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探析

杨智程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摘要: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应用日益国际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已经是必然的必然选择。要结合我国的科学技术信息发展状况,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全面、高效地开展数字化信息的工作,实现信息的接收、处理、共享。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的发展迅速,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有更加丰富和精确的地图。

关键词:遥感制图;地图制图;应用探析

1.遥感技术概述

技术创新发展推动了遥感技术进步,遥感技术主要是指对一个目标物的测量,距离目标物较远,利用先进的技术形态,通过遥感平台与遥感器对物质电磁波接收,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同时,利用计算功能,对数据传输到地面接收站,后台计算设备对相关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一组有效的数据结果,最终结果能够共享与服务,便于用户使用。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遥感技术。技术能够实现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完成,无需人为计算与操作,就能够全过程完成。遥感技术资源来源较广泛,获得信息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使用,遥感技术应用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气象预报、资源规划利用。

2.地理信息获取中遥感技术应用优势

2.1.地理信息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在各类设计和计划工作中,地理信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信息。地理调查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中,充分运用航测和遥感技术,依据实际用地的大小,对地表进行全面的测量,获取相应的资料,从而为土地的综合开发创造有利的环境。同时,通过对某一区域的用地状况和更新状况进行准确的调查,形成更加客观全面的调查,并将这些资料全面反映到地图中,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国土资源的统一。目前,我国的国土资源普查状况比较清楚,技术上也具有相当程度的透明度,其技术过程中的技术过程主要是利用卫星获取的图像数据,经过校正后作为测绘基准,再制成基本图。运用卫星图像技术和现场实际应用相结合,建立准确的数据来源,从而使国土资源监控和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2.2.地理信息规划与勘测定界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规划中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数据,要对各个环节做好有效计算,才能形成合理的数字模式,如土地资源位置、资源价值、资源数量等关系到后期的规划与设计,只有保证信息的精度,才能做好后期的规划工作,避免出现问题。全面地图制图前,必须做好详细数据整理与分析,通过科学的分析数据,可为土地规划提供客观、全面数据,并能够对一定埋藏的土地发展情况进行性质评估,为土地资源规划奠定基础。

2.3.地理资源利用检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土地是国家资源,为了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开发,则需要在利用前做好各种数据的检测,数据检测一般包括调查外业环节、测量外业环节、整理汇总环节、归档环节等。通过科学的土地检测,全面得到实际土地数据,为后期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保障,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土地基本情况进行合理定位,提取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外业操作的项目就是得到相关信息。通过外网传输,至后台计算设备中,对观测数据及获得信息进行分析,流动站经过GPS观测,得到差分观测值,利用相对定位理论估算流动站坐标,得到三维图像,形成科学的土地检测信息。

3.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3.1.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正射影像图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图像,作为重要的4D产品,数字正射影像图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在制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技术发展与推广,已逐步实现并得到快速推进。遥感处理软件的开发,使制图更加简便。通常,数字正射影像图制图模式有两种形式,一是单模型图像。要想建立这样的图形,需要在这种制图模型下进行软件操作,可以先建立单个DEM模型,通过单影像制作数字正射影像模型,也可能根据需求不同,做多影像数字正射影像模型。然后,以实际使用需求为标准,实现多影像拼接得到正射影像。二是多模型方式制图。图幅范围是决定多少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要根据所需范围进行设定,根据数据情况,通过编辑工具形成更加匹配的处理,形成以图幅范围为基础的正射影像。

3.2.制作遥感影像地图

当前,制图主要是专题为主,根据各行各业的需要不同,形成不同的地图,大部分遥感影像图制图产品均是为行业服务的,以专题形式为主的制图方式是当前最为主要的形式。专题影像图为各行业服务,保证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专题图像在生成的过程中,根据其目标客户需要的不同,又可分为定性影像图与定量影像图两种。定性影像图显示空间种类与现象,对物质的具体定位与分布有着严谨的说明。定量影像图主要显示数量,描述的是空间特性。叠加专题要素与影像底面是最为主要的内容,对每一幅专题影像图来讲,叠加专题要素与影像底面构成要素是最为主要的两个要素,其相互协调才能保证制图的质量。在审判专题影像图过程中,将视觉与思维结合,影像底图提供定位,通过专题要素解答定量信息,叠加专题要素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专题影像图生产质量。制作遥感影像地图时,需要全面把握重点要素,制作专题影像图时,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具体需求而进行制图,具体遥感图像通过叠加具体专题信息来完成每一个环节设计,这样,就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表达真实的物体。构成专题影像图需要有二维空间构图、专题图形要素、影像信息背景这三项保证,通过技术把握,消除视觉混乱,保证图像的清晰度与实用性。

3.3.制作三维遥感影像图

目前,最常用的是3D图像,而数码高程建模和卫星遥感图像技术则是三维地形图像的关键技术,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优势,进行空间匹配,才能保证地图的精度。目前的一些应用程序都基于GIS软件,即任意一种软件都能自行产生三维地形图像。有关技术工作者在绘制地图时,必须掌握对象,了解其应用环境和用途,从而将绘图与电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出目标点、视角、光照模型、景深高处等。

3.4.卫星影像辅助制图

获取影像是技术的基础,通过相关的技术控制,全面提高影像质量。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下载相关影像资料,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信息用于制图生产。制作小比例地图需下载CCD影像,而不必要下载HR影像。通过良好的选择,能够保证质量与成效,最大限度地节省制图的时间。影像相关的细节处理非常重要,要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环节,将CCD影像处理成不同波段彩色图像,这样,卫星综合信息读取就能够更加方便清晰,便于后期制作与合成。当合成图像后,要对所得到的图形进行纠正比例,确保图像真实客观,提高图像的像素。对多次纠正影像图依旧不清晰的,需要利用专业的PS软件做好锐化处理、调色处理等,使信息更加精确,要调度重视投影的变换,根据制图实际需求做好影像资料的修订。从专业的角度看,出版地图精度低,导航地图精度高,所以说,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好地图的信息纠正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的持续发展促进了各个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在制图工艺上,采用了各种尖端技术,提高了制图的品质。而遥感技术则是目前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可以为制图的实现和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遥感技术在地形图领域的广泛应用,整个测绘形态都发生了改变,而且在质量上也得到了改善。

参考文献

[1]王雷.遥感制图的种类及其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7,(04):28.

[2]张菁.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19):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