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生产底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生产底线

曾现斌 ,王庆猛 ,王风富

中央储备粮济宁直属库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100

摘要:加强粮食储存损耗管理,不仅是做实“两个确保”,增加“无形良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粮食损溢情况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各级检查的重要内容。为此,各粮食储存企业应充分认识加强管理降低粮食损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降低损耗、人人有责”的理念,尽快形成“强管理、降损耗、增效益”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筑牢粮食;安全生产;措施

1粮食储存损耗产生的主要原因

1.1干物质消耗

1.1.1粮食呼吸作用消耗干物质

粮食是生命有机体,在储存过程中也会进行呼吸,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释放热量。不管是有氧呼吸,缺氧呼吸,实际上都是粮食成分进行的一系列分解作用。粮食呼吸作用越强,干物质的消耗也就越大,产生的水、热量以及代谢产物越多,对粮食的质量的影响就越大。

1.1.2干物质消耗

储藏期间的粮食发热、霉变会引起粮食干物质消耗。粮食发热轻则可使粮食干物质消耗增加、营养成分降低,损耗增大;重则会导致霉变,使粮食变色、变味,甚至腐烂,失去食用价值,导致粮食的严重损失。

1.2害虫蛀蚀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由于储粮害虫的危害,可以造成明显的粮食数量损失和质量下降。例如,玉米象成虫、幼虫均能蛀蚀粮粒,幼虫主要在粮粒内部危害,粮粒几乎被蛀空或成为碎屑;每只谷蠢危害粮食重量是它本身重量的4倍~5倍,被咬碎的粮食大大超过它所食粮食的重量。虫粮等级越高,若长期不处理,那由害虫蛀蚀导致的损失就越大。

1.3水分减量

一是在入库期间,为均衡粮堆的温度、湿度以及粮食水分而采取的机械通风,会导致粮食的水分降低;二是粮食入库结束后,对偏高水分粮的机械通风降水会造成粮食水分的迅速降低;三是粮食在正常保管过程中,冬季的机械通风降温,以及防止水分转移、粮堆结露等现象所采取的机械通风措施,这都是造成水分减量的重要原因。通常每通风一次,粮食储存损耗0.2%左右。

2控制粮食损耗的措施与对策

2.1加强入库环节管理

2.1.1门卫管理

登记员要对入库运粮车辆进行认真检查,主要检查车辆水箱、后备箱、驾驶室及其他部位有无杂物,防止不法分子作弊,并如实填写记录备查。

2.1.2扦样管理

严格落实扦检分离制度。扦样与检验实现人员独立、业务分离。各直属企业要按照仓储标准化管理要求配备自动扦样机。扦样员只负责扦样,对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负责。要避免取样不均匀而导致水杂数据和扣量不准。同时,要在扦取样品时对散落的粮粒及时清理收集。

2.1.3检验管理

(1)采取盲样检测、封闭检验的运行方式,防止“人情粮”、“关系粮”,检验员要对扦样员流转的样品进行规范检验,规范填制原始记录,实行严格的痕迹化管理,落实检验人员责任。(2)质量指标必须按照国标方法进行检验。(3)要按规定及时校验仪器设备。容重器、天平等检化验仪器要确保在有效鉴定期限内,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在用的快速水分检测仪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用国标方法检验的标准水分样品进行校准。(4)规范入库水杂扣量标准。中央储备粮水分指标以国标为基准进行扣补量。入库粮食全部过筛,并结合杂质多少和清理效果灵活采取“一筛一吹一扫”或“一筛一扫”等方式除杂,必要时要更换筛网、控制卸车流量或使用色选机,确保入库粮食质量合格。杂质以返杂方式处理的,杂质重量计入皮重直接减量。(5)做好仓前二次复检。粮食入仓过程中,现场保管员要在卸粮现场进一步复检,现场复检结果与检验结果差距较大的,应由检验人员进行复检认定并合理处置,确保入库粮食质量达标、扣量合理。

