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1
/ 2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谭吉荣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摘要:预拌混凝土是当今建筑结构中最为关键的一种,它是连接生产与施工两个主要方面的桥梁,目前,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新的工程技术层出不穷,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国内混凝土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技术、设备、环保、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对混凝土生产进行全面的保障。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1.预拌混凝土的常见质量通病

结果表明,与现场拌和混凝土相比,预拌混凝土其强度、开裂等问题均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离析、泌水、和易性不良等新问题;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严重,无法满足工程现场对抽水的要求;初期强度不够或后期强度不够,泵管阻塞。

1.1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具有多种形式,其工程意义也不尽相同,表面裂缝不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造成任何影响,但也会引起对工程质量的质疑,结构裂缝是指结构的全部或局部损坏,从而导致结构的寿命缩短;在潮湿的情况下,裂纹还会引起钢筋的腐蚀,重复的变化负荷会导致疲劳破坏,综合考虑,混凝土开裂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和安全性能有一定影响,但在地震作用下,穿孔裂缝对结构的地震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预拌混凝土的出现,可分为三大类,(1)塑性收缩开裂:掺入水分的预混合混凝土,在浇注后,由于受风、日照、高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表面的水分会被蒸发,而内部的水分会逐渐向外流动,从而使混凝土在塑性阶段出现体积的收缩,在新浇注的混凝土中,塑性收缩一般占总体积的1%左右,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比拉伸强度要大得多,出现大量的不规则微小裂缝,并快速向内扩展,严重时会出现贯通裂缝;(2)干缩开裂:干缩量的大小与环境相对湿度有很大的关系,混凝土与外加剂所构成的浆液、灰浆等均出现了收缩变形;(3)温差开裂: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3天内会产生50%的水化热),而在中间温度达到高峰时,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25℃。内外温差引起了温度应力的增大,引起了结构的裂缝。

1.2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经过一段时间的混合后,混合液的浓度越来越高,粘度也越来越大,流动性也越来越差,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的混合损失率和凝固硬化,这将给运输、泵送、振动、抹灰和维护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成型后的混凝土,容易出现蜂窝、麻面、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在工地上,为了达到抽水的需要,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用性下降,并在混凝土中产生不规则的网纹。

1.3混凝土离析

在搅拌后,混合料的组成会相互分开,造成不均匀的倾向,即所谓的离析,混凝土离析后,在泵送时容易发生堵管、爆管,容易造成模板内部结构的分层,上部为砂浆层,造成墙体和立柱的强度不一致,或出现裂缝。

1.4配合比方法与过程

未认真地优化混合比例,试验人员所提供的水化热反应资料及资料不准确,由于水化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为了降低水泥水化过程中的水化热,控制其温度,采用低水化热的方法,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强度设计等级、施工易用性、使用寿命和造价等方面的要求,严格执行初始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确定、试验配合比确定、施工配合比确定四个阶段,实行动态调整,根据测试结果,适时调整混凝土的配比,对大型生产、供应工程的施工进行指导。

2.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控制、配合比使用管理、设备管理、运输管理等方面,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混凝土的连续稳定生产,满足配合比的设计要求。

2.1预拌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1)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水化热,水化热造成了初期温度的上升,后期温度降低,从而引起了混凝土的内表层温差,减少温度差的方法有:使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水泥、矿渣水泥,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的使用,通过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可以对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进行有效的控制,经设计部门批准,可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改为56天或90天,而不是28天的压力强度。

(2)在掺入一定比例的高质量粉煤灰后,不但能取代部分水泥,还能改善其流动性、粘附性、保水性能,提高抽吸性,同时,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特征,早期高温阶段的强度增长较快,后期增长较慢,在加入粉煤灰后,其活性Al2O3、SiO2与水化钙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水化物并充满孔隙,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3)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的加入,能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粘附性和持水性,由于其降水量和分步作用,降低了水的用量,增加了强度,降低了水化热,延缓了放热峰值,降低了温度裂纹。

