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分析和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分析和防治

央金措姆

山南市洛扎县洛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西藏 山南  851200

摘要: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年龄以4岁以上的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在产奶量最高之时,因此大多数发生在3~7胎次间,并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多,其发病率相增高。日产奶25kg以上的舍饲奶牛多发,发病季节以3~8月青草充足节为多发,其他季节较少发病[1]。本病的复发率特别高。其严重地阻碍着世界畜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疾病也日趋增多,对奶牛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奶牛产后瘫痪  病因分析  防治

1病例报告

发病时间  2018年4月-7月

1.1症状:该病牛6岁半、产第四胎,主要症状:病牛卧地不起,产后精神委顿,食欲废绝,头紧贴腹部成s状卧地,对声音和光的刺激特别敏感,呈现出惊恐状,不时哞叫。病牛体温偏低、呼吸加快、脉搏细弱。

1.2诊断:根据以上特征性症状,如卧地不起,s状卧地,体温偏低等,诊断为生产瘫痪。

1.3治疗10%葡萄糖酸钙500ml,25%葡萄糖1000ml,5%的葡萄糖500ml,复合维生素B 20ml,尼可刹米30ml,地塞米松25mg一次性静脉注射,6~12小时后重复一次;

维丁胶性钙20ml,肌肉注射,2次/日;皮下注射初乳10~20毫升。

乳房送风。

2发病原因分析

2.1日粮因素奶牛生产瘫痪的发生,与饲料的质量和成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饲料单纯,缺乏青绿饲料,造成奶牛营养物质缺乏,是导致产后瘫痪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奶牛每日的钙磷量为45~60g和25~35g,二者的比例在1.2:1~2:1之间时,可预防此病的发生[2]。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日粮营养失衡,钙磷比例不当,在干奶期饲料中钙含量过多,磷含量不足或正常,血钙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娩后大量的钙质进入初乳导致血钙浓度急剧下降,病牛丧失的钙量超过了它能从肠道吸收和骨骼动用的数量总和,就会发病。

2.2年龄因素

我们查看了治疗的12例生产瘫痪病例的年龄,从中发现,12例病例的年龄都在5岁以上,生产胎次都在3胎以上。资料反映,该病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高,一般见于4~8岁的高产奶牛。其主要原因是青年奶牛虽然可能泌乳的第一天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但它们的胃肠和骨骼能很快适应并满足泌乳对钙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过程变慢,胃肠钙的吸收明显下降,骨骼很难溶解,故导致血钙下降[3]。

1.3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舍饲不运动不足等也是产后瘫痪发生的原因。因为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运动不足能影响维生素D的转化。

3临床症状

3.1典型症状

从我们诊治的病例来看,该病例一般发生于产后12~24小时。病牛前期反刍停止,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站立时后肢频踏,行走时后肢摇摆,转弯时最易摔倒,倒下后有的能站起,有的就此站不起来转为瘫痪症状。有的患牛两后肢向后移位而呈现出犬坐姿势,中期精神沉郁,卧地不起,轻症的头能抬起而颈呈特有的S状弯曲,肩部、臀部肌肉抖动。卧地不起呈瘫痪状态的奶牛表现为:四肢集于腹下,严重者经挣扎后四肢开张呈游泳状俯卧,头弯向一侧。强行牵拉其头到正常位置后放手,又弯向原弯侧。呼吸深长、缓慢,伴有呼噜声。张口伸舌,手拉舌头不回缩,食欲废绝,反刍停止,泌乳停止,乳房空瘪,挤不出乳。重症的侧身躺下,头伏在胸壁上或歪向臀部,昏睡,瞳孔散大,眼球突出。皮温下降,肢端发凉,鼻镜干燥。针刺疼痛反射微弱,眼睑反射微弱,听诊心音缓慢、力弱,体温下降至37℃以下。

3.2非典型症状

该病例多为产后12-72h后发病,发病缓慢。表现为食欲减退,泌乳减少,似前胃弛缓症状。不安,在圈内转动,四肢不灵活、呼气粗、口吐白沫、眼清亮,眼球突出如斗牛状、体温正常或稍高,心跳快、均,手心皮温稍高[4]。

4诊疗

生产瘫痪的治疗重在立即治疗和治疗方法的合理准确。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使治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死亡。因此,治疗越早痊愈越快。

4.1糖钙疗法。以补钙补糖为主,静脉注射25%葡萄糖500ml加25ml地塞米松、10%葡萄糖500ml加10%安钠加或樟脑磺酸钠50ml 、10%葡萄糖酸钙1000 ml。

4.2辅助治疗。除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之外,还可以使用乳房送风疗法。

产后奶牛体质较差出现2天使用钙剂仍不见效果的,第3天使用 10%葡萄糖500-1000毫升、5%磷酸氢钠1000毫升、10%生理盐水500ml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两天。

调理胃肠功能,如果发生瘤胃臌气应穿刺放气,并灌服250g人工盐刺激胃蠕动。

5预防

5.1加强干奶期母牛的饲养,增强机体的抗病力.

5.2 控制精饲料喂量,防止母牛过肥。混合精料喂量3~4kg/d,日粮中保证有充足的优质干草供应。

5.3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干奶时可集中饲养;临产牛要有产房或单圈饲养。圈舍要清洁、干净;运动场宽敞,能自由运动,尽可能的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

6心得体会

6.1糖钙疗法即使用高浓度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钙。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充足的剂量,但不能超量,尤其是钙制剂,使用过量会引起奶牛心功能的障碍,甚至引起奶牛死亡。同时,在使用钙制剂时必须是缓慢静脉注射,不要将钙制剂漏到血管外,漏出后要采取针刺的方法,尽可能减少淤积在皮下的量,或者将硫酸镁溶液注射到漏出后肿胀的部位。

6.2乳房送风。原理是奶牛在怀孕期间腹压大,由于腹压的影响奶牛全身性供血量充足,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生活,分娩后由于分娩过程中的体力消耗巨大,腹压钝减,再加上自身频血状态,随即出现脑部严重频血,故病牛会很容易发生生产瘫痪。

操作步骤:将每个乳头清洗干净,每个乳区挤掉半公近左右初乳,再将每个乳头严格消毒,分别注入抗生素,再用乳头导管将空气打入每个乳室,每个乳室打入空气量以乳房皮肤紧张,轻敲感觉有鼓音为宜。之后用纱布将每个乳头扎住以防气体溢出,大约在一到两小时后病牛痊愈,之后解除纱布。

6.3防止褥疮的发生。如果奶牛长时间卧地不起时要注意翻动,褥疮发生后,可用可用高锰酸钾、双氧水或雷夫奴尔清洗后涂碘酊、碘甘油或油剂青霉素。

6.4奶牛产瘫,我们可以事先预防,如在奶牛临产前一周可采取提前补钙补磷的方法,加强奶牛运动量,产前多给钙磷含量高易消化的饲料。如干嫩苇优质苜蓄草等防止产瘫的发生。

6.5对生产瘫痪的抢救治疗必须及时,用药剂量必须要充足、合理,则可立即见效。否则,可延误病程,引起不良后果。

6.6重视预防。舍饲奶牛应经常适度晒太阳,有利于饲料中钙的吸收。平常和产后,奶牛及时补钙和磷,有利于产奶和预防产后瘫痪。

参考文献:

1.丁宁宁.奶牛产后瘫痪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业,2022(22):84-85.

2.魏春光.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2(01):95-96.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