2.1.4计量管理

(1)加强衡器的管理。聘请具备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按照规定周期对衡器进行检定并将表头铅封,确保衡器准确,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衡器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要及时更换。出入库期间各单位可自行使用汽车等重量相对固定的物品定期或不定期对衡器进行标定,也可安排与库外其他衡器进行对比标定,检查有无异常现象,并及时处理。(2)在运粮车辆过毛重、皮重时,要对车号、随车人员进行核对、检查,防止虚增入库数量。(3)每日出入库作业结束后,严格执行三科对账,做到日清月结。(4)必须使用智能出入库系统或一卡通系统自动采集检斤数据,避免人为检斤漏洞,如果因系统故障造成手工补录,需经分公司批复后方可操作。智能出入库系统要确保影像资料留存,有任何问题及时联系运维进行维修,出现突发情况时,要及时通过拍照、拍摄视频等方式,留下影像资料备查。(5)每天在衡器使用前,要开启地磅防作弊设备,检查衡器是否正常,防止不法客户人为作弊,避免出现非正常数量损失。

2.1.5库内运输管理

运粮车辆计量后到达卸粮点或卸车后从卸粮点到达计量点的过程中,要运用智能在线监控系统和库区现场巡查等方式,防止运粮车辆通过减水、抛重物等随车物品方式虚增粮食重量。原则上,卸车完成后的空车要立即驶离库区。

2.1.6入仓管理

(1)运粮车辆到达卸粮仓号卸车前,现场保管员要先核对车号、入仓信息等无误后,方可卸车,避免同时开启多仓时混淆仓号入错仓。(2)保管员要现场填写复检记录,详细登记车号、品种、司机签名等信息,每天入库结束后保管、检斤、统计三科对账。(3)加强入库现场的管理。要及时清扫作业现场,及时清扫抛洒的粮食,以降低粮油抛洒损耗;地脚粮要有效整理,做到颗粒归仓;优先选用先进环保性设备,有效降低“风耗”。对于采取回杂方式替代杂质扣量的,必须将筛理出来的所有杂质返回车上,不得漏掉;对于采取杂质过筛不返还的,要对杂质进行过磅检斤,采取逐日逐仓进行杂质减量账务处理,以免数量损失。

2.1.7验收管理

重点检查入库粮食增扣量是否规范,入库数据是否与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一致,实物丈量后计算数据是否准确、工作底稿修正系数选定是否合理,总账和分账是否一致,账实是否相符。

2.2加强储存环节管理

(1)大力推广科技储粮手段,配备轴流风机、混流风机、环流熏蒸、粮情检测、内环流等仓储设施,确保能够有效进行仓储作业,确保储粮储存安全,减少储粮损失。(2)提高仓房隔热保温和密闭性能,采取综合控温措施,保持储粮低温状态,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危害和干物质消耗,降低保管自然损耗。(3)对于保管难度大、品质价差大的大豆、稻谷等品种,必须安装空调、内环流或小型谷冷机补冷,确保全年控温状态,减少粮食损耗。(4)改进通风工艺。对于高水分粮严格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降水通风时机,避免过度降水,造成大的水分减量。在通风降温时,要避免使用大风量风机通风,选择大气绝对湿度与粮堆平衡水分相近时,采用小功率轴流风机或混流风机缓速保水降温通风,既满足降温要求,又能降低通风过程中的水分散失。

2.3加强出库环节管理

(1)门卫、计量、运输、出仓等环节分别参照入库环节管理规定执行。(2)对于粮食出库前检验结果,要与该仓粮食入仓以来历次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出库检验结果与粮食正常保管发生的水杂变化规律不符的要及时复核并作出处理。(3)单仓粮食出库业务结束后,仓储统计人员要按照《粮油仓储管理办法》中关于粮油储存损耗处置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分货位填写《粮食损溢处理单》,各相关管理人员签署意见。

3结语

控制粮食储存损耗就要严格把好粮食入库检验计量关、严格把好储存期间技术应用关,严格把好出库规范管理关。粮食发生损失,储粮企业应当及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属于保险范围内的,按规定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按有关规定对损失进行处理。对于超出正常储存损耗或发生非正常溢余的,要认真查明原因,界定责任,按规定程序,确定处理意见,涉及违规违纪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参考文献

[1]曹均学,陈钰.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2):12-19.

[2]朱晶,李天祥,臧星月.高水平开放下我国粮食安全的非传统挑战及政策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21,(1):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