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地名源流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3

余姚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余姚境域,距今7000年前新石器时期,创造了河姆渡文化,当属古越族居之地。夏、商、西周,传为舜后裔支庶封地。春秋战国时,属越、吴之域。战国中期后属楚。秦置会稽郡,郡辖余姚等县,以“句馀山以名县”。西汉、三国时期,余姚仍属会稽郡。之后余姚随政区调整各有归属,称名不改,历治今址。

关键词:余姚;河姆渡;会稽;句馀山;地名源流

余姚境域,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族居繁衍,并创造了闻名中外的河姆渡文化。[1]夏、商、西周,传为舜后裔支庶封地。春秋战国时,始属越国,后归吴又复为越国。战国中期楚威王时(前339-前329)灭越后,属楚。秦王政(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置会稽郡,郡辖26县,有余姚县。

余姚,即馀姚,自称名后,无论是封国邑还是县名,专一不变,在中国政区地名中,实属罕见。

西周之前,余姚境域当属古越族居之地。

其一,古文献有载。古越族见载于文字记载者有《公羊传》:“於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何休注:“越人自名於越。”(於越即指于越)。《周礼·冬官考工记》有“粤、燕、秦、吴”之载,“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粤,古通“越”。这表明早在西周前就有古越族的存在。《逸周书.王会解》载有:“东越”“于越”“且瓯”“越区”等古越族名称。《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李桢曰:“诸越,犹云於越。”《吕氏春秋·恃君览》:“扬、汉之南,百越之际。”之后贾谊《过秦论》《汉书·地理志》《汉书·严助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2]《越绝书》[3]《吴越春秋》,皆载古越族史实与传闻,尤以最后三著作为详。南宋《路史》详释“百越”族称,但难以考证。

其二,出土文物有证。华南地区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今广东[4]、广西[5]、江西[6]、湖南[7],均发现突破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八千多年的稻谷遗存。[8]

学术界多认同:古越文化物不同于中原华夏文化,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断发文身”“契臂为盟”“捕食海产”“鸟蛇图腾”“善种水稻”“干栏式居住”“习于水斗”“善操舟楫”“善用青铜器、玉器”、“善制几何印纹陶”等等。彭适凡先生《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认为:南方古越族是几何印纹陶的主人,颇得学界认同。而这些古越文化主要特征,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南方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考古文物的印证。

其三,河姆渡文化及良渚文化是古越文化的代表。前者主要分布今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距今约公元前5000-前3300年。出土大量陶器、稻谷(人工栽培稻)、饲养的猪、狗、牛骨、渔猎工具各类骨器,编织纺织物、木作工艺十分突出,以及干栏式房屋和水井、墓葬等。陶器纹饰有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9]河姆渡文化晚期,可能受到马家滨文化、崧译文化的强烈影响。[10]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及太湖地区,南以钱塘江为界,西北至江苏省常州市一带。距今约前3300年—前2200年。出土的稻谷、玉器、刻纹黑陶、竹编器物、丝麻制品、干栏式建筑及层级墓葬,均显示了长江三角洲原始社会末期的物质文化发展水平。良渚文化时期,氏族社会已走上解体的道路,良渚文化由崧译文化演变而来。[10]272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古越文化可上溯至中国东南部及南部沿海一带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其古越文化遗存,主要有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江苏苏州市草鞋山遗址、马桥遗址、崧译遗址、良渚遗址,福建漳平市奇和洞遗址,广东博罗市缚娄古国遗址、广西桂林象山区甑皮岩遗址。湖南道县的玉蟾岩遗址、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应都属古越文化范畴。

其四,古“越为禹后说”乏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2]1421后20余世至允常。春秋末,允常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公元前496年,允常子勾践立为越王。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越王无疆之子裔竞相立王称君,散居长江之南及沿海各地,尤以今福建省一带为多。

