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钻小井眼螺杆钻钻盲板的实际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侧钻小井眼螺杆钻钻盲板的实际应用

谢震,张猛,马强,李晓,陈子刚

冀东油田井下作业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200

摘  要  水平井筛管顶部注水泥完井工艺是当前水平井完井的主要工艺技术,但完井投产前在套管内部留有碰压座、分级箍内筒和盲板等工具,需要进行钻穿以上工具后方可投产,此工序之前均使用钻杆进行施工,即占用了钻井设备耽误完钻周期,又增加了施工成本,始终是水平井完井中的难题。为加快侧钻完井周期、降低施工成本及井控风险,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前期调研、技术讨论,研究推广小井眼螺杆钻钻盲板侧钻工艺小修化技术,通过优选螺杆及钻头,反复现场试验总结技术参数,成功实现使用油管及螺杆钻进行扫塞施,为后续侧钻工艺小修化实现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关键词:  侧钻 钻盲板 小井眼 钻塞


1  侧钻完井工具介绍

侧钻水平井筛管顶部注水泥完井是侧钻水平井最常规完井方式,完井工具包括悬挂器、 分级箍、封隔器、盲板、筛管等。已Φ139.7mm套管侧钻水平井为例,常规完井管串结构:引鞋+筛管(Φ73/89)+套管一根+盲板+套管一根+封隔器+套管一根+封隔器+套 管一根+分级箍+套管+可钻浮箍+球座+套管串+膨胀悬挂器。作业流程:尾管下入—封隔器坐封—打开分级箍—循环—悬挂器倒扣—固井顶替—悬挂器膨胀—起钻侯凝—套管试压—钻塞。

小套管钻塞具有以下难点:

(1)小套管钻塞对钻塞油管和配套钻具的要求较高,要确保足够的循环空间;

(2)对钻具的要求方面,直井和水平井的要求有所不同,直井对钻具的要求相对较低,水平井要考虑钻具的通过能力。

(3)由于存在大小套管,排量更难控制。排量太大,容易损坏螺杆钻,太小,到上部大套管上返速度怕不够,形成卡管柱。

1.1膨胀悬挂器

膨胀管的衍生产品,无卡瓦机构和封隔器,利用管材膨胀挤压 胶筒实现悬挂和密封功能,是一种新型尾管悬挂器,能提供尾管头 密封、防止水窜,适用于各类尾管完井。

1.2水力充填式管外封隔器

阀系结构,打压开启进液孔,钻井液充填胀封胶筒,内压大于管内压 力,关闭进液孔,完成胀封;用于封隔环空、兜水泥,防止固井及候凝时 水泥浆下沉进入筛管段污染油藏。

1.3分级箍

分级箍下入时处于关闭状态,到位后憋压打开套 下行,打开循环通道;固井碰压胶塞推动关闭套 关闭循环通道,钻塞后实现通径一致。

1.4盲板

目前使用盲板均为铝合金水泥复合材料,在上部井段固井时起到防止水泥进入筛管内部的作用,在固井结束后将其钻掉,从而恢复生产通道。

2  施工实际情况及分析

目前侧钻完井后使用油管及螺杆钻进行扫塞实验共施工两口井,分别是高某侧1井和高某侧2井,下步根据这两口的实际钻塞情况进行汇总并分析。

2.1井基本情况

内容

高某侧1井

高某侧2井

完钻时间

2021年12月16日

2022年4月8日

套管下深

1548.8-2266.81m

1486.25-1974.04m

碰压座深度/井斜

2195.58m/77.5°

1881.04m/86.2°

尾管悬挂器顶深

1548.8m

1486.25m

钻塞长度

22m

19m

附件钻塞长度

胶塞

碰压座

分级箍

盲板

本体长度

0.51m

0.28m

1.24m

0.28m

实钻长度

0.51m

0.21m

0.8m

0.24m

2.2施工工具

钻头:三棱钻头,钻头尺寸78mm,接头PAC。

螺杆钻具:7LZ73X7.0螺杆钻具。

2.3用时情况

井号

胶塞+碰压座

分级箍

盲板

总计

高某侧1井

16h

10h

6h

32h

高某侧2井

7.8h

6h

1.2h

15h

2.4施工分析

(1)高某侧1井首次钻塞在钻磨胶塞时排量不足导致胶皮无法顺利返出,正常泵压7MPa,钻磨胶塞时泵压13MPa。

(2)高某侧2井采用新式盲板,钻磨效率提高80%。

(3)在下放钻具过程中,加压过大,以及洗井液泵入排量过小,都会造成憋钻现象的发生;在钻塞过程中,由于磨鞋与小套管之间的间隙较小,且伴随井斜大,液体不能够有效的将碎屑带出地面,所以出现憋钻现象。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可以得出:侧钻完井使用油管及螺杆钻进行钻塞可以进行推广,施工中最佳钻压5-10kN,泵压7-9MPa。

(4)使用D60mm钻杆接箍D76mm,机械钻塞,对套管存在一定的磨损,油套环空间隙小,存在憋卡现象。由于钻盲板施工过程中,管柱越转越紧,在高扭矩强度下易发生钻杆和钻具打扭甚至断裂风险。钻塞时间普遍为40h,为了增加钻塞进度会起钻更换钻头再次钻塞,增加了工序时长及占井周期。螺杆钻钻塞相比较对套管磨损小,且钻具选择相对钻杆尺寸小,循环间隙大,更利于钻井液及碎屑返出。

