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实践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实践路径张中洪

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402763

【摘要】初中数学的学习不仅要牢牢的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还更应该着重的去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学生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主动探进能力,并且还要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为更加高级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学生的探究性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了数学学习的深度,探究性能力也是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这项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性;

【正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最能够体现这些优点。学习数学需要具备抽象的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带着兴趣去深入了解和学习,把数学知识悟透,学会充分利用,举一反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去发现和创新,为数学学习打造牢靠的基础。

一、学生探究性能力的重要性

探究性能力也是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是问题探究能力。在学习中保持探究性能力,可以充分的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的从问题中搜集答案,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一名优秀的侦探所具备的第一能力肯定是良好的探究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产生积极性。在探究性能力的调动下,会让学生始终保持精神充沛的状态,会很认真积极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一下学生的探究性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数学。

二、初中课堂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实施策略

2.1、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提问是一项可以开发学生大脑思维的有效方法。在课堂上,想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能力,教师适当的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利用提问的方法,巧妙的设置一个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也可以跨学科去设置问题。让学生可以多元化的思考,把零散知识归总,把知识点都串联起来,这样不光学习了数学,同时也复习了其他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比如在学习《投影与视图》(选自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开始上课前给学生们讲一下《盲人摸象》的故事,提问学生为什么他们说的都不一样,用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也可以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古诗提问,提问学生为什么横看侧看会不一样。在结合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搜集一些物体不同角度观看图片,帮助学生建立立体思维,让学生自己定义三视图,自己实际观察、感受、思考并且绘制一下三视图。这样既让学生感到有趣,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性能力以及知识的联想总结能力。

2.2、引导学生大胆假设,提高学生的探究性能力

有句话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数学学习中,应用这句话最合适不过了。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过程中,假设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假设,去想问题,去思考,勇敢的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给深入的去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多学习,要尽量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质疑,分析。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提出问题,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提问学生对全等的理解,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不要嘲笑那些想错的观点,教师可以把这些观点总结成几条并罗列到黑板上,假设这些观点是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条件,然有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分析假设问题中的漏洞以及不足之处,做出总结,最后引导到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概念上来,用这样的方式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也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将数学还原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数学知识源自生活也高于生活,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技能也终将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在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到教室中,通过数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平行线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线条,例如斑马线,门框,汽车轮胎行驶的痕迹等,让学生总结一下有什么特点,其中以汽车轮胎的痕迹线为主要探究目标,最具有代表性,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帮助同学演示一下汽车的痕迹线,四个轮子行驶,为什么只会留下两条线,而且这两条线有什么特点。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两个简易的汽车模型,一个是两侧轮子整齐排列的,另一个是轮子随意排列的,不对称的,然后观察一下,汽车行驶轨迹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引出平行线的概念,最后在引导学生如何断定两条线平行 。把生活和数学结合起来,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

【结束语】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这一点,帮助学生构建主动探究问题,学习知识的意识,让学生可以掌握学习技巧,掌握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扎实的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1]谭文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07):203.

[2]高春侠.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