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8
/ 2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探析

熊雨

广州君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为提升风景园林设计水平,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植物造景的应用方法。首先,简单介绍了项目案例基本情况,阐述了其功能定位,随后分析了该项目的设计原则,最后从不同功能分区入手,分别对植物造景设计应用进行了讨论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应用;设计

前言: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彰显风景的美观性,还应兼顾园林不同功能区域的要求,体现出人性化、功能性特点。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植物造景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植物造景,可以起到空间分割、遮阴、净化空气、水质以及营造环境特色等作用,因此更有利于提升整体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为了更好地满足上述需要,必须要加强对植物造景应用分析,这对提升整体风景园林设计质量水平而言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

一、项目概况

现有某市政公园风景园林设计项目,该项目位于城市东区,周围道路体系配置完善,交通便利。同时该市政公园还分布有多个住宅小区以及其他一些公共设施[1]。该项目在风景园林功能设计定位为“口袋公园”,位于城市内部区域,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服务于周围城市居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公共绿化面积,满足周围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生态的要求。因此在整个风景园林设计中,做好植物造景合理搭配应用非常重要。同时该项目存在多个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公园主要入口景观区、次要入口景观区、儿童活动区、成人锻炼休闲区以及疏林草地景观。整个市政公园集休闲、锻炼、娱乐、游览等功能为一体,注重凸显服务功能,彰显植物造景特色,提升城市整体公共服务水平。以下是对该项目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应用具体分析。

二、项目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原则

在该项目中,针对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在选择造景植物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公园自身的功能定位等,科学合理选择造景植物,促使造景植物健康茁壮成长。一年四季均呈现出不同的景观。(2)生物多样性原则。在进行植物造景时,还应注重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结合实际造景需求,尽可能选择多种类型的植物进行造景,体现植物群落生物的多样性[2]。加强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合理利用,提升植物造景价值。(3)美学原则。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还应遵循美学原则,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尽可能凸显植物的颜色美、形态美、意境美等,充分利用植物不同生长部位所具备的观赏价值,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要求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更好地彰显风景园林的美感。

三、项目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应用

(一)公园主入口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应用

在该项目中,由于功能定位是“口袋公园”,因此位于城市内部区域,主入口在城市道路街角位置处,该位置较为醒目,且便于城市居民进入。在该区域,设计了四个树池,不同树池所占面积不同,形状不同,以此组成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景观空间。其中一个树池面积最大,形状为长方形,在植物造景方面,采用了组团配置形式。为了让整体植物景观更有层次性,上层植物采用了榆树、樟子松、黄杨等高大乔木进行配置,中层植物采用了连翘、山樱花等,下层植物采用了三色堇等草本植物,从而更好地彰显入口景观效果,在入口景观位置处,配置有景观石,上面刻有公园名字。其他三个树池面积适中,形状设计为三角形、梯形与五边形树。在树池内,采用了孤植配置形式,主要配置了一些“姿态美的植物”,通过树池孤植来彰显其姿态美感。采用了雪松、香花槐等植物进行配置。其中在三角形树池中,设计了两层台阶,便于游人休憩,充分彰显了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的人文关怀特征。

(二)公园次入口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应用

在本项目中,次入口景观区域位于公园的东南位置处。为了对整个入口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在该区域设计了两个树池。将入口分为东侧与东南侧。其中在东侧位置处,搭配了雪松,采用了孤植配置形式[3]。在东南侧,由于空间区域较大,设计的植物树池面积也比较大。因此采用了植物组团配置方式。该处植物配置采用了合欢、香花槐+金叶桧等植物,这些植物颜色鲜艳,整体景观较为醒目,不仅观赏效果极佳,而且能够更好地凸显入口标识,便于人们寻找。同时还搭配了座椅,供城市居民休息。在座椅附近,搭配了紫叶矮樱、皱皮木瓜等灌木,体现入口景观的层次性,还起到了遮阴的效果,更好地满足居民的休息、观赏需求。

(三)公园健身休闲区域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应用

在该项目中,健身休闲区域位于公园的西侧。在植物造景方面,采用了树池设计形式,并配置了一些绿色生态植物。既有高大的常绿植物樟子松,起到遮阴纳凉的效果。又配置有铺地柏等灌木植物,该植物配置在健身区域草坪角隅。这种植物本身有着净化空气、吸附尘埃的作用,因此有利于营造出一个空气更加清新的健身休闲环境。在北侧区域,为了体现其功能性,设置了座椅供健身人员休息。同时还配置了一些健身器械与乒乓球桌等体育健身设施,供中老年人健身、休闲,更好的凸显区域的功能价值。

(四)公园儿童活动区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应用

在该项目中,儿童活动区域位于运动健身区的南侧。在该区域中午造景方面,采用了颜色较为鲜艳的观赏性植物山樱花等,让该区域整体颜色更加明亮鲜艳,富有童趣。同时考虑到儿童活泼好动的因素,引入了大量的乡土树种,这些树种适应能力强,存活率高。此外,在地面植物搭配方面,引入了一些蕨类植物,供儿童探索,让整体区域植物景观富有童趣。在该区域南侧以及场地中,配置了高大的乔木,遮阴面积大,夏季可以起到良好的遮阴效果,冬季乔木落叶后也能够保证场地有充足的阳光,从而便于儿童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玩耍嬉戏,让儿童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场地中央,设置了场地布置儿童游乐设施,场地四周设置了座椅,供家长以及儿童休息,充分凸显了该区域的植物造景的功能价值。

(五)公园疏林草地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应用

在该项目中,疏林草地在公园的外侧,其中在疏林草地的东侧,配置了大量的乔木,从而可以起到一定的阻隔公园内外视线的作用。在草地中心,采用了植物组团配置方式,采用植物以雪松、紫叶李等位置,促使植物景观配置整体更富有层次性。在转角座椅位置处,留出大面积绿地,从而供城市居民躺草地、休闲等需求。在公园的东侧,地势较低,配置有小型的人工观赏池塘,在池塘配置了一些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以芦苇、狭叶香蒲等植物为主,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水生植物的生态效益,除了能够有效净化水质以外,还能够有效彰显公园的植物景观特色。此外,由于小型池塘水深有限,为了搭配更多水生植物,该项目还采用了新兴的生态浮岛技术,解决了水生植物种植受水位影响的限制,打破了水深带来的局限性,从而提升了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发挥其净化水质作用的同时,兼顾美化水体景观,提升整体园林风景设计效果。

总结:总而言之,园林风景设计是一项专业复杂的内容,其中植物造景应用非常关键。必须要提高重视,结合实际公园景观设计项目,分析其功能定位,了解不同的功能分区,基于实际需要,合理进行植物造景的搭配,从而更好地满足园林风景设计的需求,提升整体园林景观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忠军,孙忠雷.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2,40(14):60-62.

[2]尤绍鑫.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2,45(02):41-43.

[3]张世杰.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21,44(0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