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高效种植管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林业高效种植管理技术

邹宗明

身份证号:350428197109144578

摘要:推动林业长远发展,就要加强林业栽培种植,做好林业建设的所有环节,当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构建生态林可以缓解环境问题,也可以保证经济发展,所以,应该强化宣传,发挥整个社会公众的力量,鼓励更多人投身到林业建设中。但是,在实际的林业建设中,林业建设主要依靠林业和草原局的规划和引导,林业栽培和种植依靠的是千千万万个植树人,而林业栽培方法直接决定林业质量,因此,要重视林业栽培的所有环节,做好树种选择,强化日常管理,实施长期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才能推动林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高效种植;管理技术

1林业种植及应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林业结构不合理

在当地林业种植过程中,单一树种会降低林业种植的整体质量,从而导致更多的病虫害威胁,导致当地林业种植者失去经济效益。对此,有关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丰富森林种植树种和整体结构,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从而进一步优化当地林业结构,确保林业结构设计能够更加合理。从相关研究和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地一些大型自然生态保护区生物物种众多,植被丰富,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大多数绿化建设项目将选择成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树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扩大草坪面积。然而,由于当地植物绿化建设十分简单,绿化质量不高,林业种植和绿化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城市公共区域选择树种时,应尽可能丰富植被多样性,这也是直接影响城市绿化发展质量的主要原因。

1.2缺乏种植品种

现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自然植被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这种情况也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当地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微生物和植物种群,它们在改善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作用。然而,从当地绿化环境的角度来看,许多城市绿化会选择一些成活率高、实用性强的花卉,如草地、垂柳等。许多大中型单一植物类型不仅缺乏个性化,但也没有重视植物景观的使用价值和整体环境,限制了城市景观的多元化经营,给当地景观的发展趋势增加了许多不利影响。

2林业高效种植管理技术

2.1理规划种植区域

在植树之前,有必要调查种植场的土地质量,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林业生长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条件。经过初步准备,更专业的林农应密切关注花木品种和种植地点的特点,制定合理的重点管理办法,统筹规划总种植面积,开展有针对性的造林工作,合理配置不同的绿化植物,灵活利用造林地的土壤资源。在选择苗木的过程中,应调查苗木的物理条件,以确定是否存在病虫害等风险源。种植前,必须对花草树木的种植面积进行整改,使种植树木的自然环境有效满足植树要求。

2.2苗木选择

在林业种植过程中,苗木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当地林业种植人员必须在专业指导下选择种苗的专业步骤。在严格检查和选择的前提下,提高苗木种植质量,确保树木在后续种植和养护费用中健康生长,并建造更高质量的树木。同时,还需要从种植的核心需求角度严格控制苗木质量,以防止苗木出现异常状况和病虫害的威胁。在此过程中,合理询问当地森林幼苗的外观,以确保其尺寸和发育良好,具有正常的颜色外观和细腻的皮肤,并始终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趋势。

2.3栽种准备

所选苗木的树干直径约为4厘米,苗木的根部始终保持详细,没有昆虫吞食树干的痕迹。这些问题确定后,在种植活动中,应对称设计计划的种植点,以避免因相对密度过大或其他原因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此外,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幼苗根和叶的完整性,以防止和伤害它们,并保持后续种植主题活动。

2.4科学合理施肥

在播种过程中,首先,应使用机械等物品切开40厘米大小的沟,在沟内挖一个容积为50立方厘米的坑,为种苗做准备。然后在坑内施肥,化肥的用量通常为10公斤分解后的粪肥,外加0.25公斤磷酸二铵。肥料必须与回填土充分搅拌。幼苗的根部宽度应在30~40厘米。

2.5保温技术

外界环境温度是影响林木种苗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苗木种植成功的初期,必须要时刻关注外界环境气候的变化情况。如果是气温较低的冬季,那么就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来为苗木提供生长需求的温度,避免苗木由于气温过低而死亡。比如可以将保温条裹在树干上,增加苗木周围区域的温度。还可以将土壤覆盖在种苗的根部。这些方法都可以保证苗木生长温度得到满足

2.6灌溉技术

在林木生长过程中,水分是不可缺少的养分之一,只有林木吸收了足够的水分,才能够保持健康生长态势。对此,当地林业种植人员需要对种苗进行适当的灌溉,确保林木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在枯水期可以选择人工灌溉的方式来保证林木生长所需求的水分,减少因缺水导致的林木枯萎问题,提高林木的存活几率。如果是在雨季,就要采取人工方式做好排水工作,在种苗周围挖好排水渠,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避免出现种苗腐烂的情况,保证苗木根系的健康生长。

2.7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2.7.1建立病虫害预测系统

目前,我国林业面积不断扩大,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逐年增加,在林业病虫害治理过程中,应采用综合性防治策略,才能保证林业健康发展,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前期的科学预防才能达到高效的治理效果。建立林业病虫害预测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林业病虫害预警监测中,可以保证林业相关单位及时了解林业发展动态,一旦发现林业病虫害,可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切断病虫害感染路径,防止病虫害造成更大的损失。目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林业病虫害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林业病虫害的生长规律发生特点,为病虫害治理提供了基本参考。

2.7.2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重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的侵害,林业建设中,病虫害发生概率极高,一旦发生,应采取综合治理技术,并做好全程化病虫害治理的心理准备,针对性的治理。在实际管理环节,应加强日常巡视。将更多治理技术应用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第一,可应用物理防治手段,物理防治手段主要是借助控温技术破坏害虫生存环境,也可将红外线技术应用在病虫害防治中,物理防治技术可以防止森林生态受到破坏,且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第二,将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在病虫害防治中,生物手段是借助病虫害的天敌来控制病虫害,在森林中引入灰雀等鸟类遏制病虫害。第三,还可以借助化学防治手段,适用于病虫害范围较大、病虫害较为严重的林区,对生态破坏性较高,所以,选用药剂时,应选用低毒药剂。

结论

林业栽培技术有助于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美化城市等。但在此过程中,种植者必须结合林业发展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林业栽培技术和方法,为以后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洪霞.林业种植技术及养护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2):47-48.

[2]张丽萍.林业种植管理技术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11):83.

[3]毛艳燕.浅析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及养护措施[J].种子科技,2021,39(9):97-98.

[4]史生贤.林业造林种植技术应用探究[J].种子科技,2021,39(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