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桩基成孔关键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燕矶长江大桥鄂州侧主塔桩基成孔关键技术

周国友 ,魏泽军 ,何义军

(湖北交投燕矶长江大桥有限公司,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燕矶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 1860m 不同垂跨比四主缆钢桁梁悬索桥,内主缆跨度为(550+1860+450)m,外主缆跨度为(510+1860+410)m。其鄂州侧主塔桩基础采用直径3.2m的钻孔灌注桩,上下游单肢塔柱下方各28根桩基。部分桩基位于断裂带内,岩性分布不均,强度相差较大,岩面倾斜,成孔作业难度大,垂直度控制难度大的特点,故采用XR550D旋挖钻钻孔施工。为提高钻孔效率分别采用φ1.5m、φ2.0m、φ2.5m、φ3.2m钻头分四次下钻逐级成孔,直至终孔,确保成孔后的各项指标满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桩身完整性检测均为Ⅰ类桩。

关键词:悬索桥 钻孔灌注桩 旋挖钻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志码:A

1 工程概况

燕矶长江大桥位于鄂黄长江大桥和鄂东长江大桥之间,作为鄂州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的综合配套工程,距离鄂州花湖机场约5公里。跨江主桥采用1860m四主缆不同垂跨比钢桁梁悬索桥,主桁为华伦形桁架,内主缆跨度布置为(550+1860+450)m=2860m,外主缆跨度布置为(510+1860+410)m=2780m。内主缆垂跨比1/13.058,外主缆垂跨比1/12.130。鄂州侧主塔桩基础采用直径3.2m钻孔灌注桩,上下游单肢塔柱下方各28根桩基,纵、横桥向对称布置,纵桥向设置5排,桩顶设计标高+14.2m,桩长按照46m、56m、66m以及76m不等长布置,按端承桩设计。

鄂州侧桥塔覆盖层为人工填土、软塑~可塑粉质黏土,厚约0~18.4m,下伏基岩主要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其中小里程下游侧5根桩基位于襄樊~广济断裂带内,断裂带厚度约为39.6~59.5m,断裂带内的岩性主要为糜棱岩、构造角砾岩、泥岩、砂岩,断裂带下盘基岩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局部发育玄武岩岩脉。糜棱岩为极软岩,泥岩为极软岩~软岩,砂岩为软岩~较软岩,构造角砾岩为软岩~较软岩,泥质粉砂岩为较软岩~较硬岩,玄武岩为较硬岩。断裂带内岩性分布不均,强度相差较大。

图1主桥桥型布置图(单位:m)

2 钻孔桩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难点

2.1总体施工方案

参考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鄂州侧主塔处修筑钻孔平台,与施工便道顺接,钻孔平台上采用旋挖钻机施工。主塔处原始地面标高约为+20mm,场地清理整平后按1:1坡度填筑钻孔平台,回填后钻孔平台顶面高程为+23m。综合考虑承台开挖施工边线及安全距离,钻孔平台顶面长 141.1m,宽 93.6m,分为钻孔作业区、环形平台两大区域。钻孔平台靠近子堤处设置泥浆池(分为储浆池、沉淀池),平面尺寸为48.5m×31.5m。钻孔作业区钢护筒之间设置泥浆管沟,通过钻孔平台下方暗埋的泥浆管路与泥浆池进行联通。钢筋笼在加工场内采用长线法在胎架上匹配制作,分节运输至施工现场。清孔时,孔内泥浆通过钢护筒间管沟、回浆管道回流至沉淀池,经沉淀净化后输送至储浆池中进行调配,泥浆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后循环使用。清孔合格后采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成桩基施工。

图2鄂州侧主墩桩基平面布置图(单位:cm)

2.2施工难点

(1)主墩桩基为大直径端承桩群桩基础,直径达3.2m,最大长度为76m,成孔质量控制要求高。

(2)部分桩基位于断裂带内,岩性分布不均,强度相差较大,岩面倾斜,成孔作业难度大,垂直度控制难度大。

(3)单根桩基混凝土最大方量约为611m³,浇筑时间长,对混凝土性能、制备以及浇筑能力要求高。

(4)主墩桩基位于长江滩地,生态环保要求高。
3 钻孔桩技术

3.1钻机及钻头选型

桩基施工区域地层结构十分复杂,分别由粉质黏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6MPa)、中风化含砾砂岩、糜棱岩、构造角砾岩、泥岩、钙质砂岩、中风化玄武岩(45MPa)构成。考虑旋挖钻在软土层的成孔效率与成孔质量优势较大、冲击钻成孔在各类岩层的成孔效率与成孔质量优势较大,为确保工期与成孔质量,故选择XR550D旋挖钻进行钻孔施工、CK-3500冲击钻作为备选配合的方案。粉质黏土、糜棱岩及部分强风化岩层区段采用 XR550D 旋挖钻成孔,在遇到中风化岩层、玄武岩区段等旋挖钻无法钻进的岩层时,则采用CK-3500冲击钻机成孔,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与成孔效率进行调整。