古越族源自当地原始住民。余姚亦当如此,上述已证,不赘述。然而,我在《苏州地名源流考》一文中,坦承“吴地文化,实际上是中原文化、楚文化、东夷古越文化综合孕育发展而成,是一种文明程度不亚于中原文化且具地域特色的文化。”[11]继在《杭州地名源流考》一文认为:根据先秦古文献所载以及出土文物所考,大禹后裔主支当族居在泰山南面附近一带。不知何时,可能西周初为徐夷方国所迫,其中大部南迁今上海、浙江东南一带。这是余杭(今杭州)得名之理据,即可能与大禹后裔族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活动有关。越灭吴后称霸中原,移国都于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琅琊区),“会稽”地名,当属移借今山东泰山一带古“会稽”地名。

由此推之,吴越文化之根基应是古越文化,至大禹治水后,其后裔南迁江南太湖流域,中原夏文化才开始与古越文化争战融合;再经周初吴太伯,取“商於古道”奔至今江苏晋江市一带筑城族居,与古越族共创不亚于中原文化且具地域特色的“湖熟文化”,后历几次向东南迁徙,最终立都姑苏(今苏州)。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郡辖余姚等县。[1]57西汉、三国时期,余姚仍属会稽郡。

余姚,何以得名?

余姚得名,历有三说。一是《山海经·南山经·会稽山》说;二是明万历《绍兴府志》说;三是晋《风土记》及《句余山》说;四是明代《郡县释名》说。

二说最早见载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次载于晋代孔晔《会稽记》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明万历《绍兴府志》《余姚县志》亦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会稽,姚乃其属邑,故云余姚。”此说流传甚广。国史、地方史籍及地方志,多认同此说。从《史记》所载及地方文物出土及学术探讨角度看,这一说法并非无据之说,不可轻易否定。然而,此说也并不完善。因夏朝以姒为姓,而虞舜后裔则姓姚。

三说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又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馀姚。”[2]24唐代《元和郡县图志》:馀姚县,“本汉旧县。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12]据《史记》《风土记》和唐代地理书所载,以及明清时地方志书考载,加上出土文物考证,不排除这一说法的合理性。

我们认为,余姚得名,《山海经·南山经·会稽山》一说,最为可靠。《山海经·南山经·句馀山》与《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切合。

其一,《山海经·南山经·句馀山》载:翟父山“又东四百里,曰句馀山,无草木,多金玉。”(句馀山,唐代改称四明山)。晋代郭璞注:“今在会稽馀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九》:“江水又东经馀姚县故城南,县城为吴将朱然所筑,南临江津,北背巨海……因其句馀山以名县。山在馀姚之南,句章之北也。”[13]由此可见,馀姚县称名,源自句馀山。

其二,余姚之“余”,当为古越语,古越人谓盐为“余”,后被华夏语译为“余”。《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第十》:“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3]127今浙江余姚、余杭、余暨、余干、余发等地名中的“余”,皆与其地古越人产盐有关。[14]句馀山,当为古越语华夏语译写地名。据有关学者研究,句馀山之“句”,为古越语敬语修饰语。[15]古越人常在实物地名前,加敬语作为修饰词。这表明句馀山(今四明山)一带,有一古越人部落,因临山近海,族居此地的古越人,均以产盐为业,故称为“句馀山”。

其三,余姚为“舜后支庶所封之地”,可信度极高。我在《韶山地名源流考》《上虞地名源流考》中认为:从先秦文献及出土文物双重印证:虞舜出生地望在今山东菏泽市一带。袁广阔先生认为:经考古挖掘发现今菏泽牡丹区胡集镇遗址,历经新石器、商、周、汉、金、明、清多个时期,出土了大量各个时期的文物,结合《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文献所载:成阳(雷泽)故城遗址最早地层为龙山文化堆积,这与文献记载尧舜所处年代结合。[16]由此确证,尧舜最早活动区域,应在今山东菏泽丹牡区胡集镇古成阳遗址一带。后尧都迁至山西临汾市襄汾陶寺,也影响较大,皆可考。

