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效性多元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效性多元化策略

谭璐璐

山西省绛县第一实验小学校     043600

摘要:学生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够培养起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音乐知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和深入,音乐的教学方式也变得更加的多元化。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元化的的教学方式,丰富起课堂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妙,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多元化;策略

教师需要落实新课程标准,利用多元化教学侧恶略策略进行音乐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赏”,因为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乏味,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相应的欣赏能力,才能听得懂音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丰富起课堂形式,通过课堂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下进行音乐欣赏,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那么,教师该如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从策略,来促进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呢?

一、利用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听”,在听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集中精力,用心感受,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好动,很难静下心来去对音乐进行欣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多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当下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新自己得到课堂形式。在小学阶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因为在每一首音乐中,几乎都有一段相关故事,可能是关于创作背景的,也可能是关于创作者本身的,也有可能是歌曲本身就存在着故事,还可以创编符合曲目的故事。教师就可以从这一点切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能够对每一首音乐都有深入的了解,且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

例如,在学习“妈妈格桑拉”时,这是一首本身就很容易共情的歌曲,教师可以简单的讲一讲母爱的伟大,然后把讲故事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讲一讲自己与妈妈之间有趣或感人的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有很多学生愿意分享,这个时候在让学生去欣赏音乐时,就能在歌曲中投入更多的感情。教师也可以对歌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绪,感受歌词的美好。接着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找出歌词中的趴、依、牵、听四个动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对妈妈的爱,在学生感情饱满时,再进行音乐的欣赏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这就很好的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对歌词进行理解。这不仅提升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还能够让学生的感情更加细腻,在陶冶品质和丰富精神世界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比较弱,生活经验较少,因此对于很多抽象的东西不能有很好的了解。音乐在表达很多情感和画面时就是比较抽象的,每一段音乐在不同人的脑海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因此,要想让小学生能够正确的对音乐的感情进行欣赏,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手段,更加直观的让学生进行了解,才能对音乐有更深入的感受。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来向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展示,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精心备课,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寻找一些与所学内容相符的图片和视频,让小学生在直观的观看中更好的代入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小蜻蜓”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展示。但是为了更好的营造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出一个谜语,让学生来回答。教师可以说:眼如同龄,身像铁打,有翅无毛,有脚难行是是什么动物,同学们赶紧动动脑筋想一想,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充满兴趣,进行思考,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出谜语的答案,这就很好的活跃起了课堂氛围,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的图片或者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要做到多样,让学生能够多角度的理解蜻蜓。在音乐播放中,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打节拍,让学生体会四三拍歌曲的节拍规律,在深入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曲调,从而在不断的学习中,让学生对歌曲有深入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入的感受歌曲,也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爱护昆虫、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教育,这对学生来说十分有意义。

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歌曲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意义和帮助。而且长期的让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就会造成让学生从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的自己的地位。因此,教师就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策略,让小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例如,在学习“猜谜谣”这首歌时,教师就要抓住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这是一首问答式对唱歌曲,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就需要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猜谜语的形式,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下向学生介绍动物生活习性,从而感受歌曲欢乐的氛围。也可以通过一些时间活动来让学生们积极在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因为这首歌是一首民族歌曲,民族歌曲大多都是唱唱跳跳的形式,因此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这种方式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也可以针对本节课举办猜谜活动,让学生在上节之前准备几个谜语,在上课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谜语让其他同学来猜。最后教师再利用所学知识为学生拓展各种动物的知识,激发起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总之,丰富课堂形式的方式有很多,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对知识进行理解。

结束语:

总之,音乐对于学生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以及丰富精神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改善音乐欣赏教学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中,深入感受音乐的美好,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戴颖.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策略探究[J].真情,2020(7):0002-0002.

[2]何颖.浅谈在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个性[J].北方音乐,2018(4):217-217.

[3]陶建军.如何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J].学周刊,2022(17):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