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多媒体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探寻

谢稼祥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漯河市462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多媒体逐渐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工具。在电类专业中最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就是电工电子技术,通过运用多媒体电工电子技术课堂能够通过视频展示、模拟实验等方式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推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电工电子教学;应用

引言:

作为电子类专业的中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的系统性强、专业性高,涉及的内容和知识面广,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多媒体作为一种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出虚拟三维立体模型辅助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可视化、立体化,获得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

—、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之处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涉及的电工电子技术概念、基础知识、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对初学者来说存在一定难度,而且知识点单调乏味,传统的说课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把原本单调无趣的理论文字通过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使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具体的画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讲解桥式整流电路短路这章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先展示正常运行的电路,然后利用动画技术展示出因二极管反接而导致变压器电路异常冒黑烟起火,最后报废的全过程,搭配上声音特效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视线和注意力[1]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电子电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内容也较为抽象,未接触过的学生初步接触有一定难度,只靠传统的口头讲解、文字表达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应用多媒体技术之后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以三极管放大作用这堂课为例,电流分配及放大作用是本堂课的重难点部分,对学生来讲难度颇高,因此,如果使用多媒体将电流在三极管中的流通走向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就能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到输入和输出时电流的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解事倍功半。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之处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大部分知识原理都需要通过实验演示来进行教学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受限过多,应用多媒体便能得到弥补这项不足。

(—)利用夸张手法延长实验现象时间。有些实验效果持续时间短,变化快,传统的实物展示很难被肉眼捕捉,例如电容充放电形成的尖脉冲只能保持几毫秒的时间。利用多媒体便能通过放慢速度、暂停、重播、效果转化等方式将实验时间延长,夸张的画面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二)化抽象为具象,总结物理规律。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克服课堂实验受限于实验仪器、空间、环境条件等问题,通过动画技术、视频播放等方式演示实验过程,化抽象为具象。以晶闸管工作原理教学为例,晶闸管内部的电流流动肉眼无法看到,多媒体动画便能把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象的画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晶闸管电流流动规律[2]

(三)模拟现场情境,展示特殊场面。例如许多常见的、典型的因电气故障或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意外事故无法在课堂上重现,利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播放当时的事故现场视频,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重现现场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原理和注意事项[3]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推动教学改革

(一)电工电子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

要想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作用,首先要优化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质量。有趣、新颖的课件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一个好的课件需要具备以下几个优点:①画面简单整洁,减少无用信息;②降低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③化抽象为具象,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多媒体课件设计质量具体方法如下:

1、提高课件导入部分的有效性。课堂导入是课堂开场的重要环节,课堂导入新颖有趣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该堂课产生兴趣。不同的课程与不同的导入方式,教师要选择最合适的那种发挥出最好的导入作用。(1)开门见山导入。通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关键字或者概念进行导入,直奔主题,开宗明义。(2)温故知新导入法。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3)问题导入法。通过抛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导入课程。

2、提高课件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丰富课件内容。内容排布上不能是直线式的,应该是递进式、逐级递增的,要有层次性,发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作用。尤其是重难点知识,如电路拆分、图形分解等不能直截了当地展示出来,要循序渐进、层层分解。

3、提高课件设计的互动性。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思考性,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互动或者情景互动,抛出一个问题或设置一个情景引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4、灵活运用课件制作的小技巧。一些小细节也会对课件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细节方面处理得当会大大提高课件整体的呈现质量。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细节:①避免文字堆叠,一张ppt上全是文字,这会使得课件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阅读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可以口头讲解的内容不要重复出现在课件上。②课件上应多设置不同类型、难度的例题,不仅能引导学生思考,还能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③在讲解一些公式、原理、概念等较为枯燥、难度较高的内容时,可以使用图画、动画或视频等辅助方式增添可见的趣味性,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方式刺激学生,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忽视传统黑板教学和教材的意义。多媒体课件教学应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制作,以教材为导向,同时不能忽视和抹灭黑板的辅助作用,两者应相辅相成,丰富教学方式。

2.避免主次不分,过分依赖和强调课件。课堂教学的重心仍然在课程内容、知识点的梳理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加强师生互动等方面,多媒体课件只是起到了辅助性作用,不能喧宾夺主,过于关注课件的美观和有趣性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根本。

3、避免信息过多,阻碍学生构建知识架构。如果多媒体课件上的知识点、信息量过于冗杂,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过多的信息,无法全部消化,反而会增添学习负担,甚至因学习难度大而产生的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先整理好教材内容,理清重难点,通过问题、举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讲课时也要注意时间分配,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做笔记的时间。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减时增效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规避劣势,注意课件设计制作的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挥出最优的教学效果,从而推动素质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孙守霞, 孙海英. 浅谈多媒体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8):1.

[2]张洪涛. 多媒体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0(29):227.

[3]李育红. 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 20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