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惩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3

浅析教育惩戒

张妮花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佛山希望小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在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背景下,通过专项分析当前教师在认识和把握教育惩戒尺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疑点和困惑,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实施教育惩戒策略,达到教育惩戒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教育惩戒;尺度;策略

一、实施教育惩戒背景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国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教育部多次强调和严正声明,教师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但目前网络上依然不时出现一些教师体罚、打骂学生的事件,一些家长更不理是非曲直,恃着对自己孩子的溺爱,不辨对错,直接把部分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当作是“变相惩罚”,从而导致有直接到学校辱骂老师的,利用朋友圈、抖音等平台网络暴力中伤当事老师的,到处利用投诉渠道诬告的,各种方式层出不穷,一些网络看客在未全面了解事件实情的前提下就添油加醋,随意评论歪曲事实,结果在当事人、媒体人和看客等几方的“推波助澜”下,事情最终被逐步发酵闹大,当事老师在严重的舆论压力、道德绑架、有关部门的调查问话等多重重压力下,经常弄得身心疲惫,甚至有些教育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只能让事件不了了之,当事老师“背了黑锅”“哑巴吃黄连”,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因为这些不良现象的诱导作用,一些教师为了不自找“麻烦”,对学生的违纪和惰学表现不敢有任何惩戒,特别是对家长不理解支持学生,选择了视而不见,当一个躺平的“佛系”教师,只完成了教师“机械”的教,却让老师把“暖心的学”拒之门外,变成只是学生自己的事。但只要我们细想,一份没有用心和尽全力付出的职业,怎么可能会产生令人惊叹的成果,没有精心培育的过程,就算是一朵好苗子又怎么能最终开出绚烂之花,结出甜美之果?教育没有惩戒,如何有完整的教育?没有完整的教育,如何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这样环境影响下,一些担忧孩子成长的家长又开始焦虑了,有的家长直接恳求老师:“老师,我的孩子要是做错事了,你该罚的罚,该打的打,只要为了孩子好,我绝不出声。”

针对某些教育出现的乱象,教育部曾在2021年3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下文简称“《教育惩戒规则》”),让教育惩戒,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让戒尺在受约束和监管的前提下再次交到了教师的手上。《教育惩戒规则》的修订目的是把教育惩戒正式回归到法治轨道上,更好地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正确认识教育惩戒

教师惩戒学生的目的是“戒”而不是“惩”,教育的初衷是爱,而不是罚,是希望通过适当的惩戒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以此达到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办好教育的初心和意义所在。“严师出高徒”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严”应该有方法、有温度,既让孩子可以接受来自老师的指引,又能达到最终改正错误效果,而且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老师出现一昧地指责打骂、威胁逼迫,让孩子心灵受到打击,失去自信。教师对学生教育惩戒时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不要把教育惩戒当成个人的尚方宝剑或是灵丹妙药,不问缘由、全凭“个人喜好”就搬出惩戒来约束学生,甚至超过了必要的惩戒力度,这些随意不负责的作法极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一不小心造成“反效果”,既没有起到惩戒的效果,反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用好教育惩戒手段

立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实施惩戒之前,先让全体学生集中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规范》和校规,再立班级公约,引导和教育学生一起遵守,明确违反规则的学生必须受到相应教育惩戒的规矩,一视同仁,不得违背。如学校的花草被学生折断踩踏,班主任、德育处先进行语言教育,然后监督这些学生给受损坏的花草进行修复,并于课间到花圃前提醒劝止有意损坏花草的同学,直至受损的位置恢复原貌为止。如果花草因为学生的故意毁坏导致无法修复,教师会通知家长进行合理赔偿,或者通过学校作为媒介,让学生家长购买同款的花草植物,邀请家长和学生一同修复被损毁的花圃,同时让学生在修复期间利用课间时间对修复位置实行值守维护,通过这样人性化管理的惩戒手段让学生意识到损坏公物要负起自己必要的责任,让爱护花草树木成为一种内化于心的行动自觉。又如,一些学生把营养餐的包装袋随手扔到厕所蹲位上,学校严查后要求这些学生暂停一星期的营养餐由家长领回,该生要负责本班营养餐的分发和用餐后的包装袋回收。通过这样的惩戒让学生明白保持卫生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国家给予的关爱我们要学会感恩,而不是接受了国家政策的关怀,还胡乱作为,给他人、学校和社会制造麻烦。经过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惩戒,学生能真正明白自己的错处,理解学校、老师惩戒的苦心,从而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已达到成功教育惩戒的效果。

