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实施途径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实施途径的探讨

乔帅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文章从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了施工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实施途径

引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加强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市场占有率。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施工项目的实际管理中,需要运用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等方法来进行全面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实践中,对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节省造价、保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系统化角度看,建筑工程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多种先进技术的高效运用,实现对建筑的现实行为的协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使建筑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得以实现。从建筑工程管理的综合性角度看,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是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整体。具体而言,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减少建筑工程建设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施工风险控制是建设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落实对确保施工进度、保障工人的生命和减少工程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建筑工程的有效实施,强化项目管理技术的落实,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以达到最优的决策,从而有效地减少建筑工程的风险。建设工程的具体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配合,才能保证各个部门的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各部门的责任,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实力。另外,为了减少建设费用,建设费用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尽快制定施工计划,并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地安排各种资源。在重点建筑工程的指派过程中,要注重对工程进度和成果的监督,以达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保证工程的顺利、有序地进行。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建筑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的施工技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许多管理方式也相对滞后,致使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从而造成了施工单位的管理疏忽。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依赖于完善的管理体制,而机械化、多样化的建材的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和体制,导致了当前的工程管理工作不能适应现状,影响到项目的整体管理。

2.2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重视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对基建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有些建筑企业为了扩张而盲目扩张,手里的工程太多了。许多施工单位的负责人都过于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项目的管理。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项目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导致项目中途停工,造成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整个企业的施工工作没有组织,没有组织,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所以,在施工中要做好施工的管理,一方面可以对施工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3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不够重视

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阶段,施工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施工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要求,全面采购绿色建材,强化物料回收和物料的管理,确保物料达到国家建筑环保标准。在物料的运用中,加强物料的出库管理,防止物料的浪费,并根据物料的特点,达到节省利润的目的。如果可以循环利用的话,要注意材料的回收和管理,尤其是建筑模板,如果可以使用钢制的,可以不用木制的。建设中的水资源消耗巨大,但由于人员众多,管理不善,造成了许多水资源的浪费。因此,要搞好工程管理,加大机械设备的使用力度,既能节省人力,又能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

3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途径

3.1全面改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

由于我国现行的施工企业控制不到位,监督工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要在国内推广和完善工程管理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有专业的工程管理理论,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全面完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项目经理们还可以在每个施工周期中,主动地将施工技术、施工情况、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提交给更多的专业人士,让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法,让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指导。

3.2加强项目实施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质量监督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整体效益。为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力求从根源上消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然而,在实际中,一些施工人员为了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工期,盲目地提高工程生产效率,而忽视了施工的自然规律,这样也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笔者以为,要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提高员工的素质意识;开展质量誓师大会,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考核,实行终身质量责任制。

3.3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者是系统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它对系统的效能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管理人才的素质与管理的成效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管理人才的专业训练必须要重视,不但要注重管理,还要注重设计、管理、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的训练,才能真正的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协调性。同时,还应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资格考试,让管理者们把管理知识真正的融入到工作中去,在日常工作中,对合格的员工进行公正的考核,鼓励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

3.4利用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实施科学管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并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高新的科技管理系统。同时,建设单位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对其内部人员进行信息化的培训和指导,使其经营模式从线下的连线经营向线上开放、全面、科学的经营体系发展。目前,通过信息化的发展来实现对施工项目的控制,可以让施工单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清晰地看到工程进度和质量,并能在施工结束后,根据施工需要,提供相应的施工支持。为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须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现代化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使之成为上岗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3.5  强化安全文明建设和职业健康管理

项目经理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经营理念,坚持“所有的意外都能预防和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零事故”工作。作为项目的首要负责人,必须建立一个安全体系,并配备相应的安全工程师,并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实现安全、卫生和环境的统一管理。新时期的安全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安全防护措施、人员安全教育、机械维护等;此外,还提出了对室外和周围环境的控制和控制。因此,只要是直接与安全、健康、环境相关的,都是安全管理范畴,安全工程师与项目经理必须深刻认识安全管理的全面性,提高管理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结束语: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建筑工程的管理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应加强对施工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关注,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使之得以继承,改进过去的不良管理方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拓宽施工管理途径,推动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隆泉.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实施途径[J].新材料新装饰,2021,003(012):P.165-166.

[2]王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探讨[J].2021.

[3]刘隆泉.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实施途径[J].2021.

[4]伏强.探究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创新途径[J].砖瓦世界,2021,000(016):173,175.

[5]李玉山.加强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与实施途径[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