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的优质护理服务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产科的优质护理服务探索与实践

高丽洁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 050000

【摘要】:最近几年,产妇的精神问题越来越多,给各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在没有发生重大问题的情况下,产妇的自觉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甚至会被忽略。孕前和产后的身体和心理的保健工作,对产后的康复甚至生育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妇保工作的护士要为孕妇提供的服务,既要保证孕妇的生命安全,还要保证分娩和分娩后的精神状态。本文旨在探索运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产科 优质护理 效果

有一半以上的妇女在生育后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哺乳期间)都会有心理问题,比如哭泣、自我否定等,所以对产妇来说,心理上的不稳定因素只有很小的几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心理问题却会给她们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医疗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生产者生命安全的职责,但是,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来看,我们应该对孕妇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1获得更为全面的产期护理的产妇临床对比验证必须涵盖项目的基础说明

1.1选择作为验证对象的产妇的个人情况限定以及选取的对象的数据说明

这一次,采用综合优质照顾模型的护理服务,和根据原来的照护方式进行的试验,都是由相同的护士组成,这说明两个小组的护士在不同的护士级别上没有任何区别[1]。至于可以被选中的孕妇,我们提出了如下的要求:第一,孕妇和孩子的身体状况都是一样的,而且孕妇和胎儿的身体状况都是很好的,而且孕妇和胎儿都不会因为出生的重量而受到影响;其次,全部母亲都是一名单亲妈妈,而且都不是首次生育,但是两个群体中一次分娩与非一次分娩的比率是相同的;三是没有任何的心脏病或者是没有任何的伤残;从那以后,所有的孕妇和他们的家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并且获得了道德委员会的认可。所以,在初步的筛选之后,我们选出了两个小组:第一组127名,第二组77名和第二组50名,分别是21-34岁,平均(25.6±1.24)岁,平均(49.6±2.98) kg;参考的是127名患者,其中75名患者为1名,52名患者为20~32岁,平均为25.3×1.36,体重为(50.3±3.08) kg。

1.2对进行实验观察组别的产妇进行的护理内容及目标说明

所参考的护理方式与先前无差别,而接受试验的小组所得到的高质量的照顾,如下:

(1)疏导和疏导。第一次分娩的孕妇比较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压力和焦虑,而第二次分娩的孕妇很有可能会因为精神放松而产生相反的负面效果,所以护士要针对产妇的具体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分娩后,家人对婴儿的关心会更多的集中在婴儿身上,所以护士们要通过交谈来让孕妇了解到这一点,让她们了解自己的情况,并进行心理上的调节[2]

(2)饮食方面的变化和原因的解释。孕妇对饮食有一些特别的需求,而许多孕妇会因为被强迫而产生反抗,所以除了要对食物的烹调进行有效的调节之外,还要让孕妇清楚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

(3)分娩过程及精神方面的辅导。尽管在分娩过程中,家庭成员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给予产妇的精神安慰,但是护士的职业指导和精神上的指导仍是必不可少的。

(4)对产后的专门知识进行培训,对于自身的康复和新生儿的照料都有一定的了解,护士要做的就是让孕妇了解到如何进行产后的康复和康复。

(5)对患者出院后的后续治疗。产妇出院并不代表护理工作已经结束,在产后有一段较长的时期,病人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护理,所以在出院后,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后续照顾。

1.3评断参与对比验证的两个组别各自情况的相关标准说明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评价两组的学生,一是 SAS量化,二是定量焦虑倾向,二是 SDS定量,二是自我评价,两者都是以自我评估的方式,前者超过50分,后者超过53分,属于正常情况。第二部分为全面的满意度调查,主要是对满意度下降的原因进行说明性问卷,主要提供了以下几个选择:关注度不足、心理辅导不足、专业性差;新生儿注意力不集中等。第三部分是对产程的客观统计,主要包括了产妇的全部出血和分娩总时间。

1.4以各项收集到的结果为基础进行的统计学处理方式说明

因为缺乏具有较高的统计学专家经验,所以采用 SDSS作为测量方法,该方法既有专业要求,又有方便,一方面专业要求低,采用更为简便,所得结果的精度较好。

2是否采用更高标准的优质护理的两个对比组别产妇的护理效果统计结果整理

2.1生产环节中两个不同组别的客观状态统计说明

生产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帮助她迅速的学会,而熟练的生产技术也会让孕妇在生产的时候更加的紧张和顺畅。这一次我们总结出来的是生产的客观资料。在产期方面,我们全面地计算了整个产期。数据统计表明,只有参考组的妇女只得到了总体的制造指南,而且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缺乏更具系统性的实地技术指南,她们的整个分娩时间平均为(18.42±3.65),而在一般的情况下,平均的出血量为(213.45±51.62);其他孕妇在专业的引导下,平均时间是14.98±4.11,而正常情况下,出血量是189.36±51.47 ml。另外,有3个试验小组发生了生产事故(2.36%),1个(33.3%)导致自然生产中断;参考的项目总计有11个(8.66%),6个(54.55%)不能再正常地进行。

2.2产期前后心理研究以及心里疏导在改善产妇心态层面所其效果的总结说明

早期的研究发现,孕妈们普遍的心理问题是对自己的生产和早期的害怕,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质疑。对于上述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采用两种定量的自我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根据受试者的自评和事后的统计学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接受专业护士指导的其他受试者在临产之前的最后分数(55.42±2.43)分,产后得分则为(39.27±1.55)分,而一般性护理的参考组别生产前后的最终得分分别在(55.78±3.61)分以及(46.71±2.65)分。自我评价得分的理由:产后的心理辅导对产妇的安慰效果更加显著,尽管孕期的宣泄对分娩过程有很好的理解,但是对于一次分娩的孕妇来说,其缓解压力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而两组在抑郁症倾向上的差异较大,接受过综合的孕妇早期的抑郁症倾向评分是(43.55±2.16),晚期的得分是(48.32±1.77),而对照组的评分是(48.29±3.88),而对照组的评分是(48.29±3.88)分和后期的(56.82±2.96)分。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分娩后的抑郁症状况都有改善,但是在试验组中,患有超出界限的抑郁症倾向的比率要低于参考组。而根据孕妇所说的心理辅导,孕妇对自己的状况比较了解,而且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强,所以比较容易患上抑郁症。

2.3自述满意情况在两个组别中的差异性的主要来源说明

首先,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护理自我评价的满意度在88.56%和98.70%的总体满意度中均有显著差异;在所参考的小组中,51.37%和70.30%的总体满意度。在问卷的满意度方面,有15名(11.44%)参加了问卷,有1名学生觉得自己受到的关注不够,0名学生觉得心理辅导不够,2名学生对护士的工作水平表示怀疑;13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出生时;参考组62名(48.63%)参加了问卷调查,有11名受访者表示重视不足,21名学生缺少相关的辅导,7名学生对护士的工作水平表示怀疑;有33个人对婴儿的关心表示质疑。因此,较高质量的保健方式对于提高孕妇心理问题的疗效是最显著的。

3结语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太多的身体风险,但是孕期和产后的精神问题会对孕妇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不是正规的康复培训,对孕妇的身体状态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要从专业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照顾,以协助孕妇的整体康复。

【参考文献】

[1]刘秀芳. 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9):160.

[2]方杰 冯. 分析妇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护理效果影响[J]. 实用医学研究, 2020, 2(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