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探究

李蓉

上海协实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201103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不断朝着新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形式在建筑行业中有着明显的发展优势,是当前主要推广的一种建筑产业模式。在装配式建筑模式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造价管理。有效的造价管理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产业结构升级。并且,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更是能够直接推动建筑制造业稳定发展的关键,需要稳步落实。但是,结合现阶段实际工作情况,在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早解决。因此,本文就关于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展开探究,为深入科学应用该模式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清单计价模式;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

随着现代建筑事业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模式有着快速崛起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建筑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为了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在装配式建筑模式下同样需要进行造价管理,并且要充分发挥清单式计价模式的优势,以确保我国建筑行业能够健康平稳的发展与推进。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就需要重点解决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影响到我国建筑事业的稳步发展,确保我国建筑事业能够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产业升级。

一、清单计价的概述

清单计价,是根据需要完成的所有工程量进行全部费用报价的一种资金管理方式。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该报价内容是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信息计算出来的,其中主要包括了工程费、项目措施费用、人力成本、物力费用以及其他项目费用等。一项工程在利用清单计价模式进行费用计算的时候,能够实现量价分离,可以将项目清单及所需要的费用一一列出,能够更加直观地表示出一个工程及工程中每个项目具体需要花多少钱。清单计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招标环节的公平、公正与公开,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体系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计价规范不够完善

目前,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造价管理中,计价规范程度不够完善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模式发展尚且不够成熟,在此基础上实施清单式计价,在很大程度上缺少科学完善的计价规范和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装配式建筑模式科学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装配式建筑工程以政府为主导。例如,社会上建造的安置保障房或者是其他市政类建筑项目等,大多是以政府为主导采用装配式建筑模式进行建筑施工。在此基础上,由于是政府主导,在很大程度上就缺少了相关规范的完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造价管理胡乱的情况发生。

2.构件价格信息不够准确

我国装配式建筑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计量模式与标准构建得尚且不够成熟。特别是一个施工项目中需要的构件价格信息,市场上存在价格信息混乱的情况。因此,这也就导致了在进行造价管理、清单计价的过程中对整个工程所需要的构件计价不够准确,出现价格控制能力不高的情况。而且,在进行构件价格计算的时候,还包括了人工费、材料费、运输费等不确定性费用在其中,这更严重影响到了构件价格的稳定性,进而会影响到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3.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造价难度

装配式建筑模式,需要将建筑构件生产好,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施工。这就要求生产的构建一定要精细精准,确保不能出现偏差。一旦出现偏差,整个建筑构件就无法使用,会直接浪费掉。但是,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模式起步不久,在进行构件设计与生产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构件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这种在施工环节造成的构件材料损耗,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清单计价的不确定性,导致造价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三、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途径
1.加强签证管理,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变更评估

装配式建筑从施工的方法到安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这两个因素导致了在发承包阶段对项目的认识不够充足。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施工的技术进行修改。导致工程出现一些变更。工程的变更也就意味着会出现一些工程价款的变化,工程变更的综合单价对工程价款的影响很大。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在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时间的变更都需要加强注意。当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时,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每项投标的报价进行明确,充分了解各项的价格。比如要学会采用合理的原则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部品安装高度、安装方法等容易出现造价变化的因素进行考量,尽可能避开变更评估的问题。

2.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

工程招投标阶段是由招标人提供招标文件,包括施工图、工程量清单。投标人应根据实地勘测结果、招标文件来确定报价,并制定施工方案,在确定报价的时候,应充分考虑相关部门公布的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定额消耗、相关配额等方面的数据。然后自主投标报价,并由招标人择优选择中标企业或中标人。确定中标后,中标方需要承担投标报价风险,而招标方则承担项目没有命中、数量差异、可能出现的计算失误等风险。为预防投标人以招标人的失误为由而恶意不平衡报价现象的出现,招标人必须确保施工图的质量,并在施工图基础上进行工程量计算,明确关键环节、重点部位,保障工程名称、工程特征与施工图纸一致,施工图纸中若有不清晰、不明确之处,应及时与设计师沟通。此外,还要仔细复核工程量清单,核查工程量清单中的子目,一旦发现错项、漏项、多项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合同签订阶段的造价控制

合同指的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确定承包商、发包人双方需承担什么义务、享有何种权利的法律文本,是确保工程可以顺利施工、完工的准则。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封闭式合同是最适用的一种合同形式,可以在施工阶段更好地调整工程量,同时应在合同中明确不定价格的调整标准,以有效地将工程总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合同之中,必须明确列出针对风险责任的规定,实现对风险、责任的量化。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会导致施工工期延误或者是合同价格上涨的风险,应明确相关规定,预防索赔时发生争议。

4.加强施工管理成本

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管理就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施工成本进行管理。如果企业想要减少施工成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将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好,具体到个人,防止出现返工的现象,这也能提高施工的效率,减少施工成本;(2)在采购材料时采购人要公平、公正、公开,在材料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要选择价格低的,禁止“走后门”以及“吃回扣”现象的出现,除此以外,材料管理人员也要做好废料利用的工作,尽量的不造成材料的浪费,物尽其用,为工程节省成本(3)相关人员还要对施工所需要的机械以及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以防止机械或者设备出现较大的问题,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这也能为工程节省一定的费用。除了要做好以上工作,企业还要安排专门的监督以及审查的人员,来督促施工的进行以及保证施工质量。防止出现拖延工期以及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

总结

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需要在多个环节展开科学的造价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款项使用合理、公开。通过优化造价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事业发展进程,可以在更加规范的款项管理下优化装配式施工方式,进而更深层次推动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朱锐.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研究[J].  2021.

[2]姜明明. 基于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探究[J]. 精品, 2020(1):1.

[3]欧健东. 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分析[J]. 住宅产业, 2021, 000(005):P.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