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张聪

咸宁市林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省 437000

摘要:幼林抚育技术需遵循2点工作原则。一是始终要以绿色发展生态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不能为追求较高的幼苗成活率而忽视对幼苗成活质量的要求,幼林抚育技术包含多方面内容,要按照幼苗实际生长现状,在技术抚育过程中采取综合性的抚育技术,及时解决幼苗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在林业种植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每个地区因地形环境、水文条件、土壤条件等差异,幼苗种子品种都会有所不同,各林区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幼苗种子,才能为幼苗抚育提供较为稳定的生长环境,便于有序开展各项幼林抚育技术工作。

关键词:林业工程;幼林抚育技术

1 林业种植工程的重要作用

林业种植工程在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如下:

减少二氧化碳危害与影响。温室效应是环境污染中的重要问题。温室效应会引起全球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若想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林业工程方式进行林木建设工作。尽量减少酸雨。酸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通过林业种植,可以控制大气中含酸量,并吸收大气中的酸性物质,改善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林业种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洪水灾害,实现对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在发生洪水灾害时,树木能够将土壤与洪水隔离,避免洪水渗漏。与此同时,还可实现对水分的吸收与排放,降低洪水危害。林业树木相较于灌木,对土壤有更强的稳固能力,树木落叶可以滋润土壤,提供树木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 幼林抚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在落实育林政策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需要严格按照具体环境情况展开工作,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避免盲目进行林木种植,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等问题。政府部门还要做好植树原材料审核工作,只有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将其应用到林业工程建设工作中。审核未通过的原材料,需及时联系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处理,避免资金浪费。

林业种植属于技术型工作,与国家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幼林抚育工作中,要组织林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增强林业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掌握更多管理知识、种植知识,全面落实各项林业工作,实现林木健康生长。

3 林业种植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3.1 抚育工序要点

加强作业道路修建。对于规划设计的抚育间伐小班,若无法对乡村公路及原有人行道路进行合理应用,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便道修建工作,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做好割灌除草工作。清除树木根部周围1 m范围内的灌木、杂草等,同时将过密的萌芽条、灌丛等清除,具体割除标准以保证行人正常通行作为重点。

落实修枝工作。修枝时,需修剪保留木的枯死枝干、下部位置过密的树枝。对马尾松进行修枝可以采用留桩法修枝方式。

做好采伐木选定标记工作。针对拟生长伐与卫生伐小班,林业技术人员需根据具体设计做好采伐木选定工作,并使用红油漆进行标记,最后对选定木进行采伐。

加强作业区清理。针对抚育间伐的剩余物,要做好打捆处理工作,并将其运输到林外。若为松材线虫病疫木,可以采取松线虫疫病防控方式,合理应用除治方案。与此同时,还要将其运输到林外指定位置进行焚烧,禁止将其作为木材使用,或打捆供农民作为烧材。

3.2 割灌除草要点

割灌除草技术可应用在不同场景中,例如应用在幼林中。结合林地及林分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人工割灌除草方式,将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的灌木、杂草等清除干净。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生物多样性,还可以为下层植被生长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

3.3 修枝定株要点

修枝定株技术方式通常应用在自然整枝不良及通风透光相对较差的林分中。修枝主要目的是将死节消除或将活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一步增强大树木饱和度与木材质量,改善林内通风与光照条件,为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与条件,尽量减少雪压、风害等情况,将病虫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修枝定株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方式,修剪树冠下部已经枯死的枝条或濒临死亡的枝条,确保株数科学与合理,做好林分密度调整工作,促进林木更好生长。修枝工作可以在冬末春初时进行,例如在柏树修枝过程中可采取平切法修枝方式,松树则可以采取留桩法。将修枝高度控制在幼林树高的1/3,中林树高的1/2。完成修枝工作后,要将修枝剩余物运输到林外。

3.4 抚育间伐要点

通常情况下,透光伐在幼龄林阶段中应用,会将其应用在天然林高大草本植物清除、灌木清除、藤蔓清除等环节中,主要目的是对树种组成及林分密度作出调整。在人工纯林中,需清除过密林木、质量较低林木及不具备培育前途的林木。

生长伐通常会在中龄林中展开,主要目的是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整,并将过密林木及生长不良林木及时伐除,使得优良林木可以加快生长,提升林分质量。在伐木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弯把锯,将伐桩高度控制在10 mm以内,并有效控制树倒方向,尽量避免或减少对保留木的伤害。在完成上述工作后,要及时将抚育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清除。

3.5 割灌和人工修剪技术

修剪枝干是要将影响幼苗枝干茎叶健康生长的坏死枝条剪掉,减少养分流失,同时为幼林提供更广泛的生长空间,保证健康枝干茎叶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林区中会有部分土壤层不适合进行除草松土作业,可运用割灌技术、人工修剪技术清除杂草。幼苗修剪主要包括平茬、除蘖、抹芽、修枝等内容。平茬技术应用于幼苗生长冬季、早春时期,修剪幼苗植株顶部少量枝叶,为幼苗枝叶横向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促进幼苗根部健康生长。除蘖是清除幼苗萌蘖,可以有效确保幼苗主要枝干部位吸收养分。抹芽是清除幼苗植株高度2/3以下的嫩芽部分,确保幼苗主要枝干部分生长的直立性,并加快主要枝干生长速度。修枝主要在每年晚冬或早春进行,将部分出现病虫害、坏死的枝条清除。

3.6补植与保护技术

林业种植技术人员要根据幼苗成活率进行幼苗补植与保护。若幼林成活率低于40%,需对幼林进行补植作业,若低于20%,需重新分析幼林抚育技术问题,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必要时需重新种植造林。在幼林保护方面,要安排林区巡查执法队伍进行定期巡查,并密切关注每日来往林区的人员,必要时采取封山措施。要关注林区内动物活动轨迹,在幼林周围增设保护性设备,避免动物误闯林地破坏幼林。

为更好地清除森林中的病弱植株,可采用卫生伐抚育方式,通常情况下在病虫害林分、风倒林分、森林火灾林分中应用。将已经受害的林木及时伐除。若在林区中出现马尾松松线虫病害林木,要做到发现一株、去除一株,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做好整株清除工作,及时将疫木清除到林外并运输到指定地点焚烧。针对其树根部位,要做好喷药杀虫处理工作,为其他树木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淑青.林业苗木育苗的管理技术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1(7):115-116.

[2] 刘勋.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J].农家参谋,2021(12):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