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技术探讨

李子健

新泰市河道管理保护中心,山东省泰安市新泰,271200

摘要:水利工程对社会的生产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堤防建设又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堤防建设在施工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求设计人员对工程建设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施工单位应做到使用合格材料,做到规范施工。基于此,本文将对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研究

1 我国水利工程中堤防工程的现状

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洪设施。堤防工程一般是修筑在江河湖泊地区和部分围垦区,随着堤防工程使用年限的延长,就会逐渐显露出坝体破裂、渗漏管破损等问题。我国的水资源丰富,堤防工程的建设数量也十分庞大。由于一些堤防工程建设时间较早,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水力作用,导致堤防工程出现了各种情况的损坏,必须对相关堤防工程进行修护,还应该在建设新堤防工程中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提升我国堤防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

2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技术要点

2.1 堤身填筑料的选择

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而言,堤防工程施工技术中堤身填筑料选择工作尤为关键,堤身填筑料会对堤身稳定、耐久性产生直接影响,对堤防工程施工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堤身填筑料的选择必须根据相关填筑料技术参数进行科学选择,以此保证堤身填筑料满足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防止因用料不当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堤防工程主要施工填筑料的分类:1.砂砾石填筑料此类填筑料以级配连续、砂石比适中的砂石料为最优,在山区河道里此类填筑料储量丰富,砂砾石填筑堤身适用于堤后保护的阶地较高的区域。2.粘土填筑料此类填筑料具有整体性好、防渗性强的特点,粘土填筑堤身适用于堤后保护地低洼的阶地。3.沙壤土填筑料此类填筑料适用范围相对较广。4.粉土、弹簧土、淤泥等不建议作为填筑料。

总之堤防填筑料的选择,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现有填筑料和堤身所需功能来选择。合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堤防工程功能,达到全方面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为企业未来阶段的发展积累更为优质的施工经验,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2.2 填筑施工阶段

填筑阶段是堤防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会直接影响堤防工程的质量。进行堤防填筑时,主要分为两个处理环节,即清理和填筑。在清理环节中,可能涉及到新堤防建设的清理和旧堤防建设清理两种情况。对新堤防进行地基清理时,由于新建设工程不存在过多其他杂物,因此只需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清理即可。对旧堤防地基进行清理时,首先要清除地基内的腐土、植物根茎、泥炭等,随后要对清理后的地基进行压实随后才能进行填筑;填筑环节主要采用后推技术,即将优质土料倒入地基后用推土机将土料推平压实。填筑过程要特别留意填筑材料的厚度,一般要求厚度达到30厘米至40厘米左右。

2.3 铺料阶段

铺路施工是堤防建设施工的最后环节,也是决定堤防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进行铺料前,首先要检测材料的含水量情况。要求填筑材料不能具有太大的含水量,这样会影响铺料填筑的施工质量,要先对含水量较高的填筑材料进行晾晒;还有一些材料因为储存时间久、运输路途远等原因含水量较低,也需要通过洒水来提高含水量。接着还要检查铺料的平整性,要确保铺料中没有砂石等杂物。填筑时要注意控制铺料的铺筑厚度,一般砂砾料的厚度要达到30厘米左右。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可以在碾压前先对铺料进行碾压实验,确保铺料的厚度

情况能符合施工要求;还可以多设计一些辅料,使堤防工程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2.4 填料和压实的合理化

堤坝建筑质量的最关键决定因素,要实现填料质量的保证,可以从填筑方法和压实方式两方面进行控制。在填筑方法上,为了保证整体施工中的填筑效果,同时,对填筑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也就是将填筑工作分阶段来进行。将每次填筑的过程当做一次独立的施工过程,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和检测流程,同理,在随后的压实工作中,也需要分层进行压实。

2.5 采取抽样试验的方法

对堤坝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小规模模拟实验,密切观察实验效果,主要测试项目和原料包括以下几项,首先,土料的抽样。土料作为一种堤坝建筑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必须得到有效保证,对土料进行抽样试验,一方面可以提高土料选择的性价比,在同等价格基础上选取更好的土料,或在同等质量的基础上选取价格更实惠的土料。其次,压实力度检测。堤坝工程建筑完毕后,对堤坝路面的碾压是提高其牢固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其进行抽样检测,主要是为了检测堤坝施工原材料的压实性、平整度等指标,为堤坝外观的规整性和美观性提供保证。

2.6 施工程序控制

水利工程中的堤防工程施工程序预期设置需要以施工质量为前提,在此之后可以对后续阶段的施工质量提升产生更为有效的助力作用,此时项目相关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施工程序技术,保证施工程序的有效性。在堤防施工期间,需要做好正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此之后,可以适当引进放样技术,对工程表土加以清理等处理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证堤防的最终施工质量,为其日后的施工进度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施工程序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正常施工流程得以有序推进的根本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施工程序理解为施工作业的前提,在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不具备足够完善的施工程序安排的前提下,水利工程后续阶段的每一环节施工质量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需要施工企业给予施工程序足够的重视,以此保证梳理工程施工作业的有序性。

2.7 采用滑膜施工技术

堤防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可以采用滑模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适合多种场合的施工要求,比如在水平方向上、斜坡方向上或是垂直方向上的施工。施工的同时,可以做到一边浇捣一边脱模,不仅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而且十分经济实用。但是在采用滑膜施工技术时也要注意,实用的混凝土要具有硬稠特性,以当模板移除后不会出现塌陷或损坏的问题。由于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且经济实用,可以在改善施工技术时进行合理应用。

2.8 明确施工要求和设计方案

要使水利工程中堤防工程的施工技术得到有效提高,必须要对施工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明确说明。要使施工单位清楚了解具体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水文情况,要结合实际场地和施工要求进行考量,确认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施工人员要还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对图纸内提出的具体要求做好相应准备,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工程进度被耽搁或出现意外事故。明确施工要求和设计方案是提升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可以从人员意识方面加强注意,使施工人员从内心提高施工要求,强化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对土料、铺料的选料也要进行考察,确认所选材料的性价比、质量,确认所选材料是否符合施工现场的施工要求。总之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双方面引起重视,确保施工建设规范化、科学化。

3 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基础性施工内容,就是其堤坝防护工程的建设,因为其是与水利工程质量息息相关的一项施工项目,并且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在我国现阶段的水利工程中,堤坝工程的施工技术应当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不断加大各环节的监管力度,以期为整体的水利工程建筑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洋,章志新.关于现阶段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7):267-268.

[2]张广通.现代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22):82.

[3]董建,姜丽娜.对水利工程堤防建设施工技术的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