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对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彭吉勇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胜大分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形成,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和考验。因此,企业必须抓住机遇,转变思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创新;求活;求效;求深;发散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

当前随着企业步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难度更大了,范围更广了,要求更高了。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是挑战,是考验,更是一种机遇。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抓住这个机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尽快转换,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路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深化,迫切需要企业在转机建制中,积极探索经营理念、运作机制以及深化管理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而作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要在创新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推进观念创新。在新的形势下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两者的紧密结合,必须推进观念创新。政工干部要熟悉业务,懂管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思想动向;善于结合生产管理中暴露出来的不同认识,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有碍发展生产的各种思想问题,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行政管理干部在抓生产经营工作时,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善于结合本职业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变“额外”为“份内”,变被动为主动,克服重业务、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要打破思想政治工作“只讲教育、单向灌输”的旧观念,树立“双向交流、平等对话,灌输与引导相结合”的新观念。

推进方法创新。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职工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创造新的路子和方法。这就要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分清层面,树立榜样。要坚持集中培训与平时培训相结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思想政治工作要消除“定势方法”:一是消除空洞说教式。即教育者本人缺少一定的工作方法,又不肯动脑筋,说话与工作缺少新意,说教多于说理,自然难于服人;二是消除思想僵化式。即新知识、新事物懒于学习,只会用老办法、老套路应付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课题,对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途径、新载体不会运用,不善借鉴;三是消除脱离实际式。即平时习惯于从上报的东西上了解下情,不善于下基层,在进行工作时,只会泛泛而谈“原则要求”;四是消除完成任务式。即只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数量”上做文章,却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不予以重视,只是以曾经干过为主,完成任务为主;五是消除冗长拖沓式。即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语言哆嗦,说话冗长,缺少时间观念。

推进形式创新。要在坚持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同时,积极探索新路子、新形式。这就要求,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激励、凝聚、规范和教育作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石油企业独有的文化氛围、文化理念、文化信养,并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在企业内形成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要重视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组织职工开展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引导职工把工作和娱乐有机地结合,让职工群众在娱乐中陶冶情操,增强敬业爱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重视家庭因素对职工思想行为的影响,采取多种新式开展家庭文化建设,引导职工用健康、高雅、文明的休闲方式充实业余生活,提高职工的文化品位和思想素质,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牢。

二、转变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求活。“活”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所在。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的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是我们的三个要求之一。做活,就是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不能只拘限于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做活,就是要根据职工的不同思想状况,采限不同的方法,并因单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做活,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求深。即思想政治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目前,要做到“求深”,必须坚持“四入”的工作方法。”即入时、入情、入理、入脑。入时,即各阶段中心工作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入情,就是要理解人、体贴人、关心人、以情感人;入理,就是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入脑,就是要把职工的实际困难全都装在自己的头脑中,时时刻刻为职工群众服务。

求效。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职工解决疑点、难点、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不能以“数量”来代替“质量”,不能说我已经做了多少次工作,而是应该解决了多少问题。为此,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要有耐心,二要有真心,三要有诚心,四要有恒心,坚持以真心换真情,相信“水滴一定能石穿”,确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三、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思维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辐射思维、开放思维,即是指我们在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拘一点或一条线索,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向多方面扩展开去的思维。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等特点,它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思维。要坚持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即要坚持横向交流、纵向学习的工作方法,多出去走走、学学,向先进单位多请教、多交流、多探索,然后辩证性的进行吸收、采纳、开展、提高,不能坚持“闭门造车”,“双耳不闻窗外事”,而我们目前部分基层缺少竞争力、活力、生命力,最大的弱项就是没有做到横向交流、纵向学习。要坚持从单一型走向立体型。即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向老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工作目标上,坚持立体规划与形势任务教育相结合,要按照本单位的总体目标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不能按照往年工作目标再照抄一遍,缺少工作目标的系统性与方向性;在工作原则上,坚持发挥退休老党员的作用,不能让他们“退休”也“退心”、“退志”,应不定时向他们请教、学习,并再次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以促进我们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也就是要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依照辩证法办事的思维。辩证思维是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思维基础。任何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螺旋式上升与辩证的前进过程,作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辩证,不搞“一言堂”,多倾听不同的声音,形成团结向上的班子;要坚持“动”与“静”的辩证,坚持多下井站、多下班组、多深入职工中间,切实找到自己可行的工作目标;要坚持“上”与“下”的辩证,干部和职工之间应是朋友、知交,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为此,我们要不断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广大职工敢于讲实话、讲真话,切实提高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