《史记·五帝本纪》:“尧子丹朱,舜子高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公元前21世纪,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有虞”(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称虞国。《史记·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後,得妫满,封之於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2]1311

我认为最有可能是,约在殷商末期,虞城商均后裔可能参与了的反商活动,被商纣王灭国,宗支南逃避险于今浙江上虞,与先祖夏禹后裔一支共族居于句馀山(今四明山)一带,将中原姚墟地名,移借于此,称姚坵;而流经于此的河流,改称姚水;南迁姚氏为姚族且族居于今余姚镇一带。从华林甫教授30年前研究句章、余姚县域示意图情况看,余姚镇地处余姚河与东横河交汇之处。古时姚族后裔取“句馀山”之“馀”、“姚水”之“姚”,连缀称馀姚(1950年后简写为余姚),是极有可能的。

秦置会稽郡,在今宁波市境置鄞、鄮、句章3县,亦云郡辖余姚等县。西汉置余姚县,治今余姚镇。西晋太康二年(281),会稽郡改称会稽国。永宁元年(301)复郡。东晋太宁二年(324)改国。之后或郡,或国,余姚均为属县。

隋开皇九年(589),省余姚县入句章县;废会稽郡置吴州,余姚属之。大业元年(605),改吴州为越州,三年废越州复会稽郡,句章均为属县。唐武德四年(621),析句章复余姚县,又置余姚州;废会稽郡复越州,姚州属越州。七年,废姚州,余姚县仍属越州。天宝元年(742)废越州复会稽郡。乾元元年(758),废会稽郡复越州。余姚均为其属县。

隋唐时期,导致政区频调,归属随改,必有深因,我在《永州地名源流考》中有所引述[17],余不赘述。

五代之后,余姚县或属越州,或属绍兴府,或属绍兴路。元贞六年(1295),余姚县升为余姚州,仍属绍兴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路复为府,余姚(州)属绍兴府。明洪武二年,废州复为余姚县,仍属绍兴府。清因之。民国后政区频调,县名不变,归属随政区调整而频更。1949年5月后,设余姚县,属宁波专区。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余姚县属之。1983年撤宁波地区为宁波市,余姚县属之,1985年7月16日,撤余姚县为余姚市,仍属宁波市。[1]57-58

境内平原丘陵交错,气候湿润,农产富有;毛竹、茶叶、杨梅、榨菜历为特产。工业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名胜古迹有河姆渡遗址、黄宗羲墓、五桂楼、通济桥、舜江楼、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等。姚剧为省地方剧种之一。[18]

参考文献:

[1]余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余姚市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57.

[2](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21.

[3]赵晔,应劭,崔鸿等著.野史精品(第一辑)[M].长沙:岳麓书社,1996:86-157.

[4]广东省博物馆.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J].考古,1982:(5).

[5]周国兴.白莲洞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J].史前研究,1981:(4).

[6]江苏省文管会.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J].考古学报,1963:(2).

[7]吴小红,伊莉莎贝塔·博阿雷托,袁家荣等.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早期陶器及其地层堆积的碳十四时代研究[J].南方文物,2012:(3).

[8]裴安平.彭头山文化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J].农业考古,1989:(2).

[9]浙江省文管会.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8:(1).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188-191.

[11]彭雪开.苏州地名源流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1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619.

[13](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688.

[14]彭雪开.杭州地名源流考[NB/OL].[2022-10-23].今日头条·地名传播,https//www.toutiao.com/.

[15]罗玉兰.古越语“句”“姑”探微[J]龙岩学院学报,2006:(5).

[16]袁广阔.菏泽成阳与燕帝关系非同寻常[N].光明日报,2018-02-10.

[17]彭雪开.永州地名源流考[EB/OL].[2022-06-30 ]今日头条·地名传播,https//www.toutiao.com/.

[18]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516.

(2022.12.23小改于湖南工大山水文园17栋芙蓉居。拟推发《今日头条》《美篇》《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