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焊接施工工艺创新及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电力建设焊接施工工艺创新及优化策略

崔相宾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电力建设中焊接施工工艺具有较多的优势,比如性能优势、经济效益。为了实现创新与优化电力建设焊接施工工艺的目标,技术人员可从全面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新型焊接材料、应用全位置自动气体保护焊、半自动CO2气体保护全位置焊接、埋弧焊等方面着手,助力整个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建设;焊接;施工工艺;创新;优化

物联网技术介入的过程中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对能源电网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技术人员很有必要探讨创新与优化电力建设中焊接施工工艺,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1电力建设中焊接施工工艺的优势

1.1性能优势

通过分析可知,电力建设焊接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焊接施工的合格率,保证其质量。第一,从焊接缝焊缝的外观质量方面分析,使用新工艺有利于增加焊缝内径的倒流面积,提高焊接表面的光滑度,让焊接点凸起问题得到解决。第二,从焊接内部质量的要求方面分析,新工艺的实施可以提高焊道的明亮度,让焊接内封空隙问题得到解决,让焊接整体承载能力明显提高[1]。第三,实施新焊接工艺之后明显降低了常规钢种层间温度,焊接应力明显减少,提高了腐蚀抗性。但是,当前钢铁焊接难的问题比较常见,使用新的焊接工艺可以显著改善此类问题,提高焊接的坚固性,满足相应的焊接要求。此外,焊接新工艺的使用解决了热工仪表管的问题,提升了仪表管的质量,保证其安全系数。

1.2经济效益

从焊接新工艺施工方面分析,第一,可以提高焊接合格率,减少返修次数,节约财力、人力与物力,保证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第二,可以通过焊接新工艺焊接比较复杂的焊接部位,让传统焊接技术与工艺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弥补,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同时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周期较长消耗较多的资源,企业运行成本明显降低[2]。第三,新工艺焊接的应用保障了项目施工质量,为日后运行提供优良的条件,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企业的长久利益被扩大。

2电力建设焊接施工工艺创新及优化

2.1全面了解新技术新工艺

创新与优化新电力焊接施工工艺时应对新技术与新工艺进行全面了解。比如,锅炉与火电锅炉的管道较多,焊接量较大。比如,以使用的火电锅炉为例,因其受热面的管道较多,工程量较大,因此工程使用了T92或P92管道具有较大的管壁厚度,增加了焊透工作难度。而小管径管道焊接受到角度变化较大,但是内径较小的影响,焊接工艺比较复杂,增加了焊接难度。若没有对焊接变形进行控制,很有可能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比较常见的有接缝区倒流面积较小或焊根位置凸出位置较大的问题,爆管概率较高。

2.2应用新型焊接材料

纵观我国形势,各厂家加大力度研制了高韧性超低氢焊条,通过该焊条焊接无需预热,施工工序明显简化,总成本明显降低[3]。当前,我国常见的高韧性超低氢焊条类型有J507、R317、R370等,对于F12的钢的焊接,可以使用和木材成分比较接近的焊材,该材料冷裂的倾向比较明显,若技术人员打底时使用了合金元素较小的焊丝,可以得出具有良好韧性塑性、且强度低的焊缝,冷冽的问题明显降低。

2.3应用全位置自动气体保护焊

因电站安装焊口的总工程量较大,且其材质多且复杂,焊接时以全位置焊接为主,增加了实现自动化的难度。但是,人工操作的整体条案件比较复杂,且难度大、要求低、效率不高,还需要合理利用自动化设备保证施工质量与效率。为了对电站焊接缝复杂的位置进行适应,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技术时可以使用小径管脉冲钨极氩弧焊技术,将其用在锅炉受热面管排的焊接工作中。因为电站锅炉和其他相比受热管排内径不大,加之间距不大,但焊口较大,可使用传统的方法,比如SMAW焊、焊条电弧焊、TIG焊[4]。但是,当前使用这些控制方法时手段比较繁琐,缺乏经济性。而脉冲TIG焊线的总能量密度较大,增加了熔池冷却的速度,控制了总热输入量,可以对熔池进行精准地控制,高温停留的时间不长,焊接变形很小,还可能生成较大的焊接参与应力,让工序明显简化,且保证其效益。还可以通过脉冲钨极全位置自动焊接工艺的作用全位置焊接密排束间距不超过40mm的管,提高了焊接效率。

2.4半自动CO2气体保护全位置焊接

当前,CO2气体保护焊接位置缺点比较突出,即不美观、控制难度大、飞溅大等,但是其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就是得到性能优良的焊缝,且成本不高,深受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喜爱。还有一部分企业就此类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与规范实现CO2气体保护焊的目标。

2.5埋弧焊

埋弧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发挥恰当焊接机的作用提高焊接效率,此类方法更适用于大尺寸或大厚板的焊接。当前,带极埋弧焊与多丝埋弧焊之类现代化焊接技术的应用为创新焊接技术发展提供了更多条件。其中,多电源串列多丝埋弧焊主要由单丝埋弧焊装置构成,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三丝系统与串列双丝

[5]。其中,后接交流焊丝与导前焊丝反极性都是比较常用的双丝系统,该系统中焊丝之间使用了独立的供电系统,前端电焊主要发挥预热焊接的作用,生产率较高;后段焊丝主要作用在于给焊接成分进行调整,降低焊接缝冷却的速度,减少淬硬的问题,让接头性能明显改善。

结束语

当前时期电力工程发展离不开过硬的焊接技术支持。然而,传统落后的焊接技术满足不了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需要,需要技术人员加大力度创新与改进相关技术。因此,技术人员应就设焊接施工工艺创新与优化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高焊接工艺的整体水平,让其更为扎实稳定,为我国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唐强.对电力工程建设焊接施工工艺的创新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1.

[2]苏杲剑.电力建设焊接施工工艺探讨[J].通讯世界,2015(22):101-102.

[3]李洪鹏.电力建设焊接施工工艺创新及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9):52-53.

[4]石涛. 对电力工程建设焊接施工工艺的创新研究[J]. 数字化用户,2019,25(41):134.

[5]王卓林.对电力工程建设焊接施工工艺的创新研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9(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