(5)当螺杆钻正常钻进时,油管上下摆动,螺杆工作正常。当螺杆钻空转,钻压无法传递至鱼顶时,管柱摆动呈左右摆动现象。钻进施工过程中人员应当观察出口泵压、排量、钻压及返出液同时,也要观察好管柱的摆动位置,通过综合显示判断钻塞进尺。

3  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

根据上述两口井的钻塞施工,经讨论认证后得出针对侧钻完钻后的施工工序及注意事项,为下步小修队施工提供操作规程。

3.1施工流程

(1)领用性能完好的螺杆钻(7LZ73X7.0),车间试钻,保证性能完好。领用D78mm专用三棱钻头,与螺杆钻具连接并上紧,点焊所有连接部位,打磨电焊处使其光滑无台阶,外径为73±1mm,螺杆钻上端使用护丝保护,防止杂物进入。

(2)将工具连接至管柱底部下至设计深度。 连接钻冲单根:用旋转水龙头(弯头)将预留的1根油管与高压水龙带连接并砸紧。(对水龙头(弯头)、水龙带应系好保险绳。若使用连接好的活动弯头,必须保证吊起后油管能正常转动。)

(3)开钻前准备:接好地面管线及水龙带,泵的进口和上水管线应装好滤网,15方池应提前清罐并在出口处安装好滤网,接好进、出口管线,按要求进行固定并进行管线试压。将管柱下放至遇阻位置以上5m时,开泵正循环,排量≥300L/min,当洗井液返出井口后,加大排量循环正常后,缓慢下放钻具,同时记录好下放钻压,排量控制在350~500L/min。

(4)钻进施工:观察悬重情况,接触灰面时钻压不得大于5kN,在没有蹩跳的情况下钻进。钻进正常后可继续加大钻压0~10kN,并随时注意观察钻进情况。遇有蹩跳或泵压突然上升时,应立即提升钻具,循环正常后再钻进。钻进过程中不得随意停泵,谨防卡钻,钻至碰压座、分级箍、盲板位置附近时应控制好钻压,钻压由小到大逐步调试,直至找到安全钻进下的最佳钻压。

(5)接换单根:当冲完或钻完一根油管,停止送钻,挂低速档,缓慢上提管柱,划眼三次以上至无卡阻,充分循环后(时间不小于15min),更换单根,控制换单根时间控制在3min以内,继续钻进。

(6)钻穿盲板:钻穿盲板前应保持钻压5-10kN,钻穿盲板后应在洗井1.5周以上观察地层漏失、溢流情况若无异常,冲钻至短套放空段位置,充分洗井干净后起出螺杆钻。

3.2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清理罐池,进出口安装较密的滤网,罐池吸入口与出口分别在罐池的两端。

(2)领取钻具,首先检查钻具是否满足施工需要,领取后用应用管钳盘钻、试钻确认是否灵活好用,紧固后点焊4-6个点,并将焊口打磨平整,工具拉至井场后应再次检查工具是否正常。

(3)斜井段超过60°应采用倒角油管,D95.25mm套管完井采用D60.3mm平式倒角油管,涂好涂匀丝扣油,以确保入井管柱不漏失。

(4)为保证钻进过程中螺杆钻的最佳工作状态,施工前应试车,确保泵车车况良好。

(5)出液口安排专人观察出口返液情况,并安排泵车司机随时观察并汇报泵压变化情况,及时根据调整合适钻压。

(6)钻穿盲板后观察返液情况,量取钻穿前后液面,第一时间内掌握地层漏失或溢流的情况,为后续井控和地层防污染工作打好基础。

(7)下钻及钻进过程中应做好防落物措施。

(8)钻盲板作业应装好防喷器,管柱顶部应连接冲砂旋塞阀。

(9)钻盲板作业时,弯头、水龙带应系好保险绳,进出口硬管线应固定。

(10)钻进施工时、尤其在钻穿碰压座、分级箍及盲板位置时,应充分洗井划眼,确保钻具起下无卡阻显示。

(11)提升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保证正常循环。循环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上提管柱至悬挂器以上。

(12)工具入井后井口座好防落物装置并按照下油管操作规程,碰压座、分级箍位置一般处于水平段,进入水平段套管内壁存有一定的水泥环,下钻磨工具至距离预计灰面以上100m左右时,以5m/min速度缓慢下放探鱼顶,以悬重下降10KN-20KN时连探两次,确定并记录分级箍/灰面位置,提出末根,更换自封胶芯并安装自封封井器。

(13)出现钻无进尺或进尺缓慢时,不要盲目增加钻压,防止出现管柱倒转、憋压等现象。安排人员分别观察返出液、返出物及泵压情况,钻进过程中若长时间无进尺,应先大排量循环洗井后,起钻具分析原因,不得盲目加大钻压和排量强行钻进。

4  结  语

随着两次小井眼钻盲板实验的一次性成功,标志着小修扫塞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可节约侧钻队时间2-4天,节约2 3/7钻杆1000米左右,节约成本30万左右,下步将进行全面推广。

5  参 考 文 献

[1]齐月奎、单桂栋等,水平井筛管完井快速钻塞工艺,石油钻采工艺,2009。

[2]彭汉修、田启忠等,侧钻水平井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

[3]完井工具参数(钻井工艺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石油完井研究所,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