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打造灵动高效课堂——激发学生表现欲的几点招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3

以学生为中心,打造灵动高效课堂——激发学生表现欲的几点招术

侯君菲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第六中学    318000

摘要: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打造高效率课堂,语文课上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日趋重 要。学生的表现欲,主要与其积极情趣密切相关,因此语文课上必须创设良好的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趣,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从以方面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一、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二、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三、通过给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表

现欲;四、通过帮助学生取得成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关键词:语文课激发表现欲新招

表现欲是一种探求新知识,积极表现自己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表现欲,主要是与其积极情趣密切相关。因此,语文课上教师必须努力创设良好的氛围,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趣,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语文教学中,

老师们各有高招,我在最近的语文教学探索中,喜得自认为的“高招”,介绍如下:

一、兴趣——表现欲。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课堂因以激发学生学习、钻研的兴趣为着眼点,要让学生

体会参加语文学习其乐融融。

1、激发兴趣于训练启动之前,启发思路于训练启动之初。

教师应当运用什么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路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语言。训练启动前,教师要预先精心设计好自己的开场白,语言力求简练、独特、生动、幽默,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在《愚公移山》的训练前,我的开场白是:“移山还 是搬家?千秋古人事,今日任评说----愚公老前辈,恕小子们冒犯了!”。一时间,学生的兴趣陡增,纷纷跃跃欲试,皆欲指点古人,评说历史。除了精心设计语言之外,教师的语调、神态、形体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同样很有帮助。《皇帝的新装》训练前,我模仿说书艺

人的语调和动作,抚尺一拍,说道:“话说这位受骗的皇帝光着身子,在百姓的哄笑声中硬

着头皮举行完了游行大典。第二天,这条爆炸性的新闻立刻传遍了整个欧洲,几个敌对的国家甚至还专门印制了他的裸体游行明信片---一个至尊无上的皇帝居然受到如此的奇耻大辱,接下来他会有什么行动呢?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撒谎的大臣、说了真话的孩子和百姓们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对于这番言行,学生甚感新奇,高涨的热情为随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提供了理想的心理动力和情绪准备。因此,教师在启动训练之前应努力做到“语出惊人,声情并茂”。

2、教师适时适度地“抛砖引玉”。

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的初始,尽管兴趣浓厚、热情高涨,但此时的思维活动往往比较无序,思路相对杂乱,此时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抛砖引玉”。在《陋室铭》训练中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金钱与道德是否绝对对立的呢?此言一出,有的学生沉默,有的滔滔不绝,但都毫无头绪。我趁机提醒:“刘禹锡的时代也许是这样的,当今时代也仍然如此吗?”此言一出,立刻有学生答道:“金钱与道德在刘禹锡的时代可能是绝对对立的,但当今时代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像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来获得财富,而不必做违背道德的事。”话音刚落,那边就立刻有人针锋相对地反驳:“世界上能有几个比尔.盖茨?难道你忘了还有那么多人是靠制假贩假或贪污受贿才发的财吗?这种人可能同时拥有金钱和道德吗?况且你敢保证比尔·盖茨就没有偷税漏税过吗?”就这样,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新的观点不断地产生。

二、自信————表现欲。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我们的教育重点也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使学生悦纳自我,并勇于实现自我。《中学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个女孩很丑,因此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不爱打扮自己,每天邋邋遢遢,做事、学习不求上进,不敢与人讲话。心理学家为了改变她的心理状态,让大家每天都对丑女孩说:“你真漂亮”、“你真能干”、“今天表现不错”等赞扬的话语。一段时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女孩真的变漂亮了。而且,女孩在人们面前也开始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朋友畅谈。其实,她的长相并没有变,而是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美国一位著名超常儿童研究专家到一所普通学校去进行研究,一位教师向他请教:“您看我们班哪些学生智力超常?”这位专家简单地问了个问题之后,指出了六名儿童。在以后的几年之中,这六名儿童对自己都产生了强烈的自信心,每件事都走在前面,最后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学校,当这名专家再次来到这所学校时,教师毕恭毕敬地说:“真了不起!”但令人震惊的是,他却说“我随便指出了六名学生而已。”

以上两个事例说明:当一个人被充分认可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自信心,产生自信心后就能够敢于处处表现自己,进而引发自己潜能的显现。“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信心是能的源泉,它可以将人的潜能显现出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进到最佳状态。

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使他们敢于表现自己呢?

