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党委开展“党建+线损治理”专项行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7
/ 2

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党委开展“党建+线损治理”专项行动

韩哲1 ,贾肇衡1  ,周沫2

1.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2.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农安县供电公司 

摘要:该公司严格落实“党建+”亮旗赋能十项工程工作部署要求,将线损管理由“高负损治理”向“精准降损”转变,明确包保领导、责任部门,落实支部和执行专责,增强党支部、业务部门“+党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汇集发展、营销、党建、供电所等多专业、多支部人员力量,创新打造“党建+线损”柔性团队。该公司还通过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共进,结合青工培养、用电稽查等工作,精准辨析线损异常原因,提高线损治理效率,加强线损人才储备培养,全力推进线损治理工作。

关键词:党建+;线损治理;长春公司党委;人当才储备

为了提高线路损管理效率,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党委全面落实相关工作职责,实行线损网格化管理,各所组建了一个以所长为组长、副所长、专责、骨干台区经理为组长的线损管控小组,以“党建+提质增效”为载体,将线损管理指标全面分解到班组长、线损管理员、网格营业经理等相关人员,实时监测线损波动情况,精准施策,精益化开展线损指标管理,开展“一所一指标、一台区一指标”工作,不断提高台区的经济运行。营销部门与县公司结合,每天检查不正常台区,核查高负损台区,现场核查整改,并根据线径细、末端负荷大、电网结构不合理等特点,按照先易后难原则,逐步治理,切实提高区域线损精益管理水平。

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党委持续深化业务协作,通过建立信息交流、预警、精准帮扶等工作机制,通过每周召开专业技术协作分析会,充分发挥各专业技术优势,明确问题治理责任主体及整改期限,严把时间节点,认真梳理系统基础数据和现场设备情况,确保基础档案符合标准要求,实现理论线损指标进一步提升,有效支撑百强争创,同时为实际线损压降提供理论支撑。

长春公司按照“党建+”亮旗赋能十大工程的部署要求,从“高负损”到“精准降损”,通过明确包保领导、责任部门、支部、实施专责,增强党支部、业务部门“+党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集发展、营销、党建、供电所等多专业、多部门人员力量,创新打造“党建+线损”柔性团队。公司还将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将青工培训、用电稽查等工作有机结合,精准识别线损异常原因,提高线损治理效率,加强线损人才储备培养,全力推进线损治理工作。

此次专项整治,公司党支部制定了区域线路损耗整治工作方案,组建了区域线路损耗治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整合了公司的资源,实现了线路损耗工作的网格化管理。公司将绿园区、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南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净月风景区、汽贸开发区划分为52块“责任田”,实行“1+1”管理,其中,市场营销部党总支一名党员带领一位台区经理进行线损治理,推动高损台区的治理,量化评估线损治理效果、党员作用发挥等,并将量化考核结果纳入党支部党建工作评价和党员民主评议工作中。[1]

“区域的线损指标与电力公司的关系最密切,与新客户的模型配置、故障数据的补充、计量装置和仪表的更换、新客户的流程归档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长春供电公司党支部书记说:“我们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了党支部书记的带头作用,避免了区域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线路损耗。每天都会根据系统的数据,预判台区的线路损耗,并和供电局一起分析故障原因,进行整改,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据了解,长春供电公司营销部通过建立控制临界值,每天累计上报变电站不正常台区数,由支部书记带队,与广大服务队线损值班业务骨干一道,对大门消耗率较高的供电所进行告警和帮扶,实现从专业部室到供电所的纵向管理。对长春市日台区线路损耗达标率进行日常统计,并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城市内的等级和位置,使其与市公司之间的水平对比。[2]

一是积极推进同期线损管理体系的建设。全面梳理基本数据和关键环节,严格控制用电业务过程,防止影响同期线损指标,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通过分析采集系统、一体化系统等业务系统中的大数据,对潜在问题进行分析预警。二是要强化专业协作。在运行方式调整、线路切改、换表等工作中,各部门要事先沟通,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对策。[3]三是对线路损耗指标进行日分析、日通报、周调度,保证各级单位及时掌握、及时消除,在“抓线损日达标”的前提下,同步抓好台区合并率、线路打包率、低损占比提升率、电力系统使用率等全过程管理。四是充分利用“党建+线损”的优势,构建了“包保”的供电所运行管理机制。由公司领导牵头,在八个变电站分包,各业务科室的党员组成了“彩虹”党员服务队,定期开展线损专业检查,现场重点分析和管控难降、未降的线路台区,为供电所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切实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讨论:

为充分发挥台区线路损耗治理的领导作用,为确保全年线损管理目标,公司党委召开了一次全员动员大会,签署“承诺书”,立下“军令状”,以五日为一轮,以分区为单位,逐级分解,逐级完成任务。根据辖区内的电力设备分布,各供电所在党员的带领下,实施了“台区承包责任制”。首先,从设备所有者、到抄表员,再到区域的承包,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同时,及时更新各种市场信息,杜绝盲点,实施立体管理,实现了对各区域的可比性;其次,对比较不正常的区域逐一进行数据分析,深入现场检查,限期整改;同时,加强区域基础信息的精确管理:根据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符的特点,组织党员带头从普查工作做起,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环境,保证区域的信息和台账上的数据一致,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雪欢,李超然.补短板 争进位 深入开展“党建+”工程[J].江西电力,2022,46(03):40-41.

[2]王武英,宋道辉,沈志.“党建+线损治理” 实现提质增效[J].农村电工,2021,29(02):5.DOI:10.16642/j.cnki.ncdg.2021.02.010.

[3]王武英,宋道辉,沈志.四川乐至:“党建+”三级联动攻坚线损治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3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