浇带断面以及浇筑时间。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要有效避免主体结构后浇带施工中直缝断面的出现,充分保证断面设计与混凝土断面设计的一致性,以有效分散主体结构受到的作用力,降低变形问题的出现几率,并对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主体施工中出现的直缝现象进行预防。在一般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断面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平直缝,需要将主体结构的墙体版面厚度设定在小于 0.3m 的范围内;第二种为阶梯缝,需要设定 0.3 ~ 0.6m 的结构墙体板面厚度;第三种为企口缝,需要设定大于 0.6m 的墙体板面厚度。在利用混凝土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后,还需要进行连接面的处理与冲洗工作,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结合程度。同时对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工作,还需要提高卡控的力度,一般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需要大概2 个月的时间,而后浇带的施工工序会在其中穿插。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主体结构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的时间是工作人员无法预测的,但是裙楼的不均匀沉降时间要比主体晚,所以需要在主体和裙楼完全沉降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3、合理把握作业面宽度以及施工步距。对于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要充分保证施工的流畅性与完整性,特别是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一次性完成工作内容,为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局部性能提供基本的保障。为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在后浇带施工作业中对其作业宽度以及施工流水步距进行严格的把控与合理的布置。对 22 层以下,并埋有预应力钢筋的建筑物,需要在施工中进行大跨度后浇带施工的布置,并且保证预应力钢筋的完整性,以更好地避免建筑因应力加持而出现下垂、弯曲、折断问题。

4、选定后浇带的设置形式与条件。首先,后浇带的设置形式主要有阶梯缝、平直缝、凹形缝、凸形缝等,在实际的建筑中如果没有指定专门的设置形式,就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浇筑。如对于地下室的浇筑可以选择平直缝,并对钢板止水带进行安装。其次,在对后浇带条件进行设置时,需要对建筑物的温差率以及可能收缩力进行考虑,在充分计算的基础上,在对后浇带的具体间距进行设定。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间距为 21 ~ 31m,宽度范围在705 ~ 1005mm,将后浇带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中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有效连接,并保证钢筋接头的百分百连接,以有效预防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

5、对施工材料以及位置进行合理选择。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为更好地保证应用效果,还需要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的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在材料的选择中,可以在混凝土中对膨胀剂进行适当的添加,使其成为无收缩性的微膨胀混凝土。同时在施工中还需要对建筑工程结构的裂缝和积水进行及时的清理,以保证后浇带施工结构表面的湿润度。另外,为了实现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良好效果,在进行浇筑之前,可以先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并保证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以加强振捣施工。在后浇带施工位置的选择中,要避开建筑工程结构混凝土构件受力比较小的位置,在剪力墙的施工中,要避开结构的中间位置,尽量选择大梁以及建筑模板的位置。

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所以为了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一定要进行裂缝的控制。后浇带技术的应用符合建筑裂缝的控制需求,被广泛应用。在进行施工之前,首先做好技术分析,进行合理的计算,保证后浇带布置的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结合现场,确定合理的后浇带浇筑时间,浇筑完成以后,选择合适的养护措施。只有紧抓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建筑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旭.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 25) : 252.

[2]孙晓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9:67-68.

[3]况勋华.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1:47-48.

[4]武伟谦.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7: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