用惩戒,有温度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座右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学生的淘气只是他们自然的表现,往往是由于他们有限的自控力,有时会做出一些不合时宜、逾越规矩的行为,只要教师对学生怀揣一颗关怀和宽容的的爱心,对学生不良的行为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对学生的错误能及时相处最优的引导、更正方式,甚至以积极的态度、正向的方式去处理这些学生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以关爱的心态去惩戒学生,更突显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当学生违反了纪律,作出与其身份不相符的事之时,教师不妨学会共情,换位想想“现在我最想老师对我进行处理但又可以让我不至于在同学们面前丢了面子,而老师又能通过对我错误行为的处理,达到教育其他同学的目的”,当教师在换位思考之后,对学生的违纪之事得到充分的认识,这些错误行为所带来的怒气自然会削减一半,粗暴、责骂的冲动也自然会减少许多,这样也可避免教师惩戒时无意伤害到学生。如:有一次,我刚进入校门,一群高年级的学生抓着一个男生冲向我,七嘴八舌地向我告状,说这位同学在公路上骑小黄车(电动车)!他跟别人打赌,如果敢拿家人里手机扫二维骑小黄车就一人给他十元钱,结果他偷爷爷的手机出来扫码骑车了。我看到骑小黄车男生头低得不能再低了,双耳赤红,双手紧紧地拽着裤子,看到这种情况我知道这学生应该不是有意为之的,一定害怕极了,因此我旋即请其他学生先行离开,告诉他们老师会妥善处理,尽可能先保全作出错误行为的学生的自尊,把他单独带到我的办公室后,我没有当面训斥他,而是很耐心地聆听他向我解释说明这件事发生的经过,开始他有点不敢相信,我对他点点头,这时他吞吞吐吐地说出了整件事的经过,原来是想凑钱给生病的妈妈买生日礼物,所以才跟同学打赌,说完他胆怯地问我:“老师您不骂我吗?”我微笑着对他表示,“我想,你不希望老师批评你,并且希望老师去帮助你的,是吗?”他使劲点头,热泪已经夺眶而出,说知道自己错了,害怕学校知道了这样的行为肯定会惩罚我的。我细心为他分析:第一,你骑电动车上公路已经涉嫌违反了道路安全管理法,因为未满16周岁是不可以骑电动车上路的,第二,你与同学打赌是一种赌博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细查深究这也是违法犯罪的先兆苗头!第三,偷家人手机进行支付消费也是涉嫌违法的行为,所以这三种行为同时发生了,后果是多么严重,同学您知道吗?他听完双脚微微颤抖,一直低着头望着脚下,我留意他的表情显得很惊恐,马上警惕自己,要切忌再讲出更多造成伤害的批评话语去刺激他的情绪,于是停下来看他的反映。他哭诉着恳求我不要告知家长,说愿意改正错误,并接受应得的处罚。我对他的行为作出了深入思考,经与校分管领导商量后,拟定了对这件事作出两种惩戒:一是打扫一个星期的卫生;二是认真反思并以书面的形式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这位学生很乐意地接受了惩戒措施并连声道谢。如果这件事我一开始就对他责骂、批评、通知家长,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也许会给这位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打击,或者因为自尊心受到了重大打击,心里的不服气逐渐转化为日后跟老师对着干,下次有可能做出更过激和更严重错误的行为,这就违背了教育惩戒的目的和意义了。而通过这种正确的惩戒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帮助他,而不是要抛弃他来维护学校规矩的威严,让他正确理解了学校的惩戒是为了帮助他不走歪路,不做错事,不是随意动用惩戒手段震慑学生,懂得了我们整个教育队伍的初心是关爱学生并且事事、时时都在为学生着想的。

因材施教,家校合作。教育好孩子,不是教师一方的责任,需要家长为主力的全力配合与支持。小学生年纪小,具有心灵非常脆弱、易反复的特点,教师要针对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还要长期与家长通力合作,方能维持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从而达到消除学生捣乱课堂、破坏公务等违纪违规的行为发生。

当学生出现违纪违规行为时,教师的惩戒方法可以选择的有:用幽默的语言缓解触之即爆发的对峙局面,像当今通过“和谈”的方式达到息战的效果;面对愿意接受惩戒的学生,也可以像古代犯错的和尚一样,犯了错就到“悔过室”里去“面壁思过”,经过对自己行为充分的思考后,在悔过室里由心理教师与犯错的学生交流,然后让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教训,以此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在班级学习园地上设立一个“品行记录表”,对有违纪现象的班级对应画上一面黄旗,表示警告,促使学生有力争上游、你追我赶的自我监督动力,而达到自觉约束自我言行的功效。或者采取适当的惩戒措施,如罚其打扫学校的卫生;或到学校的劳动基地去进行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思考自己所犯的过错;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其到繁华的街道上提供志愿服务,去帮助需要帮助的行人;或要求其在家人的陪同下向老师或者当事人道歉反省并作合理善后;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犯错的大小决定延期或取消他所预期得到的东西(或想做的事),如取消原来约定带他去公园、逛商场、郊游、探亲访友的活动,取消已许诺买给他想要的玩具、新衣服、鞋子等物品或品尝冰淇淋、麦当劳、肯德基、精美西餐等食物奖励;有时教师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可提供的惩戒方式,使惩戒更切合实际和更显人性化魅力。综上所述,采取有效的教育惩戒手段,需要因材施教、家长支持理解和学生的主动接受,这样育人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正确的教育惩戒,能引导学生深刻地反思犯错过程,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带来的恶劣影响,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错误会受到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的厌恶、否定、排斥,从而在适当的压力下倒逼改正自己的错误。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教育惩戒方法,都不能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惩戒是一种手段、一种办法,并非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惩戒的最优成果是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促进他们在正确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爱杰.小学教育惩戒中教师的身份信任及其运用[J].教学与管理,2022(23):1-3.

[2]郭勇,姬莹晓.学生品德发展视域下教育惩戒的问题与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04):66-7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