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

王绥荣

西安市第三医院  血液透析科   陕西西安  710016

【摘要】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不同时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月疫情发展期间18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析疫情发展初期、高峰期、稳定控制期患者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疫情初始阶段和稳定控制期间,在采取针对性护理后,患者正确认识了疫情防控有关知识,并对疫情采取积极态度应对。疫情高峰阶段,针对性护理实施后SAS评分比实施前低(P<0.05)结论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所处阶段,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改变患者心理状态,积极配合血液透析的治疗。

【关键词】心理状态;血液透析;新冠肺炎

    血液透析又被称为血透,是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主要方法。因血液透析患者患病时间较长,再加之患者个人因素、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作用,患者的心理压力越来越高,负面情绪更为明显[1]。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明显,为此,本文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不同阶段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12月-2023年1月疫情发展期间接收的18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95例男,85例女;年龄均值(64.64±6.23)岁。

1.2 方法

1.2.1 分析疫情期间患者心理状态

①漠视,不相信事实:新冠肺炎疫情初始发展阶段,有些患者并未关注疫情的变化,不愿意正确面对事实的发展状况等,且未重视个人防护等。②存在过度紧张、烦躁、恐慌情绪:在疫情发展到高峰期时,我国多个地区血液净化中心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及方案,相关分会提出了防控建议。由于部分患者对新冠肺炎疫情过度紧张和恐慌,睡眠质量受到了影响,且伴有食欲降低等现象。③松懈、放松:在疫情处于稳定控制阶段后,在风险防控对策越来越多,且有效落实后,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展,工厂等开始恢复工作。有些患者存在松懈及放松的心理。④焦虑心理:疫情放开后,大部分患者开始变得焦虑,恐惧自己转为阳性,害怕阳了之后影响正常治疗。

1.2.2 护理措施

①疫情初始阶段:1)护理人员:科室工作人员通过心医学院等学习软件和微信群等开展线上学习,结合科室线下会议和培训,主要加强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培训:首先是新冠肺炎知识。采取集中培训的学习方式,让医生与护理人员一起学习,并在会议结束前采用提问等方法了解护理人员知识掌握状况,针对回答错误率较高,且知晓较低者,再次组织深入培训,直到所有护理人员全面掌握。2)患者健康教育:首先,加强对专项教育的关注。②疫情高峰期:1)护理人员培训: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更新的疫情知识、患者实际需求等,制定血液透析患者新冠疫情期间查检表和健康教育内容,对于护理人员,要求其掌握患者健康教育形式及方法、健康教育内容,患者知识知晓状况等。2)患者教育及指导:首先,强化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的讲解。现阶段,控制传播途径是控制疫情传播的重点。③疫情稳定控制期:1)护理人员:调整该阶段健康教育内容,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以患者需要接受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等为主。④疫情放开后护理:1)将新冠核酸或抗原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分区、分时段错峰进行透析。2)工作人员:戴好医用防护口罩、 一次性帽子、防护服、护目镜/面屏、手套。同时固定工作人员,避免与阴性透析区的医务人员发生交叉感染。错峰就餐,尽量避免在科室就餐。监测个人健康情况,一旦发现问题,马上上报。3)患者管理及健康宣教: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全程佩戴好口罩,避免进食,非必要不摘除口罩。透析日期之前由责任护士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提前与患者联系,了解患者新冠核酸或抗原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患者的透析安排,保证患者透析质量与频次。做好健康宣教,教会患者及家属手卫生,注意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4)清洁及消毒:首选开窗通风,根据室内、外气温,采取间断通风;同时使用可人机共存的空气消毒设施进行24小时持续空气净化并在两班患者换班期间使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半小时后通风半小时后接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疫情初始阶段和稳定控制期间,在采取针对性护理后,患者正确认识了疫情防控有关知识,并对疫情时间积极应对。疫情高峰阶段,针对性护理实施后SAS评分比实施前低(P<0.05),见表1。

表1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实施前后SAS评分(±s,分)

分组

例数

SAS评分

实施前

180

48.59±10.23

实施后

180

35.26±9.15

t

13.030

P

0.000

3 讨论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过程中,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每周需要前往医院进行2-3次的透析治疗,由于疫情的发展,患者对不同阶段表现的心理状态存在差异,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护理人员需要实施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指导的侧重点不同,以此改变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帮助其正确面对疫情[3]

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通过个性化蝴蝶效应警示教育模式,以便患者更加重视疫情对血液透析造成的影响,更加重视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新冠疫情发展到高峰阶段时,患者情绪波动角度,且相对紧张,通过放松疗法能够改变患者肌紧张情绪,保持平稳心态参与疾病的治疗[4]。国家各项防控政策的推广,为新冠肺炎疫情处于稳定阶段奠定了基础,该阶段患者很容易出现懈怠现象,该阶段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强化教育,使其可以积极参与疫情的控制。随着疫情的发展与转变,疫情逐渐处于放开状态,但是放开后,因为大部分患者害怕变阳,心理状态开始发生改变,再加之担心自己变阳后无法继续接受治疗,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加,所以需要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关注,进一步普及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的方法,尽可能的缓解其紧张及焦虑情绪,采取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总之,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所处阶段,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改变患者心理状态,积极配合血液透析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娜. 基于问题导向的综合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1,32(3):60-61+64.

[2]李绯,邱建成,金思畅,保娟. 整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2021,16(22):194-196.

[3]廖铭铭,张锦辉,张燕林,刘月芬. 同理心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7):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