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研究:以榆林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研究:以榆林为例

姜菊

中国人民银行榆林市中心支行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储蓄国债是中央政府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弥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其财政需要的一种手段。开展对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分析研究,有利于反映储蓄国债投资者情况、促进储蓄国债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本文在对近3年榆林市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分析储蓄国债投资者投资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完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拓展农村国债发行市场等进一步扩大投资者客群、推动国债市场良性发展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储蓄国债投资者投资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张勤等(2021)以江苏省 2017-2019年国债承销机构的承销数据为基础,对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投资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结合储蓄国债未来发展和改革方向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葛德峰(2021)对南通市部分储蓄国债投资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家庭投资能力、投资风险偏好、投资替代产品、信息获取方式是影响国债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建议进一步丰富储蓄国债期限品种,创新现代化销售方式,拓宽农村国债销售渠道,提升承销机构服务质量。张淑霞等(2018)分析目前吉林省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储蓄国债的发售品种、销售渠道、宣传方式等提出政策建议,对优化储蓄国债管理机制、增强国债投资者购买意愿、拓展储蓄国债市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董毅、郭继军(2013)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储蓄国债的发行与管理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需要通过改革利率定价机制等措施来完善储蓄国债管理,更好地发挥储蓄国债的作用。

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基于榆林市2020-2022年储蓄国债承销机构的销售数据,从投资者年龄、性别、投资分布情况等方面总结储蓄国债投资者的结构特征。二是以储蓄国债投资者调查问卷的数据为依据,运用 Logistic 模型研究影响投资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榆林市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动态分析

结合2020-2022年榆林市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商业银行储蓄国债销售数据分析发现近年储蓄国债投资者群体呈现以下特征:

(一)储蓄国债购买人次下降但人均购买额上升,单笔投资金额呈现增长趋势。

调查发现,储蓄国债购买人次总体呈下降趋势,人均购买金额呈上升趋势(图1)。由于储蓄国债发行额度有限,大额投资者的购买导致购买国债人次下降,人均购买金额上升。从单笔购买金额结构分布情况看,单笔购买金额1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购买金额占总金额比最少,单笔购买金额10-50万元的投资者的投资者购买金额占总金额比居中,单笔购买金额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购买金额占总金额比最大,且该比例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图2)。

图1 榆林市储蓄国债人均购买情况图2 榆林市储蓄国债单笔购买金额结构分布情况

(二)男性投资者人数略多于女性,且购买金额稳定高于女性。

从性别结构看,储蓄国债男性人数略高于女性投资者人数累计购买人次分别占比51%、49%。在累计购买金额方面,性投资者累计购买国债54431.32元,高于性投资者7.6个百分点,男性投资者在投资人数、人均投资资产以及活跃度上,均高于女性,说明在大多数家庭中,男性在投资决策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图3、图4)。

3榆林市储蓄国债购买人数性别分布 4榆林市储蓄国债购买者金额的性别分布

(三)中老年人为储蓄国债购买主力,人数与金额均超其他人群。

从年龄结构看,40-60岁的国债投资者人数最多,购买金额也最大,其次则为60岁以上老年人,最后才是40岁以下年轻人。可见,当前储蓄国债投资者年龄结构偏老年化,以中年、老年人群为主,该类投资群体更加倾向于购买收益稳定的投资产品,所以投资储蓄国债的热情较高(图5、图6)。

5榆林市储蓄国债购买者各年龄层占比分布情况6榆林市储蓄国债各年龄层购买金额占比分布情况

(四)国债投资者集中分布于市县两级,乡镇级发行数额较低

从城乡占比看,2020年至2022,榆林市、县投资者占比87.66%,累计投资国债93874.27万元、占比92.82%,其中城市投资者人数占比50%累计投资国债49110.11元、占比49%县域投资者人数占比37%,累计投资国债44764.16元、占比44% ;乡镇级投资者人数占比12%,累计投资国债7264.24万元、仅占比7%。可见储蓄国债发行城乡分布不均衡,乡镇及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位置不便利、发售网点不足,在国债发售中处在不利地位(图7、图8)。

7b0a202020202263686172745265734964223a20223230343732313936220a7d0a

7榆林市储蓄国债购买人数城乡分布情况8榆林市储蓄国债购买金城乡分布情况

三、储蓄国债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一)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通过微信问卷星实现对储蓄国债投资者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投资者是否意愿购买国债及影响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共发放问卷581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581份,问卷有效率达到100%。

2.模型设定。由于本研究的因变量是一个二分变量,被调查人员为有意愿和无意愿两种情况,因此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二)变量选取与处理

1.变量的选取。本文以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意愿(Y)作变量,以家庭年收入(X1、家庭净资产(X2、国债收益率的评价(X3、国债品种丰富程度的评价(X4、国债宣传的评价(X5、国债期限跨度的评价(X6以及国债认购便利评价(X7)共7项作变量。其中,家庭年收入、家庭净资产为有序分类变量,其余5项为二元分类变量。

2.变量的处理。对有效样本进行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自变量家庭年收入(X1、家庭净资产(X2)不满足平行线假设,说明家庭年收入(X1、家庭净资产(X2越高不一定购买国债的意愿越强,通过对问卷原始数据分析发现,这两个变量与购买国债意愿存在倒U型关系,当家庭年收入低于20万、家庭净资产低于100万时,愿意购买国债比例随着家庭年收入、净资产的提高而提高,但超过这个临界值以后购买意愿将与家庭年收入、净资产变成负相关。因此在实验方程中剔除家庭年收入和家庭净资产2个变量(表1)。