(4)改进施工工艺

a.为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温升、减小浇注后的内外温差,对其出口和浇注温度的控制也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措施,降低原材料的温度是最有效的办法,在混凝土中,石块的比热值最低,但其含量最高,所以降低其温度是最有效的办法,在温度高的情况下,可以在沙石堆放处设置简易的遮阳篷,或者在使用之前先用凉水冲刷,这样可以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同时,对搅拌车的罐体、泵管进行隔热、降温也是必不可少的。

b.改善搅拌工艺,通过使用水泥砂浆包石技术,可以有效地阻止水在水泥砂浆与石料之间的结合,从而达到加固后的结构致密、增强粘结力、增强混凝土强度、减少水化热、减少裂缝等效果。

c.提高了震动工艺,对浇注混凝土,在终凝之前要进行二次振捣,以排除因泌水而产生的空洞和湿气,从而改善混凝土的粘附力和拉伸强度,降低混凝土的内部开裂及孔洞,从而改善其抗裂性。

2.2防止混凝土离析的有效措施

(1)选用适当的胶粘剂,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粘结剂,其质量的好坏对其稳定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水泥质量的改变会使混凝土发生离析,而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很多。

(2)添加剂正确应用,目前所用的外加剂主要为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增塑剂等多种产品吗,在泵送混凝土中,它们是必不可少的,掺入添加剂对提高混合料的综合性能有很大的作用,但如果掺入量不当,则会造成混凝土离析。

(3)将粉煤灰适当添加,粉煤灰在混凝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粉煤灰用量虽小,但掺入适当比例后,其和易性、密实度、强度均有明显改善。

(4)使用合适的砂石集料,在混凝土中,砂砾是最常用的物质,砂砾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砂石的品质变化,很可能导致混凝土的离析。

2.3改善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的有效措施

(1)在水泥生产中,既要考虑水泥的质量,又要根据用户提供的资料,对其进行动态的调节,目前,各个厂所用的水泥等级均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强度要求,但在规范中未见水泥用量、流动性指标,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塌落度,水泥的细度不能过细,也就是比表面积过大,C3A的含量要少,试验结果表明,石膏粉的最佳配比和最佳的研磨温度均有利于提高二水石膏的质量,在水泥需求高峰期,要有足够的存货,以免出现热泥,为降低泌水率和坍落度的降低,应寻求适当的助磨剂和替代品。

(2)由外加剂厂生产的泵送药剂,以取代高效的减水剂,不同的水泥,因其原材料及生产工艺的差异,其对外界添加剂的适应性也有差异,一种泵送药剂并不适合于全部的水泥与混凝土,为此,必须与搅拌站紧密配合,合理调配出不同浓度的泵送药剂,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泌水和混凝土的价格与坍落度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选用的材料很关键,首先,按照工程需要,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砂子,注意粒型和级配,选用与混凝土配合较好的材料,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等矿物掺入物后,可使混凝土坍落度降低,但需事先进行试验,不同地区的粉煤灰性质也不尽相同,有些具有良好的降水性,但其和易性较差,有些则是过高,有些则需大量水分,选用适当的材料后,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例如:调整橡胶集料、砂比、用量、外加剂用量等,从而达到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坍落度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考虑天气气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2.4配合比设计

在初步配比设计阶段,按配比强度、水灰比计算方法、水量和砂比的检验方法,确定并计算初始配合比,计算砂石的计算方法;(2)在实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应考虑到施工环境的不同和变动,并考虑到材料质量的变动;(3)在标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按强度校核原理和密度校正法,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耗材;(4)在施工配合比阶段,依据现场实测的砂砾含水率,调整配合比,确定施工配合比;

2.5运输过程控制

目前,预拌混凝土的运输主要是由专用的水泥罐车进行,混凝土的初凝、终凝时间、和易性要根据运输路线、时间、道路条件、季节、天气、混凝土运输方式等因素而定,并由质量主管、监理工程师严格检验,以防某些工作人员在混凝土里擅自加水。

结束语

在我国的土木工程中,预拌混凝土结构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由于施工场地的差异,必须对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强.谈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J].山西建筑,2020,46(04):157-158.DOI:10.13719/j.cnki.cn14-1279/tu.2020.04.074.

[2]王小东.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西建材,2017(13):292.

[3]许毅.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