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控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控方法探讨

闫洪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查的人员中随机抽选80例作为研究资料,针对血液细胞检验采取质量控制方法,将每位受检人员的血液均分为5份,其中3份分别放置0.5h、3h、6h,其中2份分别按照1∶5000与1∶10000的比例进行稀释,比较静置与稀释后的组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在放置0.5h、3h、6h时,白细胞水平分别为(6.38±5.13)×109/L、(6.28±5.17)×109/L、(6.05±5.04)×109/L,红细胞水平分别为(4.22±0.28)×1012/L、(4.06±0.25)×1012/L、(3.93±0.28)×1012/L,血小板水平分别为(13.12±3.93)×109/L、(19.58±3.07)×109/L、(18.01±2.50)×109/L,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20.67±16.17)g/L、(117.39±16.33)g/L、(115.41±15.12)g/L,不同放置时间下四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稀释比例为1∶5000时,血液检验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稀释比例为1∶1000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检验中放置时间与稀释比例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必要从影响因素入手采取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查;质量控制

血液细胞检验可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为临床诊断、疾病医治提供重要依据。但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很容易受到温度、样本存贮时长等因素影响,导致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下降。因此,为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有必要针对其检验过程加强质量控制。基于此,下面联系我院80例受检者的血液细胞检验情况对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控方法展开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查的人员中抽选80例作为研究资料。纳入标准为:受检人员年龄≥18周岁;受检人员有配合研究开展的条件;受检人员对本研究知情且已签署同意书。选取的80例受检人员中,最小年龄18周岁、最大年龄72周岁,平均年龄(40.64±10.58)岁;性别比例为1∶1。

1.2研究方法

从每位受检人员身上静脉采血5mL,均分为5份,每份1mL。其中3份放置在23℃的环境中存贮,在存贮满0.5h、3h、6h时,各取一份进行检验。其中2分进行稀释处理,1份按照1∶5000的稀释比例进行处理,1份按照1∶10000的稀释比例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不同存贮时间与不同稀释比例下的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以及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s)与[n(%)]表示,各自用t和x2检验,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放置时间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分析

不同放置时间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如表2-1所示。结合该表可知,在放置0.5h时,白细胞水平为(6.38±5.13)×109/L、红细胞水平为(4.22±0.28)×1012/L、血小板水平为(13.12±3.93)×109/L、血红蛋白水平为(120.67±16.17)g/L,伴随放置时间增加,四项指标的数据均发生变化。与放置时间为0.5h相比较,放置3h、6h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1不同放置时间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组别

0.5 h

3 h

6h

P

白细胞(×109/L)

6.38±5.13

6.28±5.17

6.05±5.04

<0.05

红细胞(×1012/L)

4.22±0.28

4.06±0.25

3.93±0.28

<0.05

血小板(×109/L)

13.12±3.93

19.58±3.07

18.01±2.50

<0.05

血红蛋白(g/L)

120.67±16.17

117.39±16.33

115.41±15.12

<0.05

2.2不同稀释比例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分析

不同稀释比例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如表2-2所示。结合该表可知,稀释比例为1∶5000时,血液检验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稀释比例为1∶1000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2不同稀释倍数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组别

1∶5000

1∶10000

P

白细胞(×109/L)

6.27±5.15

10.26±0.52

<0.05

红细胞(×1012/L)

3.51±0.10

5.15±0.23

<0.05

血小板(×109/L)

126.28±27.42

185.92±25.62

<0.05

血红蛋白(g/L)

104.74±11.47

141.48±10.01

<0.05

3.讨论

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中涉及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可以为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如果检验结果准确性不足,可能导致患者病情被延误。因此,医学检验中针对血液细胞健康采取质量控制方法,以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血液细胞检验的质控方法具体如下:首先,在血液细胞检验标本采集环节。一是要重视采集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与提高;二是要尽可能选择静脉采血;三是需要尽可能缩短采集耗时,把时间控制在60s内;四是采集完成后要立即将对标本进行保存。其次,抗凝处理环节。一是抗凝剂的加入需要及时;二是需要严格控制抗凝剂与血液之间的比例,抗凝剂加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一般来讲当抗凝剂为EDTA时,每毫升血液标本只需加入1.5mgEDTA。再次,在稀释处理环节。稀释倍数的高低同样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形成影响。现阶段在针对血液细胞样本进行稀释处理时,多采用1∶5000的稀释比例。最后,在样本存贮环节。常温存贮8h至10h或2~8℃环境下存贮24h左右,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准确性往往较高。除上述各环节可以采取的质控方法,在血液细胞检验中还可以通过以下做法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一,提高相关人员的规范检验意识;其二,执行检验结果二次复查流程;其三,加强检验过程记录;其四,重视影响因素排查。

本次研究数据表明,样本放置时间不同、稀释比例不同,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言之,医学检验中放置时间与稀释比例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影响,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必要从影响因素入手采取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左文涛.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名医,2021(04):127-128.

[2]蒋先东.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4):127+129.DOI:10.16281/j.cnki.jocml.2020.54.090.

[3]王富伟.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究[J].临床研究,2019,27(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