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沉降及倾斜监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建筑主体沉降及倾斜监测

周迎积

广东省东莞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已经逐渐进入了发展瓶颈阶段。想要推动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建筑成品整体结构的问题性。为此,就需要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做好沉降以及倾斜的监测。基于此,本文也将围绕着建筑主体沉降及倾斜监测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沉降;倾斜;监测

引言

现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种建筑正在不断拔地而起。而在建筑规模与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不能轻易忽视建筑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于一栋建筑而言,其在施工以及后续的使用环节,可能会因为诸如基坑开挖、建筑物荷载增加等原因而出现主体结构的不规则沉降或是倾斜现象,一旦这种现象出现,就容易对建筑使用这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相关监测人员就需要加强对建筑主体结构沉降与倾斜的监测,防微杜渐,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本文将简要阐述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观测时的基本要求。

1、监测仪器的精准性要求

进行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的主要目的在与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建筑成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其在施工以及使用阶段出现各类质量安全事故。而通常情况下,建筑主体结构在发生沉降以及倾斜的初期,由于幅度较低,难以通过肉眼进行准确地观察,而等到肉眼可以发现较为明显的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时,通常为时已晚。所以为了提升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的准确性,就需要采用高精度的观测仪器,且确保仪器可以正常工作,以此来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进行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当采用不易受到环境影响的高精度水准仪。同时在正式开始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当对仪器进行调试,确保仪器的监测误差控制在0.1以下。

2、监测时间的相关要求

在进行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时,除了确保监测仪器的精准度之外,还需要合理控制监测时间。例如在进行首次监测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首次测量,一旦超出监测时间,就容易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同时,首次监测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多次复测,以进一步确保仪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复测也需要合理地安排监测时间,杜绝补测或是漏测现象的发生。

3、监测点布设要求

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开展时需要合理地布设监测点位。在布设监测点位时,需要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来判断沉降区域的分布密度,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检测点位的布设。在特殊区域还需要合理地增设监测点位。例如在建筑物密度较大,容积率较高,且对于地下水需求量大的区域,监测人员应当增设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点位,同时还需要注重监测点位的布设区域,尽可能地将其布设在易保存、不易出现损坏的区域,以此来延长监测的周期,同时提升监测的准确性。此外,在布设监测点时,无论是重要的监测区域亦或是重要性相对较低的监测区域,在布设监测点时都应当严格遵守均匀布置的原则,将各个监测点之间的布设间距控制在25至35m之间。而在特殊区域,监测点位之间的间距可以适当地进行改变。例如在进行砖墙类建筑物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时,监测点位应当布设于横纵墙之间的交接处以及外墙的转角处,此时监测点之间的间距应当控制在10m左右。而若是在进行基础结构为箱型桩基础或是浮法基础的高层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当将监测点位布设在基础结构周边以及纵、横轴位内。

4、监测人员素质要求

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虽然是以各种监测设备为主,但是监测人员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时,监测仪器虽然能够提供大量准确的监测数据,但是这些监测仪器只能在固定的监测点位上按照自身的运行程度进行监测工作。如果从事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的监测人员自身专业性有所欠缺,致使其无法熟练地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就容易出现仪器精准度调试失真、仪器监测点位布设不准确等问题,最终所得的监测结果也会存在严重的失真现象,影响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在进行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时,需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每一位从业人员都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学习与培训,可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对于诸如仪器精准度调试、监测点位选择等工作可以得心应手,确保其专业性符合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要求,避免浑水摸鱼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5、监测方法要求

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具体可分为建筑沉降监测以及建筑倾斜监测。在进行建筑沉降监测时,监测人员需要对建筑进行定期的水准测量,并通过特定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监测点的高程,最后将监测点高程以及建筑物本身的高程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的沉降量。而在进行建筑沉降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当确保监测基准点、观测点以及观测方法与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准确性。而在进行倾斜监测时,由于建筑倾斜监测的工作实质是监测建筑物底部的中心线与顶部中心线之间的倾斜角度,所在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应当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位置布设两个监测点,且需要确保检测点处于同一垂直视准面上。一旦待监测建筑出现倾斜,那么由这两个监测点所连成的直线便会变成倾斜线。此时可以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而在运用全站仪时,监测人员应当确保仪器监测点位布设的合理性,例如全站仪安装区域与建筑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应小于建筑物本身的高度。而运用全站仪时,监测人员应当首先将仪器瞄准其中一个监测点,之后采用正倒镜法来获取对应的镜像点,如果镜像点与拟定的另一个监测点之间位置重合,则意味着建筑物尚未出现倾斜现象。反之,若是两点之间未能重合,则意味着建筑已经出现倾斜。

6、监测周期要求

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当注重监测周期。《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明确规定,当建筑物的建设层数每增加一层,就需要进行一次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这主要是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监测人员需要对每一层都进行监测,因此监测次数与待监测建筑楼层数相同。而当建筑主体完成封顶施工之后的第一年内,监测人员需要按照每三个月以一次的频率进行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而在第二年,监测频率可以降低至每半年一次。对于任何建筑而言,其监测次数都不应低于五次。同时,若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过程中所测得的数据稳定,便可停止对建筑的监测。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也应当对建筑质量以及安全性给予高度关注。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以及后续建成投入使用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的监测工作,通过严格遵循监测仪器的精准性、监测时间、监测点布设监测人员素质、监测方法以及监测周期等方面的相关要求来提升建筑主体沉降与倾斜监测工作的质量,进而保障建筑的建设与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勇. 高层建筑沉降及倾斜监测[J]. 江西建材,2015(17):52.

[2]王世淼,袁鹏举,刘朋. 高层建筑施工中地基检测与沉降观测技术探析[J]. 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5):30+16.

[3]孙发丰.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 经纬天地,2018(02):90-92.

[4]马瑜. 建筑物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资讯,2016,14(31):70+72.

[5]唐艳梅,彭祥国.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及数据分析[J]. 江西测绘,2019(0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