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建筑CAD”课程创新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1+x证书制度下“建筑CAD”课程创新改革

王欣宇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314

摘要为了应对国家及行业对高职院校的新要求,顺应人才培养结构优化调整的趋势, 达到应用型转型的目的,积极推动 1+X 证书制度的实施。《建筑CAD》课程作为建筑工程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企业要求,积极推行了创新改革。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职业教育 建筑CAD 课程改革

引言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第六条明确指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且对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需要加大产教融合、深度了解地方产业的需求,积极实施专业对接职业岗位,新课程对接新技术,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复合型人才素质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及时调整方向来应对国家及行业的要求,成为重中之重。

《建筑 CAD》课程作为建筑工程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顺应人才培养结构优化调整的趋势,达到应用型转型的目的,积极推动 1+X 证书制度的实施,积极推行了创新改革。

一、《建筑 CAD》课程创新改革方案

1、教学目标改革

在课程改革前,以系统知识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传授,以培养学生掌握CAD软件基本命令、掌握基本绘图方法,以培养学生熟练绘制建筑施工图为核心目标。

在课程改革后,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强化了课程的能力目标,通过老师对图纸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能利用 CAD 绘图软件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表达、施工图纸的绘制等,达到“实战”要求。改革后考虑了对学生使用现代工具与职业规范进行建筑设计与结构研究的技能培训,强调了团队为解决工程问题进行沟通与协作的技能培训,学生能够利用CAD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也需要来应对当前迅速发展的BIM技术条件下行业的知识需求。改革后的《建筑CAD》课程以新技术的应用、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工程知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拓展训练为核心目标,为学生适应单一岗位(施工员)需求,向适应多种岗位需求(施工员、制图员、bim技术员)进行了转变,同时更加注重创新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在改革前,以培养学生灵活使用绘图命令、修改命令,掌握文本、线型样式,熟练掌握尺寸标注,能够绘制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及建筑详图为培养内容。

课程在改革后,以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菜单栏、工具栏,掌握建筑类专业制图标准,掌握图幅、比例、字体、线型样式,线型图案、图形样式表达、尺寸标注,掌握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与详图的绘制为培养内容。同时按照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新增了培养学生掌握正投影、轴测投影、的识读与绘制方法。课程改革后加大了对学生建筑制图标准的学习要求,加大了对轴测图绘制与识图的要求,加大了对建筑平、立、剖及详图的绘制与识读的要求,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绘图技巧与思维拓展,为学生提前融入岗位环境、适应岗位要求、完成岗位任务,达到企业所需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对建筑制图标准、建筑图识读以及建筑图绘制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从传统教学中对简单命令的学习,到与专业结合度较高的案例融入,有利于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制图功底,切实贯彻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表一 绘图技能考核方案

工作任务

考核内容

分值(分)

1 绘图环境设置

1.1能按照绘制图形的类型设置绘图比例及图形界限;

1.2能按照工作任务要求,设置绘图环境相关参数;

1.3能按照工作任务要求,设置图层、文字样式、尺寸标注样式;

1.4能依据制图标准,绘制图幅与图框线,完成样板文件的创建。

15

2 绘图设备与打印样式设置

2.1 能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对模型空间、图纸(布局)空间进行参数设置;

2.2 能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对浮动视口进行参数设置。

3 虚拟打印输出

能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对打印样式、打印/绘图仪参数、纸张、打印范围进行设置。

4 三面投影图绘制

能按照工作任务要求,绘制点、线、面、体及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25

5 轴测图绘制

能按照给出图形应用CAD绘图软件绘制轴测图。

6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绘制

依据制图标注,根据任务要求,运用CAD绘图软件绘制小型工程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在课程改革之前,《建筑CAD》课程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这种教学模式可能在强调单门课程的使用性上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建筑CAD》课程本身属于是操作类、应用类课程,只有把该课程和后续所学习的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使用CAD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应对专业要求及1+X证书制度要求。

在课程改革后,教师将学生分组,根据专业需求分配任务,同时,带领学生对校内的如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物进行观察、测量,得到数据后,利用CAD软件分组完成相应的任务。

另外,在 1+X 证书制度下,需要让学生明确要解决项目的什么问题,该问题都有哪些解决办法?其中,在该项目情况下哪种办法更高效。即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当下,国家级的建筑类技能竞赛有建筑识图比赛、建筑信息模型比赛,而这两个比赛都是以《建筑CAD》课程作为基础来进行的。即该课程是建筑识图比赛、建筑信息模型比赛的工具。那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以项目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实时测试,一方面锻炼了所有学生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为选拔高层次比赛储备人才。

在教学手段上,建筑工程学院采用成熟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与实例模拟演示,结合先进的成图技术(BIM 虚拟、施工过程三维仿真、VR 虚拟现实、AR 增强现实)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

21

校企共建建筑工程VR体验中心和VR操作实训室

对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建筑 CAD》课程创新改革成效

1、在学生技能大赛中成绩斐然

建筑工程学院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中连续两年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赛项以"1+X" 建筑工程识图技能为基础,以实际工程施工图纸为载体,以实际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序列,以学生就业首个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以国家现行规范标准为依据来设计大赛题目,注重考核学生准确识读建筑工程图及熟练使用 CAD 软件绘制建筑工程图的核心技能。赛项为省级一类比赛,参加比赛的院校强手如林,能在如此高级别赛事中连续取得佳绩,与建筑工程施工图识图及绘图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改革和提高息息相关

2、1+X证书通过率高。

2021年1+x考试180人,合格174人,整体通过率96.7%,其中1+X识图中级考试40人,通过率39人。

建筑工程学院培训组织1+X考试流程严谨细致,通过学生参加本年度院内建筑施工图识读比赛和建筑CAD比赛,选拔职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能扎实的学生参加1+X证书考试,最终实现通过率100%的好成绩。

通过建筑CAD课程的创新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绘图技能水平,更好地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结语

对 1+X 证书制度的研究,对职业教育标准的分析,建筑工程学院《建筑 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教学目标转向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中利用先进的成图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加大了对学生建筑制图标准的学习要求,加大了对识图的学习要求,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保持一致,为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不忘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因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所以《建筑CAD》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引起重视。相信随着 CAD 教学的不断改革,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效率和效果会不断提高,更加符合职业本科学校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江萍.1+X 证书制度下《建筑 CAD》课程创新模式研究.山西青年,2021(9):41-42.

[2]孟晓涛.1+X证书制度下《建筑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工程教学,2020(12):249-250.

[3]梁巧真.基于OBE 的“建筑 CAD”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创新与应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21(6):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