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部队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研究

刘 ,昊2.李晓东3.韩南征4.孙 ,凯5.郑 ,辉

(31700部队  辽宁 辽阳  111000),

(31700部队  辽宁 辽阳  111000),

(31694 部队 辽宁 本溪  117000),

(31700部队  辽宁 辽阳  111000),

(31700部队  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现代化战争逐渐发展成为信息化战争,信息化也是未来战场上的主要特点。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作战,就需要针对部队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尤其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提高装备保障效果。在实际信息化建设中,要针对装备保障进行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装备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部队装备保障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部队信息化;装备保障;研究分析

引言:现阶段,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主流趋势,其主要是由相关信息化部队在海、陆、空等多维空间开展战争,这一战争则是以信息为主导,而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则是战争开展的基础。可以说,信息化不仅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革,也使得战争形态发生巨大的改变,所以,针对装备保障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我国部队对装备保障的信息化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要加大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力度,针对部队装备保障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措施对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应用,促使部队战斗力得到提升,增强我国军事实力。

一、充分应用信息化平台,全面感知战场

在部队信息化的基础上,若想提高装备保障水平,使得装备保障任务能够高效完成,则需要借助完善的装备保障系统,对各项信息予以全面收集、分析以及整理,同时还能够完成实时共享,以此提高装备保障的效率。在提高装备保障力量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且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完善且安全的信息化平台,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不同战斗单元,对战场基本信息进行全方位收集,以此实现装备保障侦察力量的有效延伸。另外,部队在作战时,还可以对保障组等保障力量予以科学应用,借助装备保障系统中的网络传回技术,将战场装备损毁、器材弹药的消耗等方面的信息,直接传输到保障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战场情况进行评估,并分析战场的具体态势,并且要将首长决心、装备、战损装备等,在战场上所处的实际位置,及时传输给装备指挥中心系统,使得该指挥中心能够对战场上的动态变化情况能够予以实时掌握。此外,在对战场上的各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时,还需要使用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对于装备耗损、物资消耗、损坏装备的实际状况及所处位置这些综合性的数据信息,全部整理出来形成报告,这样则能够为战场中装备保障的合理、精准配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

二、科学整合区域保障资源,做到高效分配

在实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供求矛盾,而对战场所需的物资以及器材进行科学存储以及高效分配,则是提高战场物资精准配给的重要途径。若想达到上述目的,则需要在部队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下,深入研究装备保障,做好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分配工作,满足战场上部队的实际需求,提高部队战斗力。在实际装备保障工作中,需要针对战场所需的各项物资以及器材的储备,予以模块化存储、数字化管理。对于不同的物资器材,有关部门应该根据类型、使用途径、应用数量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分类、定位、储存,保证相关物资器材能够按照部队作战需求进行及时编配。另外,相关部门要采用多种方式对物资器材进行有效配送。在战区或者是集团军一级作战区域,需要引入相应的高效配送这一装备保障力量,比如,可以将高速越野车、运输直升机等多种运输设备,建立立体化的配送体系,进一步提高物资配送的有效性。此外,有关部门如果想要提高物资配送的速度,还可以将物资需求信息、保障力量、运输方式等结合到一起,并且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监测系统,对于作战部队的物资器材需求变化予以实时跟进,借助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各项物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同时也要对物资配送、勤务工作予以统筹安排,利用信息平台,对作战部队周边的补给基地进行科学协调,并通过信息分析,确定出一条最有的物资运输路线,也要选择最为高效的运输方式,使得物资能够准时被送到目的地[2]

三、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装备保障的精确性

在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开展作战装备保障工作,就需要确定精准的位置、时间,同时还要使用高效的手段,及时为作战部队提供可靠的装备保障。在为作战部队提供装备保障时,有关部门要注意提高保障计划以及决策的针对性,结合作战任务以及预案,通过信息技术分析预测作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装备战损率、器材消耗量等,在这一预测结果的基础上,对相关技术保障力量进行科学组织,为器材维修提供可靠的保障,根据实际作战需求,为其投入充足的装备,配送足量的物资。另外,在信息化的作战过程中,还应该针对作战部队的物资配送,进行最精确的远程保障调控,提高远程技术的支持力。信息化装备保障对于信息传递四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关部门则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能够覆盖整个战场范围的装备保障网络,使得这一网络具有可视性功能,这也能够为精确的装备保障奠定基础。利用该网络能够对前方作战信息进行采集以及传输,进而对作战情况予以了解,明确装备保障需求,进而组织派遣保障力量,对各项物资、器材等进行合理调配,提高保障效果

[3]

总结

针对部队装备保障,开展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助于提高装备保障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使得部队作战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在威慑他国方面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刻不容缓,在实际工作中,要对部队装备进行及时更新,引入信息化系统,加强信息化安全防护,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武永乐, 李三群, WU,等. 部队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研究[J]. 价值工程, 2017, 36(27):2.

[2] 胡少华, 王海涛, 田野.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做好装备保障工作[J]. 汽车世界, 2020(6):1.

[3] 周梅军, 张兵, 王征,等.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建设研究[J]. 时代人物, 202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