表1 家庭年收入、净资产与愿意购买国债比例

家庭年收入

5万元及以下

5-10万元

10-20

20-50万元

50万元以上

愿意购买国债比例

15.3%

31.0%

44.4%

8.3%

1.0%

家庭净资产

20万元及以下

20-50万元

50-100

100-500万元

500万元以上

愿意购买国债比例

24.4%

26.7%

42.9%

5.5%

0.5%

(三)模型结果与分析

1.显著性检验。剔除家庭年收入、净资产2个变量后,对有效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为消除变量在进入方程时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我们采取逐步回归法对变量进行筛选在增加、剔除变量过程中,采用Wald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本文对自变量筛选方法为逐步前进法,通过迭代运算,最后得到两个回归模型。观察发现,两个回归模型中自变量Wald值的显著性都为0.000,小于0.05,表示两个模型均有效。从错判矩阵的输出结果看,模型1的判断正确率为91.7%,而模型2为92.3%,因此,模型2的判定率优于模型1。从Wald值看,国债收益率的评价(X3Wald值为24.714,国债期限跨度的评价(X6)Wald值为15.623,均大于0,即两个变量对国债购买意愿影响显著。最终模型形式为:

2.模型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储蓄国债品种丰富程度的评价(X4)、国债宣传的评价(X5)以及国债认购便利评价(X7)(P值均大于0.05)这些因素对于投资者购买国债意愿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因此在实验方程中逐步排除在外。对投资者购买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是国债收益率的评价(X3,回归系数1.284)和国债期限跨度的评价(X6,回归系数1.701)其P值均小于0.05,回归系数大于0,意味着这些因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投资者购买国债意愿将会随之增大(表2)。

2 家庭年收入、净资产与愿意购买国债比例

四、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家庭收入10-20万元,家庭净资产50-100万元投资国债的意愿最高。随着家庭资产规模的扩大,投资者意愿逐步增强。当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家庭净资产100万元以上时,随着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的增强,投资高收益高风险资产的意愿更强烈,投资国债意愿逐步减弱。

2.国债收益率、期限跨度对投资者购买意愿的提高最为明显。实证分析,收益率和期限跨度是影响投资者购买国债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国债收益率为首要影响因素,其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是否购买国债。其次是期限跨度,该因素反映了储蓄国债的流动性频率,也将显著影响投资者购买意愿的高低。

3.国债品种丰富程度、国债宣传力度、以及国债认购便利程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不会直接降低投资者购买意愿。说明扩展国债品种、加大国债宣传普及力度以及提供更为便捷的购买渠道方面能提高投资者购买意愿,但并非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政策建议。

1.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充分考虑投资者需求,丰富国债期限结构,目前储蓄国债分为三年期和五年期两种,期限可选性较少,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投资需求,因此增加多样化期限类的国债品种,如对于中年、老年稳健投资者,适当增加7年期、10年期等5年期以上的中长期国债,满足中老年人获得稳定收益的投资需要;并适时增加1年期以下的短期国债,增加国债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从而实现短、中、长期国债的合理配置,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空间。

2.完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目前我国储蓄国债采取固定利率的发行定价机制难以适应我国利率市场发展的需要,应改变现有的国债固定利率制度,依据利率市场化和各类型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变化,建立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动态调整机制。固定利率可根据高于央行同期储蓄存款利率作为制定利率的标准。浮动利率应考虑通货膨胀率因素及市场化利率要求,实行上下浮动的做法,确保投资者实际收益。在计息方式上,可实行定期支付利息方式,满足投资者获得定期收益的需求。

3.宣传主体更加有针对性。从家庭年收入、净资产与购买国债意愿比例看,应瞄准购买意愿最高的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10-20万,家庭净资产50-100万)开展重点宣传推广。一是明确宣传重点。突出宣传储蓄国债安全性好、收益稳定的核心优势,以及认购起点低、利息免税、可提前兑付、分段计息等产品优势。二是加强精准国债宣传力度,在传统的宣传模式上,可以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电梯广告等方式宣传推广国债知识,提高国债宣传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二是加大宣传指导力度。人民银行联合财政部加强对国债承销机构宣传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利用国债现场巡查的手段强化宣传工作的监管,提高基层网点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储蓄国债的顺利发行。

4.拓展农村国债发行市场。改变储蓄国债在城乡销售不均衡的问题,为农村投资者提供便捷的国债发行服务,激发储蓄国债农村市场活力。一是拓宽农民购债渠道,针对目前县域乡镇承销网点分布不足的情况,可将网点分布广泛的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等面向农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纳入国债承销团,也可探索开通电话、网络订购的销售方式,解决农村居民投资问题。二是加大国债宣传。建立国债下乡活动长效机制,定期开展送国债知识下乡活动,提高农民投资国债的热情。三是按城乡比例发行国债,每年定期对农村发行一定比例的国债,并针对农民生产经营周期,确定国债发行时间,满足农村居民投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勤,席正阳,李琛,唐张立.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特征与投资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纵横,2021(2)

[2]葛德峰.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及投资行为研究——基于南通市的调查[J].财政金融,2021(3)

[3]张淑霞,孙鑫,孙雨婷.吉林省储蓄国债投资者结构调查——基于储蓄国债投资者调查问卷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8年第11期

[4]董毅,郭继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储蓄国债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3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