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课后延时内容,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课后延时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丰富课后延时内容,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课后延时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张章鹏

厦门市同安区柑岭小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的“双减政策”,顺应中小学“5+2”的课后体育延时服务,国家部门大力推进体教融合发展,促进校园阳光体育,通过体育活动切实增强中小学生体魄,培育中小学生健康的体育锻炼健康习性。各小学主动号召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以锻造体魄,磨炼意志力,快乐成长。学校要以推进学生立德树人为基本主要任务,培育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通过举办了各类体育活动有助于实现以体育为运动智、以体育为运动心。坚持“减负”与“提质”并重,“减负”与“提质”同抓,以体育运动融合课后服务,回归“五育并举”育人初心,努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文章从丰富课后延时活动政策出发,深入地探讨课后延时活动现状,并根据阳光体育活动为主题给出了意见,以期望对课后延时阳光体育活动更好发展提供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后延时;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实践探索

1引言

“双减”政策可以降低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学校培训负担,通过提高教师水平加强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学生课后服务措施,真正地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义务教育,从而达到教师用心、家长安心、学校快乐的良好学生课后服务模式。“双减”更加注重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训练,教师也更加注重教学设计、集体教研,以更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孩子们锻炼的积极性,学校体育老师应带头融合其他学科,根据能力不同,安排不一样的内容,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严格贯彻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机关“五项管理”和“双减”精神,积极探索素质教育发展之路,采取扎实措施增加高等教育内容、深入改革,以增效提质促“双减”、谋发展。本文对展开课后延时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进行展开讨论及详细解读[1]。

2课后延时体育活动内容分析

课后延时体育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生们在放学回家之后,很多学生都发现在学校并无事可做,大多数家长因不能及时下班陪伴孩子,都由爷爷或者奶奶进行接送、陪伴,因为老人家的整体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教育也没有普及到,在放学回家后只能任由孩子看电视和打游戏,这一点在农村小学体现更为明显,由于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匮乏,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之外的学习时间也相应减少。

课后延时体育活动更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学校可以通过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活动补充中小学生白天在校内上课时运动的不足。由于校园的体育设施和设备比较齐全,中小学生在学校可以进行更全面的运动训练。课后延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学校也可按照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点,挑选几个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开展课外活动[2]。

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双方均在上班而不能给予充足的时间陪伴及教育孩子,放学以后的家庭教育和安全监护等问题就变成了一个令大多数家庭头疼的难题。也有许多父母选择在放学后找托管机构,将自己的孩子托付在那直到他们下班,这种托管机构一般是根据时长收费,虽然这种机构为家长带来了方便,但是小朋友聚集在一起没有学校老师的带领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再者“双减”政策的出台,小学生的作业基本上在课内就可以解决,因此这种托管机构大多数会以“散养”的形式,这样不仅不能使学生更好的成长,反而可能会培养不好的习惯。

3课后延时体育活动项目开展的可行性

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通过《有关进一步加强少年体育运动提高少年健康体质的若干意见》对青少年中小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最适宜时间提出来了具体的规定,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校课程体系改革。为加强体育课教学和课外培训工作,许多中小学校课程设置中提高了体育课程比例,在学校课后或延时服务时间里增设了体育课程特色锻炼项目,并将各项项目作为整个体育教学课程资源大体系内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在课后或延时服务时间内实施我国体育特色锻炼项目是合理的,在有助于中小学达到正常体育锻炼强度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与基础教育阶段各项政策规定之间的良性衔接[3]。

4课后延时时间开展阳光体育特色课程有效建议

4.1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通过技能培训让体育教师更加注重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需要了解到体育项目并不是某一个完全单一的运动项目,而是结合多种多样的体育特色项目。体育教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学习,也可以在学校组织下建立一个体育媒体平台;另外,学校的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应该多多关注对体育教师的线下培训工作,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而提高体育老师的学科素质和体育教研能力。而校内老师们也可以通过自发成立教学共同体、积极开展广泛的经验交流等活动,创造良性的气氛环境,进而积极提高学科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

4.2做好课后延时体育项目安全防护工作

任何体育项目都有相应的风险系数,因此保障体育运动教学安全是教育培训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其中小学生的智力和生理等各方面还处于人类发展的初期发展阶段,身体机能也还没有健全,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运动情况并不能完全负责,也缺乏相应的运动教学与安全常识。在中国积极发展校园体育特色锻炼项目的情况下,作为学校老师应该更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去保护引导学生,通过定期维护校园体育器材避免在运动器材上发生伤亡事故,积极排除出重大安全隐患。=老师们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质和心智发展状况,根据各种突发状况进行教育调整;定期组织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和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处理方法,以尽量避免学生的安全情况出现问题。

4.3开展合理的体育特色项目

兴趣是运动启蒙的老师,也能够成为学生在运动参与中最有效的激励资源,有助于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运动,获得快乐、自信等的主动感受。在课后或延时服务时间段里,开展相应特色的体育锻炼项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特殊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对特殊运动项目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性。同时,体育兴趣的养成还能够帮助学生在体育过程中积极地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而养成了学生的集体意志、创造精神以及思维上的灵活性,此外,如果学生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里,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特色项目,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压力下得到放松,进行自我调节。也可以在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身体的体育活动方式,做到劳逸结合,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养成爱运动,将运动融入到生活中的运动意识。校领导和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设置课程,让学生老师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开展课后延时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环境设置项目,如学校如果有篮球场、足球场等,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接力传球”等,从而对课后延时活动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束语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教育大环境出现了改编,课后延时活动是在中国教育大环境下一个良好的开端,不单单可以帮助学生家长减轻他们的压力,同时也会减少孩子在校放学过早没有父母陪伴或滞留在学校的各种问题。课后延时活动中的体育特色锻炼项目不仅是因政策需要而完成的任务,更应该将其融入到教学生活中,发展体育特色锻炼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从而为学习者养成终生体育意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学璞. 中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及策略[J].  2022(30).

[2]李旭林, 何雪飞. 拥抱冬季的阳光——资兴市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掠影[J].  2022(12).

[3]张生发.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一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为例[J]. 运动精品, 2021, 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