3.2钢护筒插打

钢护筒采用Q235A钢板卷制拼焊而成,规格为φ3500mm,壁厚为20mm。为了考虑履带吊及罐车等顺利通行,故设置钢护筒标高与硬化后的钻孔平台标高一致,钢护筒设计顶标高设置为+23.0m,护筒底标高为+4.14m~+20.91m,长度从3m到19m不等。

为防止钢护筒顶部在插打时撕裂,在钢护筒顶部加设1道20cm宽、20mm厚的加强箍。为增加护筒顶部刚度,防止钢护筒在施打时发生变形或卷边,在护筒底部加设1道30cm宽、20mm厚的加强箍,围焊于护筒表面。同时为便于护筒的打入,将护筒底口部分加工成刃形,减少护筒入土的阻力。

钢护筒施沉采用双层整体式定位架进行平面和垂直度控制。导向架顶层及底层均设置有4个定位装置,对钢护筒进行限位。主桥桩基钢护筒采用100t履带吊+YZ-300振动锤进行沉放。

3.3泥浆配备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孔壁的稳定性,采用不分散、低固相、高粘度泥浆,其具有高悬浮、高抗盐和低失水等性能。泥浆配比材料适配比例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储浆池处设置4台1500L型高速制浆机进行泥浆制备。泥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min,新制泥浆经膨化24h后方可使用。达到使用要求的泥浆泵送至待钻孔位的钢护筒内,当钢护筒内泥浆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后即可开孔钻进,新鲜泥浆的性能满足下表要求。

表1 新造泥浆性能指标

钻进方法

相对密度

黏度Pa·s

含砂率%

胶体率%

失水率ml/30min

泥皮厚度mm/30min

酸碱度

pH

旋挖

1.02-1.10

18-22

≤4

≥95

≤20

≤3

8-11

在旋挖钻和冲击钻的实际钻进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层,适当的调节泥浆指标参数以达到最优的钻进效率;同时在钻进的过程中,建立相关台账记录成孔桩基钻进过程中的泥浆变化情况,为后续的钻进提供参考依据,以进一步提高钻进工效及成孔质量。

3.4钻孔施工

3.4.1钻机就位与调试

钻机就位前应在桩基孔口稳定位置设置4个护桩,护桩对角线交叉点为桩位中心位置,便于钻进过程中随时复核桩位。钻机就位时,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保证钻机工作正常。旋挖钻机底盘为伸缩式自动整平装置,并在操作室内有仪表准确显示电子读数,当钻杆对准桩位中心十字线时,各项数据即可锁定,勿需再作调整。钻机就位后钻杆中心和桩中心对正准确,误差控制在100mm内。钻机就位后,测放出护筒顶、钻孔平台标高,用于钻孔时孔深测量参考。

3.4.2覆盖层成孔

钻孔前先将钻斗着地,通过显示器上的清零按钮进行清零操作,记录钻机钻头的原始位置,此时,显示器显示钻孔的当前位置的条形柱和数字,操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器监测钻孔的实际工作位置、每次进尺位置及孔深位置,从而操作钻孔作业。钻孔时操作人员通过主界面的三个虚拟仪表的显示:动力头压力、加压压力、主卷压力,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开孔时,以钻斗自重并加压作为钻进动力,一次进尺短条形柱显示当前钻头的钻孔深度,长条形柱动态显示钻头的运动位置,孔深的数字显示此孔的总深度。通过操作显示器上的自动回位对正按钮机器自动回到钻孔作业位置,或通过手动操作回转操作手柄使机器手动回到钻孔作业位置。此工作状态可通过显示器的主界面中的回位标识进行监视,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抽查显示器主界面垂直度和进尺参数,确保终孔垂直度。

旋挖钻机配备φ3.2m双底板捞渣钻斗进行覆盖层内钻进。钻孔过程中每进尺5m测定泥浆各项技术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调整。钻孔过程中及时补充泥浆,始终保持护筒内泥浆面高于护筒底部至少50cm,防止塌孔。钻进至岩层面时,提出钻头,改换牙轮筒钻头或冲击钻进行岩层内钻进。

3.4.3岩层分级成孔

利用旋挖钻进行岩层内钻孔时,为提高钻孔效率分别采用φ1.5m、φ2.0m、φ2.5m、φ3.2m钻头分四次下钻逐级成孔,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装有φ3.2m上扶正器的φ1.5m牙轮筒钻头进行定位钻进,上扶正器高度不少于1.2m,钻进约3m时,更换取芯钻头取芯,若岩层破碎可直接采用双底捞渣钻头捞渣。

