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8
/ 3

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研究

周伟杰

万向信托股份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消费结构产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现代化趋势更为明显,我国经济开始体现出新的特点。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土地资源需求量逐年上涨,但是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对经济扩张的制约作用逐步体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尤其是房地产、钢铁等行业逐年增长,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应当充分利用土地财政的作用,科学合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基于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依托土地财政开始部署一系列的措施,明确土地经济需要严格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虽然我国使用土地财政对宏观经济调控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其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该全面剖析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过程,科学合理制定出土地财政的调节机制,有效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土地经济;宏观经济;影响机制

引言:从土地经济政策而言,所制定及实施的主体都是政府,通过开展土地资源分配、经营及征收等方式落实财政活动、收支活动、利益划分活动及统筹规划活动等[1]。从我国现有实施过程分析,土地政策和国外有着明显区别,整个土地财政工作都是依托土地资源的征收权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及采用其他方式获取土地经济相关的资金收益。从政府财政征收活动分析,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是依托土地财政收入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2]。2022年全国卖地收入6.6854万亿元,同比下降23.3%。而2021年8.7051万亿元,同比增长3.5%,2020年8.4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2019年7.7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3]。但是,土地经济收入依旧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依旧很大,这需要明确其影响机制,有利于科学合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一、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耕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流失严重—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基本动力

我国人口基数大,一直以来都存在严重的人地矛盾问题。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土地资源有限性越来越突出,但是需要承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既要实现粮食安全战略,也要保障其他行业的稳定发展,导致土地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更强[4]。面对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底线,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基本保障要素。并且,现有土地资源消耗量逐年上涨,但是利用效率不高。根据现有数据测算出,GDP增长1亿元需要新投入土地资源0.5hm2;固定资产增加1亿元也需要新投入土地资源1.1hm2等[5]。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法脱离土地资源的投入,虽然现阶段各类土地资源加快投入使用,但是整体利用效率还是不高,甚至部分土地资源出现严重浪费问题,工业用地的开发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产出不高,还是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基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供应情况,需要充分利用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进行合理调控。

(二)土地资源呈现出资产化—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内在体现

土地资源本身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生产、生活中必要的基础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出资产属性。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国家财富的高低,也会干扰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6]。一旦土地资源价值非常高,往往会增大人民群众生活及生产的成本,也会影响到各类行业投资者的积极性,也会削弱国家的综合国力,这从日本经济可以很好发现。从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价值分析,基本上逐年上涨,大中型城市上涨速度更快,从2001年到2022年,土地资产价值上涨接近12倍[7]。从国外研究情况分析,一旦土地资产价值占据国家总体财富比例大,需要对其进行有效调节,确保土地资源价值稳定在相对合理的区间内。而且,也需要关注到土地资源呈现资产化的趋势,更要对土地经济收益情况进行分析。2022年全国房地产总收入8.6070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20.3703万亿元的42.25%(2021年53.24%、2020年56.77%),占地方财政收入10.8818万亿元的79.09%(2021年97.08%、2020年103.7%),占到全国税收收入16.6614万亿元的51.65%(2021年50.39%、2020年67%)[8]。但是,我国土地资源经济收益分配上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充分体现出国家所有权,导致土地收入没有最终投入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更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充分利用房产经济拉动地方GDP总量,直接影响到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因此,应该对土地资源经济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充分利用土地价格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有效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三)土地资源特征—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现实作用

从国家构成要素分析,往往是有三个要素组成的,包括政府机构、人民群众、土地资源,这三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土地资源本身有着多种属性,既可以充分体现出国家主权,也可以作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资源。国家构成的要素关系和土地资源的多种属性促使土地关系是复杂的,也形成内容繁多的土地制度[9]。从经济层面分析,土地资源是客观世界的物质,也体现出价格属性,还需要受到产权上的制约。从市场层面分析,土地资源体现出两种自然属性,包括面积及价格,但是需要使用价格对价值进行体现。土地资源特征直接影响到土地经济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多样性[10]。因此,应该认识到土地经济的复杂性,不能只从土地资源价格、经济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理解,更要从土地资源本身的特征全面分析土地经济的本质特点,从经济层面掌握土地经济参与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逐步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制定土地经济的作用方式,有利于发挥出土地经济的作用,以此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二、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制

