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建筑材料检测及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建筑材料检测及质量控制

邓凯

440902197408261614

摘要:当今,我国建筑工程在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非常常见且用处广泛的结构形式,因此,几乎每一个工程项目都会涉及到混凝土材料的测试和测试。建设单位要正确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建立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和成员完善的建筑材料监督控制组,规范原材料取样检测、材料验收、不合格产品处置等工作。在保证材料真实有效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准确确定建筑材料的性能,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混凝土是一种人造石材,是由水泥、沙子、石子、外加剂等材料用水混合而成的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建筑材料。由于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强度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领域。目前,建筑工程领域使用最多的结构体系,比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大部分都采用了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管控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重大的意义。

1建筑材料的检测方式

在检测建筑材料时,相关工作人员首先检测建筑材料的外观,主要检测建筑材料的尺寸和颜色,通过外观测试可以直观地了解建筑材料是否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损伤,然后进行仪器检测,需要检测建筑材料的内部组织,检测其内部化学成分是否达标。无损检测也可以使用,使用超声波机器来检查建筑材料。检测人员应根据建筑材料的种类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例如,混凝土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密度、自适应强度、坍塌程度等。

2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建筑材料检测

2.1混凝土强度检测

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性能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会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对材料进行试验和测试时,也会按照本标准对混凝土的实际抗压强度进行测试。水泥等级、水灰比、浇筑和养护等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原材料检验阶段,需要根据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的相关规范制定强度试验计划,合理应用强度试验技术,并根据具体操作要求进行取样和试验,以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信息,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施工技术应用的标准。

2.2密实性检测

为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在试验阶段应测试混凝土材料的密实度。目前,我国检测混凝土材料密实度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回弹波检测、热图无损检测和电磁波检测。回弹波检测的检测原理是声波在材料缺陷处会发生变化。通过改变声波的方向和速度,确定混凝土材料中裂缝、孔洞等缺陷的程度,进而计算混凝土材料的密实度。热图无损检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它的实际应用需要运用物理、化学和其他领域的知识。相对来说,检测过程比较复杂,但由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比较敏感,最终的检测结果也会比较准确。电磁波探测的探测原理与回弹波探测相似。不同的是,电磁波检测是通过相应的手段制造混凝土材料内部的电磁波,然后通过改变缺陷位置所引起的电磁波来确定混凝土材料内部的裂缝等问题。

2.3混凝土建筑材料内部钢筋腐蚀度的检测

半电池电位检测法是检测混凝土建筑材料腐蚀程度的常用方法。近年来,这种方法在工程施工中越来越普遍。主要是通过相应的电极测试,将钢筋与锈蚀探测器连接在不同电极的两端,然后打开探测器开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反馈来识别材料的腐蚀程度,一般是连接到铜电极上。据调查,由于一些建筑材料的抗腐蚀能力较弱,工程质量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混凝土内部钢筋的腐蚀检测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环节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运行,而钢筋的腐蚀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但是,钢材的腐蚀在建筑工程中并不少见,气候、温度、湿度等都会导致钢材不同程度的腐蚀。钢筋一旦被腐蚀,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基本结构和预应力,也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每年在不同的工程建设中,不同程度的钢材腐蚀所带来的损失不在少数。在验证混凝土建筑的安全性时,应结合其使用的位置和建筑类型,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材料仍是钢筋混凝土,因此钢筋锈蚀常见,一些大坝、闸门等混凝土材料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钢筋锈蚀程度较高,常见膨胀开裂、保护层起斑驳现象,因此,其承载能力持续下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诸多威胁。一些桥梁、水厂等处于腐蚀性的工业环境中,其腐蚀程度往往比其他地方的混凝土建筑更为严重,因此,钢筋腐蚀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3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3.1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原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达到质量指标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我国相关人员多选择一般的硅水泥,但在实际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水泥材料。一般硅水泥材料中的碱含量和氯离子可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达到标准,但在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高效减水剂替代部分水泥原料。例如,如果要求混凝土强度超过C7,则需要在配置过程中保证水灰比不超过0.35,如果添加了减水剂,则水灰比不超过0.3。(2)聚合。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性能主要取决于骨料的质量。因此,为了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最终质量,有必要对投入使用的骨料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骨料的强度、矿物成分和粒度都能满足混凝土材料的需要。如花岗岩或石灰石这样致密、硬度高的骨料,可以制备出质量较好的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来选择粒径合适的骨料,因为粒度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粒度过小则会增加表面细度。

3.2严格监管采样过程

为了加强采样质量控制,首先要选择合理的采样工具,保证工具状态良好且测量准确,并根据采样对象将采样对象分为不同类型,并在表面粘贴贴纸,记录详细的采样时间、检测内容、采样对象等信息,以免后续操作混淆。为保证样品的有效性,应保证抽样测试的随机样本,且样本量充足,样品本身不损坏,检测结果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应避免随机和主观抽样,操作应谨慎。控制取样与测试的时间差。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性能特性,试样的性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变化,最终的测试结果会与混凝土的实际特性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采样和检测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避免离析现象。

3.3合理设计施工方案

由于工程规模比较大,其施工过程较多,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开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程的具体需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设计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后期所有施工过程的规划和安排。在实际设计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招标文件、施工现场条件和工程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重视,在明确混凝土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规划。识别可能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提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目前,大多数工程队的混凝土质量影响着环境温度、浇筑施工标准化和后期使用。

结语

经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是应用最为普遍的原料之一,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避免各种因素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做好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保障其各项指标均符合建筑施工需求。

参考文献

[1]郭炳煌.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和控制分析[J].砖瓦,2020(5):95-96.

[2]田国力.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J].中国标准化,2018(12):171-172.

[3]王子儒,刘虎,黎吉军.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及外加剂的发展方向[J].江西建材,20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