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集装箱码头堆场工程的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探讨集装箱码头堆场工程的施工管理

张立伟1,陈昭阳2

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市300463

摘要:尽管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有着不同的地理位置、施工条件、竣工期限以及建筑工艺等因素,但产品都具有其唯一特性,这就是施工企业区别于其他生产企业的不同之处,所以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相对而言施工企业的难度更大。因此在工程质量掌控方面,施工企业要重视新技术的先进性与新工艺的实用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切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规范操作都要符合技术标准,完善相关考核制度,从而逐步提升施工企业的技术与工艺,保证工程质量过关。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堆场;施工管理

一、对堆场工程进行施工管理的意义

重视对集装箱码头堆场工程的施工管理,所表现出的意义主要有两点:其一,提高施工管理力度对保证集装箱码头的工程质量有了进一步的保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集装箱码头的快速、稳定的向前发展;其二,加强堆场施工管理在保障施工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为我国在高品质堆场建设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促进我国的港口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二、建设集装箱码头堆场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

1、质量管理

(1)人员管理,施工人员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对施工人员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要提高。因此,在对施工人员管理过程中,则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去保证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严格按照岗位人员分配,做到持证上岗;工作期间不迟到早退;按照安全条例操作,保证自身安全等。只有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上提高重视,才能保证集装箱码头堆场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材料管理,对材料进行质量管理,归根到底就是对材料进行性能检测。在实际施工之前,就应检验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从而进一步要求材料的精益求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性能会对成型混凝土的性能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确保原材料的性能稳定。例如贫混凝土的原材料是有水泥、添加剂、水和粗细集料等组成。而贫混凝土的含水率波动通常是由于拌和场地不合理堆放造成的,含水率的改变使得贫混凝土的稠度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施工后的平整度。此外,引发平整度波动的还有骨料离析的原因,骨料离析也就等同于矿料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会造成压实度不足而出现间隙,在压实过程中,局部的变形加剧,造成变形量的差异,长此以往,对整个堆场工程的质量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设备管理,机械设备投入施工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因人为操作造成的失误率,因此在堆场施工过程中使用程序化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更能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由于集装箱码头堆场工程属于劳动力相对集中的产业,为了紧跟社会化的大生产需求,使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已成为必然。随着机械设备在堆场工程项目中的投入使用,加快了施工进程,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人员的风险。堆场工程中会大量使用的机械设备分为碾压设备和摊铺设备。

碾压设备。在堆场工程的基层施工中,对混凝土进行碾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序环节。在控制好混凝土的稠密度达到标准后,后期硬化之后的水泥强度就取决于对混凝土进行碾压的密实度。结合压路机的特性,对贫混凝土进行碾压的施工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确保路面密度保持平衡。②保证路面平整度不受破坏。同时,在最终碾压时,还应采用轮胎压路机或者震动压路机。③保证完成前期预设的效果。

摊铺设备:为了进一步确保路面最终的平整性,摊铺设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保证预压密实度以及强度达到标准。②为了确保路面的摊铺平整度,选择摊铺设备时应该具有自动平衡系统与性能优良的均衡系统。

2、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保证质量体系运行

认真贯彻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个部门以及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限一定要确保明确,通过责任制的明确,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有序。严格遵守《项目部技术质量管理办法》与《质量奖惩办法》,明确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自我检查,落实责任人,把控每一处的质量监控,从而保证堆场工程的整体质量。

3、提高信息管理工作

对于施工段信息之间的传递、收集、整理以及呈报,需要工程项目部指派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负责,并且及时将归纳总结上传至计算机;监理工程师不仅需要收集各类原始材料,还需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总结,整理找出问题所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状况给予及时地处理;完善相关的信息传递以及反馈体系,运用报表、图文等形式将电讯、会议以及审批文件利用计算机进行传递,持续地不间断地将各类信息同步到工程施工队伍,为实际施工提供依据;建立相关的信息流程图和信息管理系统,将堆场工程的相关法规性文件、质量检测报告、工程进度、投资成本等重要资料进行类目性的存档。

三、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优化

1、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资源管理优化

在传统集装箱码头堆场资源管理过程中主要通过完善出口箱堆存计划,以减少出口箱装船翻箱作业的任务量,将装船计划顺序和船舶实际作业顺序相一致,以减少出口箱装船翻箱任务量等途径提升码头运作效率,但随着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相关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用混合堆存方式取代传统进出口箱分开堆存方式对其资源空间管理优化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传统将进出集装箱分别堆存不同区域的方式虽然有利于缩减集装箱堆场的倒箱率,但对堆场面积、出口箱管理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不适用于场地空间较紧张的集装箱码头;而混合堆存方式,强调堆场空间的共用,取消缓存区域空间,不仅使堆场空间资源有效节约,而且使码头堆场有限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重复作业得到控制,但在实践中发现,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倒箱任务。所以现阶段集装箱码头空间资源管理优化方面可以通过应用更有效的堆放方式,通过有效的箱区整理,将原本零星堆放的集装箱集中在部分箱区,充分利用进口卸船箱区的全空备位,以此缩减码头堆场场地翻箱的可能,提升码头提箱作业的效率,此时进口箱区与出口箱区的混合,可有效的缩减码头操作的成本,控制翻箱量。但在此过程中应有意识的通过优化管理,减少装船作业之间的冲突,以及机械不足等方面引起的调度混乱,在优化空间资源的同时加大操作系统的建设力度,使其在信息化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以此利用相关的数据,将可能存在的调度冲突进行针对性的避免,例如卫星定位系统、集卡终端等。

2、集装箱码头堆场机械资源管理优化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是我国集装箱码头堆场在进行装卸、搬运等各环节作业时主要利用的机械,其在作业的过程中采用先来先服务的原则,以体现服务的公平性,但由于在实践中龙门起重机工作分配难以均衡,导致其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引起码头交通拥堵,延长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在实践中发现,龙门吊作业时间在龙门起重机作业的过程中耗时最长,所以对其进行管理优化,可有效的优化集装箱码头堆场机械资源管理,实践证明,相同时间段内待处理集装箱数量和应用的龙门吊台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龙门吊作业时间有效的缩减;而对于一定数量集装箱,龙门吊的不同配备台数和集装箱不同的提取时段将对作业时间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配备龙门吊台数的增多将会加快集装箱的操作,但集装箱码头堆场的资源通常有限,龙门吊的配备数量需要根据堆场情况合理配备,配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遗传算法进行针对性的计算。

结束语

总之,对集装箱码头作业风险控制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其作业风险控制能力,减少集装箱码头作业安全事故与隐患的发生,推动集装箱运输以及物流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海燕.应用致命风险安全管理方法提高集装箱码头安全管理水平的实践[J].天津科技,2017,44(02):30-33.

[2]庄宗磊.关于加强集装箱码头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2):97-98.

[3]耿卫宁,宋海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软硬件技术现状及布局设计[J].集装箱化,2016,27(10):12-16.