(一)传输渠道分析

不管是实施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输渠道都需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生产传输渠道,任何行业的产量和资源投入有着密切关系,这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另一方面,社会价值实现及分配过程。尤其是土地资源,有着多元化的经济特点。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通过利用土地经济参与到宏观经济调节中,应该对土地资源供给数量、土地资源结构等综合考虑,依托物质生产过程对社会财富进行合理分配,有效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这种作用机制往往借助财富创造理论进行体现,源于从生产过程分析,对土地资源要素的调节本质上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总产出。因此,这就需要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经济政策,逐步利用土地资源要素调整优化生产力。

从宏观经济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是需要对生产力进行不断提升,这需要在不同时间及空间对生产力进行科学合理利用,但是需要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调整,有效保障其在各个行业中发挥最大作用,以此达到产出效率最高。一般情况下,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包括人员、生产资料等,这是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更多是派生性的。土地资源是生产力中最为特殊的。从土地资源性质分析,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劳动对象;从物质组成分析,这是自然因素,但是其对整个经济活动内容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所体现的并不是单个要素的作用,而是对要素整合后发挥的作用,这需要将生产要素从整体层面分析,充分体现出综合性特点。只有将所有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融合,才能产生经济学上的生产力系统。土地资源也是包含在该系统中的,能够有效发挥出生产要素作用。并且,各个生产要素有着明显的关联性。如区域位置的便利条件、地质基础的良好等,都与生产过程有着密切关系,这需要确保各个要素的设置是适当的,才能有效发挥出整体作用。例如,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涉及到相关的生产要素,更要有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要想科学合理发挥出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作用,需要对各个要素的特点进行掌握。例如,从土地资源分析,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作用程度也是不同的,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因此,土地资源在区域中的应用过程,对宏观经济影响都是重大的。

(二)实施机制分析

从政府实施宏观调控角度分析,应该从市场经济层面进行综合考虑,对宏观经济波动进行稳定。这就需要严格遵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再利用宏观调控工具进行有效调解。一般情况下,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施机制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利用土地资源供给数量和土地资源价格;第二,科学合理调整优化土地资源经济收益的分配;第三,是明确土地资源的资产创造作用;第四,要分析出经济波动情况,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奠定良好的环境。从整体层面上,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过程,主要是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发挥的作用,这就需要从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方面进行思考。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参与到宏观经济调整中,往往使用两种调节机制,包括自动稳定及相继抉择机制。而在货币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节中,主要依托对利率的影响,从而对货币市场供给数量进行有效调节,以此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在利用土地经济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中,也需要从两种作用机制中选择出一种,这需要分析出宏观经济的具体情况,再选择适合的调节方式,有效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当然,土地经济本身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选择出合理的土地经济工具,也要充分发挥土地经济的特点,有效实现经济的调节作用。一般情况下,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从规划、土地资源供给、产权、土地价格、财政政策等方面进行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所需要选择的土地经济工具是不同的,这需要先对宏观经济环境情况进行明确,才能有效发挥出土地经济的作用。

结束语

土地经济对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是多样化的,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基本上会使用到多种调控工具,而土地经济是宏观经济中最为常用的手段。从实践过程分析,要想充分发挥出土地经济的作用,需要从以往的行政手段逐步进行转变,加大对经济及法律手段的运用,有效保障宏观经济形势稳定。并且,我国本质人均土地资源少,加上土地资源并未实现全面的高效率利用,这就需要科学合理使用土地经济手段,充分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影响,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也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实现更大的发展。因此,在土地经济参与到宏观经济形势中,应该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明确,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调控方式,逐步保障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邹琳华,钟春平.饥饿供地,还是售地冲动——基于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出让及房价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22,43(03):82-97.

[2]周旺,徐天祥.土地财政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的实证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29-35.

[3]金成晓,姜旭.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财政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作用机制与政策规则[J].财政研究,2021(02):59-77.

[4]刘大鹏.土地财政、政府行为与企业杠杆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经济体制改革,2021(01):93-99.

[5]周彬,韩律.土地财政、内生货币和企业融资成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验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12):53-67.

[6]王永华,雷宇,王森.中国的土地财政与宏观经济波动研究——基于贝叶斯估计的DSGE模型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05):83-89.

[7]胡海生,刘红梅.土地财政收入、生产性支出和经济增长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非线性阈值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0,41(04):78-85.

[8]詹新宇,苗真子.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0,40(07):14-28.

[9]马震.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20(02):44-51.

[10]孙超.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债务与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地方政府公共选择的视角[J].财政监督,2019(05):87-94.

作者简介:姓名:周伟杰(万向信托股份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周伟杰(1991年3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广东省新会市,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