(2)旋挖钻机配备直径1.5m、筒高3m的牙轮筒钻头进行钻进,钻进3m后,更换取芯钻头取芯(若岩层破碎可直接采用双底捞渣钻头捞渣),反复循环施工直至钻进至中风化岩层面,完成一级钻孔。

(3)一级钻孔完成后进行二级扩孔,采用带有φ1.5m下扶正器的φ2.0m扩孔钻头进行钻进,钻进一段,利用φ1.5m、φ2.0m捞渣钻头将切削部分捞出,反复循环直至钻进至一级钻孔终孔位置,完成二级钻孔。

(4)二级钻孔完成后进行三级扩孔,采用带有φ2.0m下扶正器的φ2.5m扩孔钻头进行钻进,钻进一段,利用φ2.0m、φ2.5m捞渣钻头将切削部分捞出,反复循环直至钻进至二级钻孔终孔位置,完成三级钻孔。

(5)三级钻孔完成后进行四级扩孔,采用带有φ2.5m下扶正器的φ3.2m扩孔钻头进行钻进,钻进一段,利用φ2.5m、φ3.2m捞渣钻头将切削部分捞出,反复循环直至钻进至三级钻孔终孔位置。

(6)重复上述四级钻孔流程,直至钻进至桩底设计标高。

(7)接近设计孔底标高0.5m时,控制钻进速度,用标定好的测量绳勤测量,将超钻深度控制在不小于5cm。测量时,将测锤慢慢沉入孔内,其施工孔深和测量孔深之差,即为沉淀厚度。

(8)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核实地质情况,确认与设计要求相符后停止钻孔。通过钻渣与地质柱状图对照,以验证地质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与勘测设计资料不符,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进行确认处理。

(9)钻到预定孔深后,钻头先进行空转清土(10转/分钟),然后再停止转动,提起钻杆。

3.5钻渣处理

旋挖钻施工时,每台旋挖钻配置1个钻渣箱,并采用挖机和运渣车用于装卸钻进过程中的钻渣。钻孔过程中,捞出的钻渣暂时放置在钻渣箱内;清孔及浇筑混凝土时,回流的泥浆通过泥浆除砂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钻渣暂时放置在钻渣箱内。挖掘机及时清理钻渣箱,通过运渣车将钻渣运送至指定弃渣地点。废弃泥浆先采用泥浆箱集中储存,再采用泥浆运输专用车辆运至上述指定地点。

3.6 一次清孔

终孔后,需及时进行清孔,一次清孔均采用气举反循环法进行。在导管顶部设置弯头,将送风管插入导管内,内送风管固定在弯头的法兰盘上,通过软管与空压机连接。再向孔内输送新鲜泥浆,打开空压机开始送风。空压机将高压空气送入导管内,空气与泥浆混合后形成密度较小的气泡和泥浆混合物,由于导管内外的压力差,形成持续的泥浆流,携带沉渣顺导管排出。清孔时导管在桩孔内摆动,以便能将孔底周边的钻渣清理干净。经检测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 5cm、孔内泥浆指标符合要求后,清孔完成。

4 结语

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及接线)鄂州侧主塔基础采用56根3.2 m大直径桩基础,塔位所处地质条件复杂,且靠近断裂带,岩性分布不均,强度相差较大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大, 岩面倾斜、成孔作业难度大,垂直度控制难度大。施工时,采用旋挖钻机的钻孔方式,既保证了工期又节约了成本,进一步将旋挖钻机的使用范围扩大到3.2m的大直径。复杂地址条件的情况下,同时钻孔过程中对泥浆指标、钻进参数进行动态控制,使钻机的性能得以良好发挥。该桥主墩桩基施工已完成,成孔后各桩基桩位、孔深、孔径、钻孔倾斜度及沉淀厚度均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桩身完整性检测均为Ⅰ类桩。

参考文献

[1]文沛,吴冬冬.粉土、砂砾石综合地质层大直径超长钻孔桩优质PHP泥浆的配制及应用[J].世界桥梁,2017,45(5):17-21.

[2]贾卫中,孟超.蒙华铁路洞庭湖特大桥主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J].桥梁建设,2018,48(5):1-5.

[3]郎绿原.复杂地质下超大直径钻孔桩二次成孔施工技术[J].桥梁建设,2018,48(3):100-104.

[4]毛奎,王昌喜.嘉鱼长江公路大桥超长桩旋挖钻配合冲击钻复合成孔技术[J].中外公路,2018,38(3):199-204.

[5]杨学祥,胡浩.武穴长江公路大桥15号主墩桩基成孔关键技术[J].桥梁建设,2020,50(1):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