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土建施工的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土建施工的技术探讨

李现召

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东营市  257000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规模迅速增加,社会和政府对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高层建筑。很多业内专家都在担心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的建造要求非常高,不但要保证建筑的高度,还要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本文旨在对我国现有的建筑基础技术理念进行简要综述,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有所裨益,以进一步强化我国的土建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基基础;桩基;土建;施工

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为推动高层建筑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基础建设、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等都在逐步提高。本文旨在促进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加强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探讨,以及对我国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1.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概念论述

1.1地基基础概念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这一工作的成效也将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引起建筑单位的重视。一般来讲,这一阶段的施工结构在工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以分散建筑物的重量和承载力。尤其是高层建筑,本身就有很强的自重,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将力分散开来,很可能会导致大楼的倾斜,甚至导致大楼倒塌。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对地基基础的管理,以保证以后的施工质量。通常,按地基基础的特性,可将其划分为天然型地基与人工型地基。前者指的是那些有着坚固岩层的地方,在这个地区进行建设,并不需要太多的加固,因为岩石的强度足够支撑结构的转移,不过这样的工作区占地面积很小,大部分的作业区都需要人工型地基来加固,不过人工型地基的造价比较高,而且建造的时间也比较长。

1.2桩基施工概述

一系列的工程施工将会对这一区域的地层和地质的改变产生影响。在某一地区的工程建设中,地层应力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在结构荷载作用下,地基底部将产生较大的变形。通过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使结构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能够支持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并能有效地防止工程的损坏。在工程施工中,要对地基沉降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达到工程的要求。随着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桩基施工技术也被广泛采用。桩基施工场地分为桩基和桩顶两个方面,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使结构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2.地基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2.1分层填土与换土垫层施工技术

在施工的时候,有些土体出现了蓬松、含水量过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地基基础的承重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来代替,这样才能保证地基基础的承重。另外,在土体置换时,应注意土体的孔洞及缝隙,通常采取分层填土的方法。

2.2土壤固结施工技术

除上述方法能够增强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外,还可以采用排水的方式来促进土壤的固结从而增强对建筑的承载力,降低沉降。由于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并且具有较低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应用。理论上,这是因为在液化后,土壤表面会有一定的湿度,但利用相应的排水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固土壤。

2.3重置土层施工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并非所有的地基基础都能达到设计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如土壤潮湿、粘合力度不达标、土壤松软、易滑等问题。为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常常采用重置土的方法,即将原来的土壤进行置换。工程人员利用挖土机挖出地面原有的土层,把与基础相适应的土层进行置换,然后进行加固和夯实。不同条件下的土壤,其复位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在土体中存在大量空隙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填充法,通过在裂缝中填塞以提高土体的致密性;在某些土壤比较贫瘠的地方,通常都会采用重换土层的方式,不过这一方法成本比较昂贵,技术也比较复杂,因此设计者通常不会采用这样的方式。

2.4辗实法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在国内工程施工中,辗实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它的作用是处理土壤质地疏松、承载力不足的土体,避免出现坍塌等问题,工程人员通常会使用大型压路机等机械将土壤压碎,然后进行平整。这样的地基处理方式效果更好,加固后的土壤严实度和坚固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只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资金,因此通常都是在大规模的工程中采用。

3.桩基基础技术

3.1人工挖孔桩

人工挖孔桩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然而,这样的施工方法并不能很好的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注意到工人的人身安全,并加强与之相对应的认识,同时也要注意施工的安全操作。这种工程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都很好,首先,它的持力层并不是很深,所以非常适合用人工来挖掘。所以,人工挖孔桩也是有限制的,首先,必须要在地下水位以上进行各种工程。同时,还需进行相应的人工填筑,如粉土等。

3.2预制桩

根据实际情况,可将预制桩分为两种: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类型都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他的桩身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而且非常地方便。再加上它的防腐蚀性能,适合水下施工工作。在进行压桩的时候,压桩的整体过程比较短。在进行工程的时候,压桩的应力并不大,比如开展压庄活动的时候,压实的可能性很低,桩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伤,所以在使用负压的时候,还是很方便的。不过,预制桩也有着一定的缺陷,比如无法渗透到坚硬的土壤中,所以在进行软土的建设时,必须要有专门的技术。

3.3静压力桩的控制技术

中国大部分的大型建筑都采用桩基技术施工。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结构的主体和深基底的刚性基础层相结合,从而防止上部受力,避免基础发生变形。若采用桩基技术,则必须在地基基础上进行夯实处理。如果采用常规的层压技术,会造成很大的噪声,特别是目前居住小区大多位于人口稠密的城区。如果声音过大,就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根据这一特点,在地基工程中应用了静压力桩基方法。这样做是为了把桩基慢慢地压进地基基础中,这样就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问题。

3.4沉管法

主要是利用自身的重力,将钢管打入泥土之中,待其稳定后,再将砂浆灌注于钢管内,形成浆柱,起到加固地基的效果。这种地基处理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但它的弊端就是会发出巨大的声响,会影响到附近的居民,因此一般都是在偏僻的地方使用,以免惊动了附近的居民。

3.5树根桩的施工方法分析

所谓的树根桩,其实就是一种小型的钻孔灌注桩,它的桩身长度在7.5-25厘米之间,需要用钻机进行沉桩,这样的树根桩施工技术强度非常的高,占地面积也比较小,所以主要用于重造和改建工程,同时也能增强砂土和碎石的地基。桩基施工的关键是桩长和桩型,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必须选用适当的桩基施工技术。在设计桩基础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桩基的沉降、地基的承载力等因素,进行比较,确定最佳的桩基形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设计和实际砌块之间的偏差,保证桩基的施工技术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

结束语

总之,本文从对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的讨论和分析中,了解了地基基础和桩基基础的基本概念解析、地基施工阶段技术的应用:地表排水技术的运用;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振动压桩技术、静力压桩技术、树根桩技术、预制桩技术的应用;通过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为我国的建筑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万伟伟.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土建施工的技术探讨[J].居舍,2020(06):58.

[2]魏建成.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36):16-17.

[3]亢其莉.地基基础与桩基基础土建施工的技术探讨[J].门窗,2019(20):122.

[4]熊斐.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