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浅析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

魏宇晨

白银铁运物流有限公司 白银市 730912

摘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传统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中的不足,提高了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强化了安全生产监督效率。本文以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为核心,通过探究其实施的基本要求与工作重点,明确主体责任,并具体提出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实施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的号召,生产部门落实了“包抓”的工作机制。明确了“三管三必须”的监督管理责任,即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将“谁用工,谁包抓,谁负责”的责任主体落实到位[1]。基于此,对企业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实施情况分析如下。

一、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实施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实施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应持续进行“包抓”监督检查的工作,确保责任制度的实施效果,检查工作要按照规范严格执行,不能只是表面敷衍。在节假日或者极端天气期间,应强化“包抓”监督检查的工作,确保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岗值班。在实施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的期间,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包抓”监督组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追踪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2]。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包抓”监督检查计划,“包抓”监督组的成员应按照企业的计划要求统一安排检查工作。“包抓”监督组的成员需要将检查情况记录到工作日志中,并及时汇报给安全委员会,再由安全委员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汇总反馈。“包抓”监督组要严格按照规范制度执行检查工作,明确监督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应将发现的问题清楚地记录在安全检查工作日志中。

(二)工作重点

“包抓”监督组应将企业的生产现场作为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避免生产现场出现例如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等不安全情况。应确保安全生产“包抓”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避免企业出现不安全的生产状态。除此之外,针对油品库等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危险区域,企业的相关部门要负责该区域的安全问题。

二、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的主体责任

一是成立安全生产“包抓”工作组。包抓组组长与副组长负责划分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带领小组成员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包抓组成员负责完成组长分配的安全生产工作。首先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其次针对生产过程中违章指挥、违反操作规则等不合理的行为及时制止[3]。包抓组联络员负责将包抓检查计划及时报告给领导,其次将本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如实记录后汇报给安全管理部门。包抓组秉持“专业对口、分管负责”的原则进行包抓分工。即按照“谁包抓、谁负责”的原则,各包抓组要经常深入包抓区域的生产环节,对生产工作开展检查、督促、指导、修改等工作,联络员要及时与包抓组成员进行交流,做到包抓工作的动态管理,若开展包抓工作期间,小组成员发生变化,则由继任者承担其工作以及责任。

二是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包抓组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将重点放在包抓单位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措施、疫情防控措施以及设备的排患检查等方面,并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安全计划以及防患措施等。

三、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的内容与实施建议

(一)建设安全生产“包抓”体系

安全生产“包抓”体系建立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指导下,要求生产工作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建设安全生产“包抓”体系,有利于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各技术人员、各生产职工的职责,确保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在生产出现安全问题后迅速找到相关责任人并追究其责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做主,谁负责”的安全生产“包抓”原则。

各级领导在负责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时,在原有的计划、实施、评价生产工作的基础上,落实计划、实施、评价安全工作。各生产职工应当牢记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遵守生产原则,规范作业的同时监督其他生产职工的操作是否规范。各职能部门,包括财务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设计部门等,需认真负责岗位工作,在自身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

(二)“包抓”计划实施与检查

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执行与落实的情况,督促包抓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一是计划。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中,应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可行性计划,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以及目标,针对不同岗位部门制定不同安全工作内容。二是实施。务必保证包抓小组的计划工作实施,包抓小组组长及成员分配不同任务,切实落实相关的监督工作。三是检查。包抓小组应深入包抓单位进行现场检查,针对各个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评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根据工作落实程度,实行奖惩制度,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惩,赏罚分明,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四是改进。针对包抓责任制度实行过程中取得成绩的条例进行保留、进一步完善,对于不符合实际或不利于实施的条例进行删减,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结合包抓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动态发展实际,制定符合当下的包抓责任条例。

(三)确立“包抓”责任制度实施原则

督促包抓单位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督促安全生产会议的召开并参加。监督检查上级文件、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一是严格性原则。安全生产事故往往是因为基层工作人员的疏忽而造成的,然而企业领导往往不会过分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忽略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的行为,工作人员也不会对安全事故进行反思、吸取教训,企业从上至下没有正确面对安全事故的态度,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包抓”主体责任制度。二是公平性原则。实施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要坚持公平性原则,要求面对法律、制度、纪律做到人人平等,法制大于一切,绝不允许出现权势、钱财、人情左右法制、凌驾于法制之上。公平分配安全生产人员的工作,公平监督、评价工作质量。三是公开性原则。要求执法部门公开执法,执法人员相互监督,企业领导接受内部与外部监督,严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监守自盗等行为发生。

(四)强化“包抓”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及自我提升

一是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签订安全协议,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感,针对包抓单位的安全生产现场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发现隐患排除隐患工作,定期对安全生产人员做职业健康体检,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基础工作的管理。

二是人员自我提升。包抓小组人员应当自觉参加各种组织形式的学习培训,包括单位内部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以及单位外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其次,包抓小组人员应当制定工作开展计划,预设工作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包抓工作的效率。再次,包抓小组人员应当加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可以通过自我激励的方式提升对包抓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包抓小组成员应当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站在岗位以及单位的角度思考问题,认真履行自身的包抓工作,面对收买、贿赂等行为,能够拒绝诱惑,将自身职责放在首位。

(五)“包抓”责任制度实施考核

包抓组全体成员若不认真履行职责,敷衍了事,则予以罚款200-1000元不等,视程度而定,情节严重者当进行岗位调整。包抓组成员定期接受考核评比,针对工作质量(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整改)进行考评,表现优异者给予200-500元不等奖励。

(六)强化“包抓”工作开展及控制手段

“包抓”小组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询问、查阅档案、个别交谈等方式,对包抓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分析和改进:一是对于包抓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取得进展的方案予以肯定,对不完善、效率低的措施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与后续的工作建议。二是对包抓单位在疫情环境下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针对通风、消毒、出入人员登记等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整改建议。三是对包抓单位生产车间的设施设备进行排查,若发现设备故障,应当督促包抓单位及时抢修,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应建议暂停包抓单位的生产工作,排除隐患后再投入生产。四是对包抓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工作进行监督,首先分析其安全责任制度的制定是否完善、合理,其次分析其落实情况是否全面、有效。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实施的要求与工作重点加以分析,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该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强化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监督质量,将安全生产中的诸多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大推行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针对安全生产的特点,对制度内容加以细化,明确相应的安全生产“包抓”原则,并加大制度实施考核,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包抓”责任制度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安平,刘焱.论企业如何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化建设[J].化工管理,2019(09):76-77.

[2]冯振东.浅谈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包保”激励约束制度[J].吉林劳动保护,2017(04):20-22.

[3]吕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措施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2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