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初中语文阅读,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拓展初中语文阅读,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张英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五中学  266000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重点在于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因此,正确认识目前初中语文的阅读状况,制定切实有效的语文教学对策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以及拓展初中语文阅读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

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 忽略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学生才会积极投入学习中,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但是学生若缺乏对阅读学习的兴趣,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厌学、排斥等现象,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不够浓厚,阅读的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课堂上也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这造成了学生阅读效果较差。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因为深受传统教育观点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讲解,并未针对学生阅读状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通常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真正投入学习中并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2 对有效阅读教学缺乏重视

阅读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才能让学生感悟到书籍的无穷魅力,并将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养,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所以要想保证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就必须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加强对有效阅读教学的研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与途径。但是由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限,或者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有效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和语文素质的关键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开展有效阅读教学的探究,从而使学生不能养成较好的读书习惯,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拓展初中语文阅读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措施

2.1 通过兴趣引导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往往对于抽象且难以理解的东西缺乏兴趣,而对于一些直观形象的东西充满好奇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去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语文这门学科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这种学科特点,去开展具体的实践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模拟方式让学生置身文章环境之中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情境的模拟,让学生能够将文章故事内容形象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兴趣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从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去开展阅读教学无疑是提高成绩非常快速的方法之一,因为学生在有了兴趣的时候,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充满着创造性,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就可以针对语文生活化的特点去进行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描述童年趣事生活的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的写作相对而言比较有趣味性,文中所涉及的故事也比较多。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文章的篇幅过长以及文章中所涉及的一些在现代社会中难以接触到的事物,而不能够全面准确地去理解。因此这篇文章就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去展示一些鲁迅先生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感受去理解这篇文章中所涉及的一些奇趣事件。比如文章中“美女蛇”的传说以及在冬天的雪地捕鸟的故事。再比如说,学习《猫》和《狼》这些有关于动物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谈一谈自己对于这些动物日常的生活习性以及长相特征的认识,从而再用相对应的动物视频去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于这些动物的模样在心中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再去进行文章的阅读,使得学生更加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

2.2 进行理实结合授课提高学生语言实践水平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水平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兼顾学生的语言实践水平的整体提升,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兼顾学生多维度能力的提升,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会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段,深层的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出师表》后,为了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主性,在授课时组织学生朗读比赛,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情感快速地融入到文章中,又或者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活动,通过对角色的扮演更近一步地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倾向。组织有效的语文活动一方面带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另一方则有易于提高学生语文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朗诵比赛或者情景演绎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情绪完整的带入文章中,更加生动具体地领会诸葛亮在写出这篇《出师表》时所蕴含的内心中深层的情感和文章所潜藏的深层含义,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教师不仅仅可以开展课上的实践教学活动,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具体含义和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适当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让学生写读后感,通过分析并查阅相关的资料去表达学习完《出师表》的理解和看法,这一过程能强化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理解的同时还能有效的训练到学生的写作技巧。简言之语文教学的深入挖掘就是要实现不同语言板块能力的同时提升,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还能提升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从而保障语文的教学质量。

2.3 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也少不了课堂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将最终目的放在奖励和惩罚上,这并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而新时代背景下的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开展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进步,通过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更好地弥补学习的短板。同时,教师也要注意适当地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组织学生预习《爱莲说》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引导大家进行预习,展现课文的寓意,应用简单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之后,引导学生尝试对该课内容自行制作出导学案,并对学生的导学案做出中肯客观的评价,指出优点和缺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强化他们的阅读能力。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全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形成学生的档案袋,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的教学评价工作,也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方面表现的缺陷和问题,关注学生在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从综合角度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结束语

因此,以肯定、鼓励、表扬为主,提醒、纠正、批评为辅的方法,一定要把所有的学生都考虑进去。作为一名老师,要看到“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让那些思维活跃、思维开阔、思想深刻、表达到位的同学们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要让整个班级都像一个团结、积极、积极的学习团队来激励、引导、鼓励、评判。这样,初中语文的有效阅读才会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方绿.浅议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2022(31):91-93.

[2]孙惠.浅谈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J].作文,2022(40):34+46.

[3]黄玲.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10):40-42.DOI:10.13525/j.cnki.bclt.202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