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黄伟生,黄亮辉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土壤全氮的测定在耕保力监测7项是作为必测项目,是对土壤肥沃力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本通过根据实验原理采用单一变量法,对消煮温度,消煮时间,蒸馏时间,硫酸用量,定氮剂用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测定标准与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得出在温度为400 ,加入2g定氮剂、硫酸用量为4 mL、消煮2小时蒸馏4分钟的条件下,能快速的、准确地测定出土壤中全氮的含量

关键词土壤全氮  方法优化  硫酸用量  消煮时间


1引言

土壤全氮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土壤全氮的监测可以反映出土壤中氮的循环,反映某个地区的土壤肥力,种植者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施肥调整[2]。土壤全氮的测定主要是使用石墨消解仪加热,土壤在硫酸和定氮剂的作用下进行消煮,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转化为铵态氮,铵态氮在蒸馏的情况下转化为氨用硼酸吸收,再用盐酸滴定确定浓度。本实验通过对消煮温度,消煮时间,蒸馏时间,硫酸用量,定氮剂用量进行探究,确定最优实验条件。

2 土壤全氮的测定

2.1 耗材与设备

设备: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石墨消解仪;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弯颈小漏斗;消煮管。

试剂耗材:氢氧化钠、硼酸、浓硫酸、定氮剂、盐酸、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

2.2 实验方法

称取1.0 g通过60目筛的风干土壤样品加入2 g的定氮剂,加入4mL浓硫酸,将消煮管置于消解炉上,盖上回流装置,在400 ℃下消煮2小时,冷却,取下消煮管,置于全自动凯式定氮仪中进行蒸馏4分钟,滴定。

表1标准样品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实验结果mg/kg

编号

浓度

编号

浓度

编号

浓度

HTSB-1-1

955

HTSB-2-1

665

HTSB-5-1

1622

HTSB-1-2

968

HTSB-2-2

669

HTSB-5-2

1598

HTSB-1-3

982

HTSB-2-3

672

HTSB-5-3

1589

HTSB-1-4

977

HTSB-2-4

658

HTSB-5-4

1605

HTSB-1-5

980

HTSB-2-5

661

HTSB-5-5

1592

HTSB-1-6

969

HTSB-2-6

670

HTSB-5-6

1615

HTSB-1-7

959

HTSB-2-7

651

HTSB-5-7

1611

平均值

970

平均值

662

平均值

1605

标准误差 S.E.

1.5

标准误差 S.E.

1.2

标准误差 S.E.

1.7

相对标准偏差RSD,%

1.1

相对标准偏差RSD,%

1.2

相对标准偏差RSD,%

0.8

从表1可以看出,在温度为400 ℃,加入2 g定氮剂、硫酸用量为4 mL、消煮1.5小时、蒸馏4 min的的条件下,所有测定结果均在不确定范围内,实验表明在此条件下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

3 结果与讨论

3.1 消煮温度的影响

消煮的温度对实验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不同的温度梯度比对实验,确定最佳的消煮温度。每个样品加入2g定氮剂和4 mL的硫酸,消煮2小时,选择温度为360 ℃,400 ℃,420 ℃,对标准样品HTSB-2、HTSB-5进行平行测定,实验测定结果见表2。

2不同消煮温度的实验结果(mg/kg

样品编号

标准值

360℃

400℃

420℃

HTSB-2-1

660±15

605

656

631

HTSB-2-2

660±15

615

668

626

HTSB-5-1

1601±29

1515

1607

1537

HTSB-5-2

1601±29

1522

1617

1549

从表2可以看出,在消煮温度为400 ℃标准样品在不确定范围内,高于或者低于400 ℃测定结果偏低,当温度大于400 ℃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结果降低。

3.2 消煮与蒸馏时间的影响

分别选择不同的消煮温度1 h、2 h、3 h进行对比实验,从而选择出石墨消解炉的最佳消解时间,分别选择不同的蒸馏时间温度3 min、4 min、5 min进行对比实验,对标准样品HTSB-5进行平行7次测定,实验测定结果见表3与见表4。

表3 不同消煮时间的实验结果(mg/kg)

消煮时间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样品5

平均值

标准误差 S.E.

1 h

1385

1426

1482

1397

1448

1427

8.6%

2 h

1608

1611

1620

1598

1611

1610

1.1%

3 h

1601

1599

1589

1609

1617

1603

1.6%

从表3可以看出,在400℃的条件下,消煮2h时间短,且在标准样品测定范围内,样品只消煮1 h,时间太短导致样品消煮不完全,且消煮不均匀,偏差较大。

表4 不同蒸馏时间的实验结果(mg/kg)

蒸馏时间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样品5

平均值

标准误差 S.E.

3 min

1501

1528

1511

1495

1477

1502

2.8%

4 min

1605

1614

1624

1601

1598

1607

1.6%

5 min

1611

1              594

1591

1621

1611

1606

1.6%

从表4可以看出,,蒸馏4 min时间少,且在标准样品测定范围内,蒸馏时间为3 min时,部分铵根离子未能转换成氨气导致结果偏低。

3.3 硫酸用量的影响

硫酸的用量决定了土壤是否消解完全,硫酸作为主要的氧化剂,硫酸用量决定消解的程度,分别选择不同的硫酸用量3 mL、4 mL、5 mL、进行对比实验,标准样品HTSB-5进行平行3次测定,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硫酸用量的实验结果(mg/kg)

硫酸用量

氢氧化钠用量

HTSB-5-1

HTSB-5-2

HTSB-5-3

3 mL

20 mL

1501

1511

1498

4 mL

20 mL

1611

1608

1598

5 mL

20 mL

1621

1611

1608

从表5可看出,在400 ℃,消煮2小时的条件下,硫酸加入量为4 mL用量少而且标准样品均在范围内。加入3 mL的硫酸用量不足导致消解未完全。

4

实验所得精密度与准确度测试中当样品浓度为660~1605mg/kg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7%~1.2%,标准误差为1.2%~1.7%。经过优化后在温度为400 ℃,加入2 g定氮剂、硫酸用量为4 mL、消煮2小时、蒸馏4 min的条件下,实验结果均符合要求,且缩减实验时间和实验试剂的消耗,不仅节约了实验成本,也提高了实验效率以及准确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