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初中数学成绩两级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探寻初中数学成绩两级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章靖

兰溪市黄店镇初级中学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321111

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普遍存在,与现代教育要求不符。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严重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对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作了系统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以帮助学生群体素质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数学成绩 两级分化 

在初中教育阶段,数学属于重要学科,对学生整体素养的形成及升学率都有重大的影响。然而,现阶段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却十分普遍,并已经成为了限制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一大阻碍。作为一名初中教师,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班级内学生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时,教师应该积极找出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让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能够得到整体性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数学成绩两级分化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没有主动性,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初中后,还像小学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具体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讲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二)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基础掌握不牢固,好高骛远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二、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探析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课前预习习惯

教育家莱辛曾说:好奇的眼睛往往可以看到更丰富、更深刻的事物。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解决学生成绩两极分化问题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肯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抓住初中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数学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此外,课前预习也是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进入初中以后,陡然加重的学习任务和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使得很多学生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原本的预习习惯也因为没有时间等原因逐渐消失。这种情况会造成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变低,事倍功半。久而久之,学生甚至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产生怀疑,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为了防止学生因为此种原因沦为学困生,教师就要使学生意识到预习的必要性及其对知识接受状况的影响。以初一教学为例,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使学生意识到预习的意义。比如,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乘以负数时,>要变成<?”这个问题对于事先预习过的学生来讲非常简单,在他们回答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这样做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证明预习的必要性,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合理安排内容,重视分层分类指导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为了减少初中数学学习的分化程度,教师也应该根据课程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从整体上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困生存在的原因就是不能跟上教师上课的步伐,导致在学习中出现一定的障碍。所以在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注意科学安排教学过程,注意其的相互关系。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衔接好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关系。一方面适当地降低学生学习的起点,一方面也要渐渐提高知识的思考高度,促进学生更加有逻辑性地学习。对于有学困生根本无法进入后续学习的情况,教师可以把知识的难度大胆地往下降,让学生都可以接受,再引导学生进行重新学习。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时,教师可以重新带领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的四则运算;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也可以引入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之处还有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不断提及旧知识,将旧知识当作新知识来讲,让学困生的基础得到夯实,为下面更加深层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作业分层布置,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关于基础知识的简单题目,也有涉及多个知识点,难度较高的综合性题目,还有需要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才能完成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日常作业练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练习。例如,在学生学习完“二元一次方程”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分层作业练习。针对学困生教师可以安排简单的练习题目:①假如用包含x的式子来表示方程8x-4y=14中的y,则y=();②已知方程6x-2y=2,当x=4时,y=()。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安排难度适中的题目:①如果2x-4y=-6,则10-2x+4y=();②篮球比赛的计分规则中,投中三分球得3分,投中两分球得2分,罚中一球得1分。某篮球队某场比赛投中20个三分球,得120分,求两分球与罚球的关系。针对学优生,教师可以安排难度较高的题目:①求关于x的方程(m-2)(m-8)x=m-4(x+2);②某机械厂生产零件,已知每吨钢材可以做螺栓1000个或者螺母1800个,现在用12吨钢材可以分别生产多少螺栓和螺母,并刚好可以配套。这样一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调战“跳一跳,能够到”的题目,使其在原有学习基础上都能获得进步。当然,教师要鼓励学困生、中等生在完成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尝试完成难度更高的题目,从而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有效解决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

(四)强化重点难点,化解两级分化现象

初中数学学习中造成学生成绩两级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易出错,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高等特点。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知识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有明显不同。故对于这些地方教师应当采取多次反复,加强辅导,开设专题课,整理易错题,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思维过程。通过变式练习,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以此缩小学生数学成绩的两级分化问题。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分层教学任务,分层安排作业练习、强化重难点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有效缩短学生数学成绩差距,从而避免学生成绩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邱雪峰.由中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谈教学策略的转变[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08):83.

[2]沈奕.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郑造源.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