1、多鼓励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形象是非常高大的,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影响,一句鼓励的话,学生觉得所讲的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同,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教师的一句讽刺、挖苦的话将会使学生表现力的火花就此熄灭。

人类的七种智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某方面是“庸才”,但在另一方面可能是“天才”发展潜能,不能过分强调全面发展,而应该注重突出特长,只要有一个方面是突出的,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一特长对学生予以鼓励,使学生通过这一特长的充分表现,带动其他方面的不

断发展,“多一把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我班有一名女生,胆子小,上课不敢发言,

但写作很好,我在课堂上不断地鼓励她,进而让她谈一谈,为什么写作那样好,她回答:“我从小就看了很多书。”我就把她博览群书的事情向全班同学进行了介绍,从此这名女生的表现力越来越强,现在已经是班级里的佼佼者了。

2、多亲近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最主要的东西。“需要得到教师的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的亲近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力,尤其是表现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亲近感,会对教师敬而远之,也不会在教师面前充分表现自我,因此教师对每一名学生都要付出自己深厚的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可以亲近的,心里话是可以诉说的,这样就使学生能放心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主张比如,我会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走到这位学生的面前拍拍他的肩,或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或说:“有进步,再努力!”等。

三、机会——表现欲

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如果长时间使学生的语言及行为处于停滞状态,不去表现,久而久之,就会在学生的思维、行动、言语等方面形成消极的动力定型。反之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个表现的机会,学生的表现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学生的思维会发展得更迅速、能力会更强。经过实践,我逐渐积累了一些激发表现欲较为成功的方法和途径:

1、为学生构建表现才华的舞台。我相信每个学生即使是公认的”后进生”也有自己的优长。从观察、了解、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出发,上课时我试着为同学们创造平等的表现机会。需要图片我很少用现成的,而是尽量让那些有绘画特长的同学露一手。需要写投影片时,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在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教学效果、我常安排一些小品,笑话等,具体的编、导、演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以小组为单位。演技虽不及黄宏、冯巩精彩,但效果却令人满意,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欲的需要。

2、为学生摆设竞技擂台。

我不但通过各种途径暗示学生:“你是最好”,“你能学好”,而且还为他们提供竞争机会让其表现自己,体验成功。我在每课小结复习中都要进行一次小型知识竞赛。试题范围是刚讲过的本课知识点,形式有抢答,必答,风险题三种。抢答题是主持人读题后说了开始”,学生站起来抢答,看谁站得快,答得对,但是”开始”前如果抢答则要扣分必答题是每组同学指定另一组的一名同学回答,促使”后进生”也能参与;风险题分三档10、20、30抽题后答题,答对按相应分值加分,答错要扣掉相应分值,使学生在表现的同时培养果断、细致的心理品质.

四、成功——表现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学生就会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更加大胆地迈开步伐前进,越越喜欢表现自己,从而使成功的机会成倍增长。为了达到此目的,我平时做到以下几点:

1、解惑中使学生体验发现的惊喜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猜测,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如上《伤仲永》一课问学生:作者对仲永的什么感到哀伤、叹惜?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探索中可以初略地看课文内容并相互讨论,学生很快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即便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找到某些显而易见的答案。此时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已获得了成功,随即引起了“认知冲动”,产生惊异、疑惑,再次激起好奇心,增强了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学习课文内容,解决更多的疑惑。这样促使他们整堂课都是在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发现解决问题。

2、在想象中使学生感受创造的乐趣

想象是学生的天性,只要老师加以有效的引导,就能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文作品的形象,激发情感,并进行成功的形象创造。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让学生想象皇帝被戳穿“其实他什么也没穿”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只要想象合理教师都应予以充分肯定。

3、尝试中使学生品味成功的欣喜

大胆尝试意味着老师要放得下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亲自摸索实践的机会,这不仅要学会老师教的,还要学会老师没教过的,就像品尝食品一样,让学生亲自尝尝其中的酸甜苦辣。每次,我都让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带读生字词,在他带读有误时全班给以正音。这既起到了学习的效果,又能让他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实践证明,尝试过程,不仅是学生自学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提高过程,也是学生们自我欣赏的过程。尝试后的结果得到老师和同学和肯定,就会产生成功的激动和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

总之,教师的亲近、鼓励,学生的兴趣等都能长时间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状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

参考文献:

1、《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5。

2、凌云等《情商——唤醒心中的巨大》,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1。

3、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8。

4、周华《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浙江教育信息报,2011、3、23。

5、《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