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急诊,这些事项要注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看急诊,这些事项要注意

李依恒

信阳市中医院

“以前只有在中老年人身上发生的一些疾病,应该至少是40岁以上才会高发的,现在20多岁都很常见。”近些年,感觉到进ICU里的年轻人正在越来越多,也由此发出了一些建议。

现代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大部分年轻人都身体负担较重。如若大家都不卷的话,也许就不会有这些情况出现。接诊过很多年轻的上班族,能感受到得到,大家都没有把健康放在首位,总想着年轻身体好,拼一拼熬一熬,总能出人头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年轻人真的不要太拼了!

1、高强度的工作

长期高强度工作会让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管内的活性物质大量分泌,继而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此时心脏想要维持正常运行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时间长了之后心脏和血管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容易诱发急性心梗。

2、熬夜

而熬夜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更为明显,有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群发生急性心梗的风险较常人增加了2.3倍。此外,长期熬夜还与炎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显著关联。

生活习惯的好坏与健康有直接关系,想要有好的身体,必须要有好的生活习惯。

二、忠告2: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

很多病其实都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26岁的患者是医生接诊的一位年轻患者,他就是硬生生把自己喝进了ICU。

那位患者本身就有糖尿病,但是特别爱喝碳酸饮料,在被送往医院之前的四个月时间里,每天都要喝3瓶。长期摄入大量含糖饮料,导致他发生了酮症酸中毒,最终被送进了急诊室。

医生认为,很多年轻人知道自己有基础疾病,但是无法改正坏习惯,以为年轻就不会有事,送到医院可能就真的晚了。胡吃海喝,带来的不仅仅是酮症酸中毒:

1、胰腺炎

暴饮暴食会导致胰腺分泌大量胰液,而当体内有大量胰液分泌却无法及时排出时,胰液会停留在胰腺内对其进行自我消化,最终很可能会发生急性胰腺炎。

数据显示,急性胰腺炎发病后致死率高达20~30%、爆发性胰腺炎的致死率更是达到了50%。

2、胆囊炎

长期摄入大量高脂肪的饮食,会导致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继而引起胆囊结石出现。且脂肪主要是依靠胆汁来帮助消化,本身脂肪是个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摄入过量会导致胆囊急剧收缩,时间长了之后容易引起胆囊炎发生。

临床上大部分的胆囊炎不会危及生命,但少部分的急性胆囊炎发病时比较严重,会引起胆囊穿孔、胆囊坏疽以及感染性休克等,可能会危及生命。

3、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大量摄入小龙虾等水产品后,可能会诱发“哈夫病”发生,也就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致死率在8~18%左右,如若患者本身合并肾脏损伤的话,致死率还会进一步升高。肆意挥霍健康,不仅身体承受不住,连钱包也很难“hold住”。现阶段我们经常能从新闻上看到某某年轻人因为急性疾病而入住ICU,ICU的费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难以承受。据调查的数据显示,ICU患者入住一天的费用在2000~20000元不等,大部分的费用在6000~10000元。大部分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支付一天的费用,为什么ICU会这么贵?

ICU花费高与多个原因相关。一是病房内硬件配备都是最先进的,二是入住ICU的患者大部分需要使用昂贵高端的抗生素才能对抗感染,再配合上一些其他的药物,药品价格也较高;三是病情危重的患者需要随时监控各项指标变化,在人力成本、检查成本上也高居不下;四是患者病情发生恶化时,需要随时进行抢救,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就目前而言,很多年轻人的身体不见得比中老年人要好。年轻人不要太仗着自己年轻就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真等到出现问题时可就来不及了!

近些年来,心内科收治20至40余岁的年轻心梗患者并不罕见。

除去心血管家族遗传病史,基本上都有一个共性,即不良的生活习惯,抽烟、酗酒、熬夜、肥胖、不健康的饮食、生活工作上过大的精神压力,都属于形成血管斑块的高危因素。

其中尤其以长途货运汽车、公交车、出租车司机这类职业更为高危,都是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几乎都吸烟,经常久坐,精神高度集中、作息不规律,又缺乏运动,还有消防队员、需倒班员工、流水线工人、电脑程序员等,长期压力过大、工作时间长、生物钟紊乱,这类人群更应注意心梗等急重症发生的征兆。

另外,许多年轻人不重视体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三高初期没有症状,长时间忽略下就会导致血管内斑块沉积越来越多,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尤为凶险,因为年轻人的血管较为光滑,发生心梗时,血管大面积痉挛,导致严重的心肌缺血,危害性会更大。

那么,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该注意,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该防止是急性心梗,及时就诊,避免严重后果。

1、突发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会被误诊为胃穿孔、急腹症等;

3、少数患者无疼痛感,可出现神志障碍、休克等;

4、可伴有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濒死感、周身不适;

5、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等;

6、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急性并发症,表现为心慌、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紧急意外和急危重症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请按照以下流程:

  1.保持沉着冷静,简要明确表述患者情况:晕倒、心脏病发作、呼吸困难、创伤等,尽量提供受伤人数及原因;

  2.说清具体地点,准确报清患者所处具体位置;

  3.配合调度员问询,提供患者具体情况,如患者的年龄、性别、人群特点、既往病史等;

  4.保持联系畅通,留好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以便120出诊急救人员联络现场和指导自救。

  5.适时挂断:得到120调度提示后方可挂断电话。

  让我们共同珍惜急救资源,共同守护急救生命通道,共同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刘一凡.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诊眩晕症的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21, 16(18):3.

[2]王辉, 杨宁, 刘迎午,等.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 24(9):3.

[3]王艳玲, 杨旗, 胡程艳,等. 综合远程缺血适应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心脏保护作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 24(10):5.

[4]应慧霞. 集束化护理预防行PICC治疗急诊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效果研究[J]. 重庆医学, 2022(S01):051.

[5]张虹, 彭波, 张昌欨,等. 急诊胃镜治疗胃癌急性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 26(4):4.

[6]李浩然, 陈雪瑾, 祁春梅.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急诊PCI治疗后发生心肌内出血的危险因素[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 20(14):5.

[7]敖志华, 周磊. 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23(7):4.

[8]王振, 明晓锋, 李西要,等. 急诊手术治疗开放性Logsplitter损伤的体会[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 36(2):3.

[9]郑国燕, 傅宴, 王茹,等. 临时起搏器在AI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2(0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